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0张PPT。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鹤岗鸡西黑龙江霍林河东胜石嘴山内蒙古阜新辽宁开滦峰峰河北徐州江苏阳泉西山大同山西平顶山河南淮北安徽神府陕西六盘水贵州攀枝花四川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分布特点:北(华北、东北)多南少大庆黑龙江辽河辽宁华北河北胜利山东中原河南泸州四川玉门甘肃克拉玛依塔中新疆我国石油分布分布特点:北(华北、西北、东北)多南少分布特点: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思考:为什么天然气多存在于盆地中?天然气主要是由古生物遗体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古生物遗体受外力的搬运、沉积作用,往往在地势低洼处沉积起来。分布特点:西(西南)多东少分布特点: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能:西多东少(西南)
石油:北多南少(华北、东北、西北)
天然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煤炭:北多南少(山西、陕西、内蒙古和 新疆)小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且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中国特大城市分布024681012中东非洲亚太欧洲北美单位:亿吨年消耗年产出世界各区域石油资源年产出、消耗对比图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原因②社会经济原因:区域间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平衡,各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赋存量不匹配。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供给平衡。自
然
资
源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地区分布不均区域间不流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小结: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二、西气东输工程概况问题1、读图,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起止点是哪儿?问题2、西气东输输送天然气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管道运输是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天然气输送的中间环节、能量耗损和安全隐患。问题3、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几个部分?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上海问题4: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哪些自然景观?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城市分布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轮南上海塔里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
高原华北平原A处为什么向北弯?河西走廊问题5: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山脉、河流?稳定气源,调洪补枯长江淮河吕梁山太行山问题6、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为什么不选择直线管道,而选择此条线路?直线管道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对选线限制较大;生态环境脆弱;沿途人口、城市稀少,对能源需求量小,铺设管道价值不高。小结: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跨越大江大河,工程投资大;多经过气候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条件:沿线人口、城市较多,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科学技术的进步,克服了不利的条件;受国家能源战略调配政策影响。思考:西气东输工程难度大、投资高,为什么还要实施西气东输?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读图5.2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比重,分析各地区能源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占全国的比例东部 39.2%生产量:中、西部 60.8%消费量: 东部 54.9%中、西部 45.1%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例中西
部
地
区能源丰富经济水平低能源生产量大能源消费量小东
部
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乏能源需求量大产
消
矛
盾资源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东西部地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西气东输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思考:我国北方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较为丰富且距东部近,为什么不向东部输煤而要远距离输天然气?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何不同? 获得同等热值的前提下,煤炭与天然气排放的灰粉的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物的比例为29:1。思考:煤炭与天然气相比,哪个更清洁?读一读天然气煤 炭价格比:热值比:2.3 : 12.5 : 1 思考: 获得同等热量值,使用煤和天然气哪个花费钱少?算一算总结:消费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给消费者带来实惠。①开采成本低
②储存、运输方便
③价格便宜①清洁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效率高
④比较价格低 ①使用不方便
②燃烧效率低
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①开采、储运难度大
②技术要求高
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应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降低煤炭比重西气东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清洁④比较价格低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改变过分依赖于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而提高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的消费比重。P84“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洁,热值高;技术进步,成本降低。3、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前景广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提升空间大天然气开采、储运难,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思考:除上述原因外,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还有那些?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气区鄂尔多斯气区青海气区川渝气区新疆气区鄂尔多斯气区青海气区川渝气区未开发已开发 东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全面减产阶段,增产难度大。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3、我国今后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今后,油气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P84思考: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开发?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且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从经济实力方面看,西部社会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从技术力量方面看,西部地区文化教育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从能源需求方面看,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小。小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西部经济欠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小,丰富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二、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三、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东部油气开发进入衰退期,西部成为油气开发接替区东、西部各自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思考: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后对我国区域发展有何影响?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国家层面的影响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对西部地区的影响①促进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增加了就业机会;
③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⑤有利于环境保护;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①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况;
②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了大气环境;
④发挥经济和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⑤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思考: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思考:东部与西部相比,哪个地区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高?①东部高效利用西部资源,获取更大收益,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
②西部从东部获取资金和技术支持,输出资源,获取收入,同时国家对西部进行投资和补贴。
西气东输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P86“思考”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不应该,因为维持适当的低价位可以拉动消费,扩大市场,有利于西部天然气资源的长期稳定开发利用。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改善东部和沿线城市的大气质量;使沿线农牧区减少对薪柴的需求。不利: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而途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思路(模式)从三个角度(国家、调入区、调出区)和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国家:
①有利于调配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
③改善沿线地区的大气质量;(清洁能源)
④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⑤资源开发容易使原生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容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小结:资源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思路(模式)从三个角度(国家、调入区、调出区)和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对调出区:
①促使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⑤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清洁能源)
⑥大规模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小结:资源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思路(模式)从三个角度(国家、调入区、调出区)和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对调入区:
①缓解资源紧缺状况;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
③有利于改善调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清洁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⑤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小结:小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分析思路一、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分布状况②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对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协调发展
②对调出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就业、
基础设施、环境
③对调入区:缓解资源紧缺、经济发展、
环境、基础设施 我国目前已修建或正修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至华北;西电东送——将山西能源基地、三峡、红水河等中西部的能源送至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气东输——将塔里木等西部的天然气输往上海等东部地区;青藏铁路——从青海的格尔木延伸至西藏的拉萨。 拓展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跨流域调水我国水资源特点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降水时间变化大,加上人口多,人均水资源水平低。
尤其华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耕地率高、经济发达的地区,目前水资源缺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急待调水解决。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特别是春季);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开源、节流、区际协调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二、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山脉主要山脉天 山阴山昆 仑 山秦 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喜 拉 山马 雅阿尔泰 山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江都抽引长江水,以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的京杭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为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180亿立方米,输水沿线1 150公里的海河,淮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缺水状况都将得到缓解。中线方案将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到北京、天津。全长l 241公里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上筑坝建库,积蓄来水,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黄河以南地区势北高南底,需梯级抽水需抽水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沿线基本自流引水,运营成本较低,沿线水质较好。需挖河道, 工程量很大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供水自流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的部分地区供水 三、南水北调的影响1、积极意义
2、消极意义——经济效益: 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1、积极意义: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地面。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圆区众 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差,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跨流域调水的其他工程
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
跨流域调水要注意的问题
1、先节水后调水
2、先治污后通水
3、先环保后用水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及西电东送工程决定水能丰欠的因素
地形落差 河流水量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排序
长江水系 、雅鲁藏布江水系 、西南诸河 、黄河水系 、珠江水系、 其他水系
其中已开发的主要在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 西电东送工程的三大通道
北线 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南线 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我国 “西电东送” 中通道工程中线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程南线 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和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
对于西部地区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对于东部地区 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三山吕梁山太岳山太
行
山穿越黄河穿越长江江南水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