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13 21: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学习目标
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掌握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① 、固态和② 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③ 。自主预习气态液态不规则最多最广河流水沼泽水冰川水3.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⑨ 。相互补给思考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合作探究(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①曲线 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东北和夏汛两个汛期一年有春汛AC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答案 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意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的主要类型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同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使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列表比较如下:反思归纳特别提醒 (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练习巩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并且知道河水和湖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位于季风气候区,流域内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湖泊对长江水起到调蓄作用,在河流汛期,河水补给湖水;在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从图中入湖和出湖径流量来看,在①③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此时河流进入汛期,河水补给湖水,湖泊对河流起到蓄洪作用。故C项正确。
答案 C1.概念:⑩ 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自主预习自然界的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 。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 ,缓解不同纬度?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 。动态平衡太阳辐射能热量地表形态思考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
答案 否。陆地水体的补充和更新主要靠海陆间循环完成。在一定时间内,海陆间循环的速度及参与循环的水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即能补充给陆地的水体是有限的。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合作交流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分析图中三种水循环的环节,通过比较可得出答案。
(2)人类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环节最多。
解析 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最大。蒸发降水地表径流(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分析。
(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河水污染状况、河流水位、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答案 河水污染现状及成因;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的变化等。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反思归纳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练习巩固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渗环节b增加,地表径流环节a减少,地下径流环节c增加,地面蒸发环节d增加。B知识提纲强化记忆河流补给类型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23课堂检测45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解析 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12345A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解析 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12345D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123453.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12345B4.“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345D5.读图,回答问题。12345(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答案 A↑ C← D↑12345(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过程:
A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12345(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F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