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2.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清朝初年的某一天,有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当时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4.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政策是( )
A.严禁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关注民生
5.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6.下列不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措施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B.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行政军事
C.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设置驻藏大臣共同管理
7.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 (指日本) 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8.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及旅游。那么他们最远应该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9.“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西汉的独尊儒术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明朝的锦衣卫
10.“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左宗棠
1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厦门
1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台湾巡抚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3.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14.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宰相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16. 近几年“藏独”势力在国内外频繁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西藏正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7.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中俄历史上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18.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9.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20.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第II卷(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3)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 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
22.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2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
某班学生要开展“古老的丝路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想—想】
(1)简要描述陆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并写出为之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
(2)西域主要指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它从何时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一比】
(3)在我国远洋航行史上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最远到达了哪里
(4)欧洲人开始远洋探索开始于哪一世纪 比中国晚了大约多久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思一思】
(5)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2分)
24.《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3)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5. 综合探究: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 创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在唐朝“科第之设”这种制度分为哪两大类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D
6.B
7.D
8.A
9.C
10.A
11.A
12.D
13.B
14.C
15.A
16.C
17.B
18.C
19.B
20.C
21.
(1)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
(2)抗击倭寇( 郑成功
(3)闭关锁国 抵御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4)由开放走向闭关
22.(1)隋文帝;
(2)进士科;
(3)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不一样。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今天读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
23.
(1)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张骞
(2)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3)郑和下西洋(1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十五世纪 大约半个多世纪 哥伦布
(5)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言文字;与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8页(共8页)
)24.
(1)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2)早期的雇佣工人:早期的资本家
(3)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5.
(1)科举制度。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常科,制举。
(3)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4)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