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16 14: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二三四五一、森林资源及现状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作用一二三四五思考讨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生态作用分别是什么?重工业区与城区间绿化带的环保功能主要有哪些?
提示:“三北”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化带的环保功效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一二三四五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一二三四五2.作用一二三四五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
(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一二三四五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一二三四五思考讨论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有何影响?
提示: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一二三四五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
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 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一二三四五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问题导引
热带雨林,像翡翠串成的地球的绿色腰带,调节气候,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下图示意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亚马孙雨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什么?
(2)雨林被毁,“地球之肺”功能受损,会对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1)雨林植被有强大的生命活动,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2)雨林被毁,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加剧。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地球之肺”——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
强大的生命力使热带雨林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探究一探究二(2)“巨大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雨林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全球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亚马孙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序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探究一探究二(2)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形成   。亚马孙流域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因此,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    、调节全球    的作用。?
(3)(多选)热带雨林被毁,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水土流失
B.干旱
C.地表径流变大,加剧洪涝
D.酸雨探究一探究二解析:本题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为背景,考查雨林开发和保护带来的问题。第(1)题,先将选项分成良性和恶性发展两个方面,再依据各项间的联系填写。第(2)题,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第(3)题,酸雨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过量的酸性气体造成的。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
(2)云雨 水循环 水平衡
(3)AB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问题导引
热带雨林由于其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条件适宜,所以生长旺盛,生产力高。但热带雨林又具有很大的脆弱性,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下面是雨林破坏后生态特征变化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雨林的脆弱性的表现是什么?
(2)为什么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提示(1)雨林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点:土壤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
(2)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主要原因: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土壤是贫瘠的,一旦热带雨林被破坏,土壤中的养分随雨水迅速淋失,森林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体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旺盛的生产力两方面。现总结如下:探究一探究二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其成因和表现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d
(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雨林系统的有机质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使淋溶作用强烈,养分易流失,故雨林系统中土壤非常贫瘠,地上植物体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依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a为生物,b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
答案:(1)A (2)B (3)A1 2 3 4 5 6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下图,完成第1~2题。1 2 3 4 5 61.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
①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 ③降低风速 ④吸烟滞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似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着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 2 3 4 5 6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水,说明其具有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第2题,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即雨林土壤非常贫瘠,生态环境非常脆弱。③④可排除。
答案:1.A 2.A1 2 3 4 5 6(2015·浙江杭州高二检测)读图,完成第3~4题。1 2 3 4 5 63.关于A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4.近年来,对A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第3题,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第4题,A区域是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区,对该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会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3.B 4.C1 2 3 4 5 65.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对保护雨林不利,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依靠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亚马孙开发计划包含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答案:A1 2 3 4 5 66.2012年6月20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距离1992年同样在这座城市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发大会,又称地球首脑会议)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20年前考虑到一旦亚马孙热带雨林被过度砍伐,将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巴西政府向联合国提出申请,由巴西政府来主办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2 3 4 5 6(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A    ,B    ,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    、    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
(4)A地森林覆盖率下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巴西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第(1)(2)题,属识记性的内容。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第(4)题,由于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冲刷严重,热带雨林被毁后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容易引发水土流失。1 2 3 4 5 6答案:(1)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3)人类的开发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4)热带雨林被毁引发水土流失,雨林物种灭绝加快。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