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五)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如下图中所示M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2.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图中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功能 B.平衡功能
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
答案 1.D 2.D 3.D
解析 第1题,图示反映的是生物的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色植物(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具有过滤空气,净化大气的作用。第2题,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形式的改变,也使化学元素发生了迁移,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第3题,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5.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退化、沙化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B项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差异性。第5题,初始植食动物会因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后又因数量众多、食物匮乏而导致数量锐减。
读图,回答6~7题。
6.“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冬季风到不了玉门关
B.反映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种植杨柳
D.反映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原的纬度高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安,因此出现了“五原春色旧来迟”,“长安花落”的景观差异,这种地域分异体现了因热量差异而形成的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规律。第7题,诗中的“春风”暗指影响我国降水的夏季风,因此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玉门关)的景观差异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图中的绿色工程地处撒哈拉沙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分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第9题,绿色工程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延伸,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0~13题。
10.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1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12.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13.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答案 10.A 11.A 12.A 13.A
解析 第10题,分析图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解答此类题要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特点;其次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基带开始,将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从图中看出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所以判定该山处于低纬度地区;①高度在5 000 m以上,判定①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所以判定③为高山草原带;②处于①积雪冰川带与③高山草原带之间,是高寒荒漠带。第11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关。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因此,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第12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主导的因素是热量。第13题,该山的基带是热带草原带,该自然带分布在热带雨林的两侧,即赤道附近。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谱最多的山峰位于( )
A.a B.b C.c D.d
15.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
A.b B.c C.d D.e
答案 14.A 15.A
解析 第14题,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多少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于纬度和海拔,a处纬度低,海拔较高,可出现从热带到寒带的垂直带谱。第15题,地中海气候区所对应的b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16~17题。
16.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
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1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 16.A 17.D
解析 第16题,从气候资料判断该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第17题,南北延伸的山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受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东、西两侧热量条件相同,水分条件差异大。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面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19.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 18.A 19.B
解析 包头到阿克苏是东西方向,体现的是从沿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包头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而阿克苏则处于温带荒漠带;图甲是双峰驼,而阿拉伯人地处热带地区,其主要交通工具是单峰驼。图乙是胡杨,其主要生长在西北沙漠中的绿洲上,是因水分条件改变而产生的非地带性现象。
20.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从北京到洛杉矶沿线大部分经过60°N以北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故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为针叶林。
二、综合题(共50分)
21.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降水______;气温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差______;地表水____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
(2)请从上面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 (1)少 大 少 戈壁荒漠 有机质含量少
稀疏
(2)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 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
22.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填写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地自然带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2)赤道 两极 热量
(3)沿海 内陆 水分 中纬度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的位置和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型分布可知各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类型。第(2)题,由图中A→B→C→D的更替规律来看,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第(3)题,F→G→H是由大陆东岸向大陆内部更替,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
23.读“甲、乙、丙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2)若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
答案 (1)甲地东坡为迎风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乙地(我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向阳坡、背风坡,气温较北坡高,降水较北坡少,故雪线高于北坡。 (2)秦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陆地环境地域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水热条件不同。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
24.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答案 (1)热带荒漠 受副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高气压带控制;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寒流影响。 (2)自然带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更替 热量 地形 (3)山麓自然带不同 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 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雪线)高度不同 纬度位置
解析 第(1)题,丙自然带位于回归线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离岸风且位于背风坡,附近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荒漠带。第(2)题,纬度不同引起热量差异,使自然带南北方向更替,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自然带南北狭长。第(3)题,甲地纬度较乙地高,纬度不同造成山麓自然带、自然带的种类和数量、雪线高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