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黄鹤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野望》《黄鹤楼》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4 19:08: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唐诗五首》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领略律诗韵律之美。 2. 结合相关背景,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情感。 3.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诵读诗歌,领略律诗韵律之美。
2. 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难点: 1. 结合相关背景,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情感。
2.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野望》《黄鹤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文学长廊中,“唐诗”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有人说,唐诗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读,都能把我们的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读唐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步入唐诗的殿堂,领会唐代大诗人的精神世界。 二、新课教学 野望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文体知识: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诗,每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2.走进作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 写作背景 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4.朗读诗歌 (1)自读课文,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明确: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皋gāo 徙倚xǐ yǐ 晖 huī 驱犊 qū dú (2)听诗歌范读 5.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①薄暮:傍晚 ②徙倚:徘徊 ③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⑤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2)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学生朗读首联,然后分析回答。) 诗句展示: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学生1:“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 学生2:“望”字既然点题,又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学生3:“徙倚”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学生讨论,然后分析回答。) 预设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远景 静 预设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近景 动 教师补充: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反衬出诗人的忧郁、孤独、清冷,这是近景、动景。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3.尾联化用典故,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 (学生朗读诗句,然后分析回答。) 诗句展示: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教师:这两句诗歌运用了什么典故? 学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教师: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学生: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不得已辞官隐居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全诗在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附录:板书设计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近作者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知识链接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3.朗读诗歌 (1)自读课文,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听诗歌范读 4.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2)译文: 明确: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诗歌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明确: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又为黄鹤楼罩上了神秘色彩。 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学生朗读诗句,同桌互相讨论。) 诗句展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预设: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易逝的感慨。 3.颈联写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的景色,请赏析。 诗句展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学生1: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 学生2: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4.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诗句展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学生:这两句一个“愁”能概括诗人情感。 教师:同学们,再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学生: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歌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表达了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附录:板书设计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