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3 17:58: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夯实基础练
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学习完本课后,班级将开展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班级首先播放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视频,观看之后,小文将自己的观后感写了下来,请你阅读下面的观后感,回答问题。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缳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缅怀那段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名记历史、勿忘国耻、共筑和平,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杀戮( ) 彰显(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观后感中出现了“延续”一词,你想弄清楚这个词语的意思。于是查询了《现代汉语词典》,“延”的主要义项如下图:
延:①延长;②(时间)向后推迟;③聘请,邀请;④姓。
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可推断“延续”的意思是:
(4)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骇”的部首是“马”,“骇”字共有9画。
B.【甲】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句号。
C.加点的“否认罪责”是动宾结构的短语。
D.加点的“教训”和“缅怀”都是动词。
(5)看了小文的观后感后,你的同桌深受感触,在网上搜集了两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对联,但在抄写过程中有几处看错行了,导致读起来不通顺,请你帮他复原。( )
①抚泪以追昔,________,________;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②侵华罪孽________埋尸骨;________件件丰碑励英雄。
A. 森森荒冢 万众同悲国耻事 积怨难消 抗日功勋
B. 抗日功勋 万众同悲国耻事 森森荒冢 积怨难消
C. 积怨难消 万众同悲国耻事 抗日功勋 森森荒冢
D. 积怨难消 万众同悲国耻事 森森荒冢 抗日功勋
2. 班会上第二项活动是设计“采访英雄人物,珍爱当下和平”采访提纲。请你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着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及各级英雄模范。197653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被镌刻在环形烈士英名墙上。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2014年以来,祖国用最高礼遇迎接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来,累计已达913位。
假如回到过去,你拥有一次采访杨根思的战友的机会,请你根据下面的采访提纲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采访对象 杨根思的战友
采访目的 了解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和优秀品质
采访问题 ① ②
3.班会接近尾声,最后一项活动是进行“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生活”的总结发言,小语被选为代表进行发言。下面是她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据此回答问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发图强。
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此期间,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殊死抗争。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挽救民族于危亡。如今,卢沟桥上硝烟已散,先烈血染山河换取今日和平,但侵华战争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
不忘历史!吾辈自强!
小文读完发言稿的上述内容后,写了下面的感悟,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下你的感悟。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一朵娇嫩的花,需要我们一起去守护。
二、拓展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
勿忘九一八 吾辈当自强
秦 平
①“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今天(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记忆着血与火,九一八事变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一道伤疤。这一天,全国各地城市上空拉响防空警报。凄厉的警报声在耳边响起,诉说着93年前的那段耻辱历史。
②硝烟散去,警钟长鸣。时间镜头拉回到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相关数据显示,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③“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最后孤身一人战斗几昼夜壮烈牺牲。敌人割下杨靖宇的头颅并剖腹检验,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必须扛起的使命。
⑤初心从未忘记,使命时刻在肩。93年前,是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93年后,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今我们祭奠英烈、铭记历史,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苦难的岁月永不能忘。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14年抗日战争既是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也是一部觉醒奋起的悲壮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进在新征程上,14亿多中华儿女更应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把个人成长追求放到民族复兴历史坐标之中,在新时代携手同心书写新的奋斗史诗。
1.本文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作者对这一事件抱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选文第③段引用了郭沫若的诗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引用这两句诗有什么好处?
3.读完这篇文章后,请你从“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100字左右)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答案)
一、夯实基础练
1.【答案】
(1)lù zhānɡ
(2)缳改为寰 名改为铭
(3)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4)D【解析】“教训”在此处是名词。故选D项。
(5)D【解析】对联上下联之间应字数相等,意思相近,词性相对,仄起平收。观察第一副对联,通读可知其表达的是对过往屈辱、悲惨历史的心痛与警醒,因此第一处横线上填的四个字应该表达对屈辱历史的愤怒,观察选项,应选“积怨难消”,因此排除A、B两项;第二处横线上应填同样是悲愤基调的七个字“万众同悲国耻事”;第三空根据“埋尸骨”与下联的“件件丰碑”可知,应选“森森荒冢”,故排除C项,将D项代入两副对联,符合主题思想,且两副对联都符合仄起平收的规则。故选D项。
2.【答案】示例:(1)在参战过程中杨根思战士做过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2)您觉得杨根思战士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3.【答案】示例一:和平是一棵希望的苗,需要我们一起去灌溉。示例二:和平是一首幸福的歌,需要我们一起去传唱。
二、拓展提升练
1.【答案】作者在文中概述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号召大家不要忘记该事变,应从中吸取教训、砥砺向前,并通过回忆这一事件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华儿女的敬佩与赞赏之情。
【解析】从题目“勿忘九一八 吾辈当自强”和正文中“警钟长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等内容以及第⑤段内容可知,作者的态度是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九一八事变,要从中吸取教训,抓住当下的时机,砥砺向前,且作者在文中还表达了对奋起反抗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儿女的敬佩与赞赏之情。
2.【答案】引用诗句,生动地写出了在民族存亡之际,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共同奋起反抗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同侵略者殊死抗争的中华儿女的赞美,同时可使语言简洁凝练,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
3.【答案】示例:14年抗日战争是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爱国战士浴血战斗、奋勇杀敌。我们的国家就是靠这些英雄的殊死抗争,才赢来今日的和平与昌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能忘记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期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