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文档属性

名称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11 13: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河流地貌的发育下蚀
使河变深侧蚀
使河变宽溯源侵蚀
使河向源头方向变长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 ? 胡玢凸岸从源头到河口:
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河谷变浅
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以向下和向源头的侵蚀为主,河谷窄而深,呈“V”型。
湄公河下游流经平原时,落差小,水流缓,河水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主,河谷宽而浅,因而横断面呈宽而浅的“U”型。位于山前空地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凸岸堆积,当堆积不断扩大并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或湖
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下图为“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河流上的a、b、c三点的横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根据河流的发育过程及特点,把a、b、c三点与对应的剖面图连线。
(3)某港务局拟在c河段附近的A、B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A处。
A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B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1)图中a、b、c三个阶段,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流水对地貌形态的影响普遍而强大,但在不同地区,流水作用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回答1~2题。1. 下列关于流水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 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强烈,常形成峡谷
B. 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V”型谷
C. 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2. 瀑布的形成原因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下列有利于瀑布发育的条件是
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②流水的沉积作用
③断层构造带发育 ④河床岩石软硬不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读图完成3~4题。3. 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在
A. 冲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
4.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①紧邻矿产资源 ②沿河流建设
③紧邻农业区 ④沿交通线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5. 读“泉州市水系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态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M处河流外力作用方式是以________为主,河谷形态应类似于图乙的________(A或B)图。
(2)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________(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侵蚀B密集河流下游水源充足,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下游径流量大,流速平稳,可作为聚落的对外联系通道;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