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免疫调节复习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免疫调节复习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25 22: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问题:1.抗原一定是外来物质吗 2.一种病原体只致敏一种B淋巴细胞吗
P72 的抗原。实际上,抗原就是“非己”信号。人体通过免疫细胞识别“自己”和“非
己”,对“非己”成分给予排斥,这是机体保护性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机体
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
与抗原结 合的区域
抗体A
病原体
●抗原的定义:能激发免疫应答的物质,并无传染性 抗体B
●抗原的化学本质:蛋白质(较多)、多糖或脂类 图4-10 抗体的特异性
●抗原分子: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细菌分泌出的毒素,体内衰老 1.异物性
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大
于10000的蛋白质,有时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抗原分子可以是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 质,也可以是细菌分泌出的毒素。
细胞、破损细胞或癌变细胞
2.大分子性 3.特异性
抗 原
P71
问题:3.过敏源是抗原
P88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
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是针对非致病性抗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非致病 性抗原包括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螨虫、蘑菇孢子、昆虫的毒液、灰尘、化妆 品等,机体可能出现皮肤红肿、哮喘、流鼻涕、黏膜水肿等症状。能引发过敏反应的 物质称为致敏原 (allergen)。过敏反应分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类。其中,速发型过敏反应 可在接触致敏原几分钟后开始,如青霉素、蜂毒等引起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强烈, 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
四 R 8144 主 要 编 码
②Ⅱ类基因 ③ Ⅲ类基因 ① 1类基因
着丝点
四 8 0 O m 0 7
有不同
HH
008
A
R
D
5
B
R
D
4
B
R
D
3
B
R
D
2
B
R
D
1
B
R
D
1
A
Q
D
2
A
O
D
3
A
Q
D
4
A
Q
D
5
A
Q
D
2
P
A
T
1
P
M
L
1
P
A
T
2
P
M
L
B
M
D
A
M
D
A
O
D
1
A
P
D
1
B
P
D
2
A
P
D
2
B
P
D
n
i
s
a
p
a
T
3
7
1
F
N
Z
A
4
C
8
4
C
A
R
D
B
R
D
A
Q
D
B
Q
D
A
P
D
B
P
D
A
C
M
B
C
I
M
L
B
k
I
0
7
P
S
H
A
4
C
1
2
P
Y
C
8
4
C
一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人类MHC 结构示意图
包括控制某些补体成分及其受体产生的基因
主 要 编 码MHCⅡ类 分 子
MHC1 类 分 子
己”,对“非己”成分给予排斥,这是机体保护性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机体
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
P72 人体通过免疫细胞识别“自己”和“非
1、 防御 2、 监控 3、清除
免疫系统的功能
抗原-MHC II的形成过程 抗原-MHC I的形成过程
内质网
蛋白
酶体
细胞核
高尔

高尔基体
内质网
MHC
O
抗原-MHC I1
抗原-MHC 复合体
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只能识别抗原分子的一部分肽段,而且这部分肽段往往藏在
抗原分子的内部。因此抗原蛋白必须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吞噬细胞将消化处理后 的肽段夹持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形成抗原-MHC复合体,T 淋巴细胞才能够识 别 ( 图4-7) 。
图2抗原 -MHC 复合体的形成过程
抗 原
MHC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淋巴系统在对抗感染时起重要作用。淋巴系统包括分布广泛的各级淋巴管与淋巴
器官(图4-2)。淋巴循环除了参与组织液回收、脂肪吸收和转运之外,还有一项重要
功能就是执行免疫机能。
脾是截获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的部位,内 含淋巴细胞和巨 噬细胞
淋巴细胞增殖、分 化为抗击感染的效 应细胞的场所
w-w 小 · rrr 口 - 山
胞分化、增殖、 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生产免疫细胞
和巨噬细胞
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鸟类在腔 上囊中发育成熟,哺乳动物成熟可能在 骨髓,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分 化、增殖,发育成熟,参与特异性免疫 应答
中性粒细胞寿命为2-3天,可以吞噬细菌、
真菌以及其他异物,是非特异性免疫的 数量最多的白细胞)
单核细胞发育而来。 吞噬能力强大,寿 命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抗原呈递
B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红细胞
原始粒细胞
嗜碱性
粒细胞
白细胞
图4 - 3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多种血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自然杀 伤细胞
B 淋巴 细胞
T 淋巴 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淋巴母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血小板
溶菌酶:是可以溶解某些细菌细胞壁的酶
干扰素: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γ)的作用;刺激 周围细胞产生另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
淋巴因子
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 3)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 )
(4)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X )
(5)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
(6)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 )
( √ )
(X )
概念辨析
1.抗原、病原体、抗原决定簇、致敏原
2.抗原、抗体、单克隆抗体
抗体B
3.MHC、抗原-MHC复合体 图4-
4.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细胞因子、溶菌酶、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穿孔素
毒素、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免疫球蛋白
抗体A
与抗原结 合的区域
病原体
抗体C
10 抗体的特异性
毒素、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免疫球蛋白
30.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
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 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如图是关于这种 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发生了细胞免疫应答
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抗外毒素抗体
注射外霉素
及时注射免疫血清存活

注射外霉素
存活
经1-3周后
(第30题)
C.1~3 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
D. 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 抗体
注射类霉素

暴露类型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暴露程度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I级 ①接触或喂养动物; ②完好的皮肤被舔; 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无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 级 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轻度
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 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③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严重
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
制剂(抗体);注射狂犬病疫苗
(1)狂犬病暴露类型为I 级不需要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
吞噬细胞(如巨噬细 胞和中性粒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组成
皮肤、黏膜、唾液中的 溶菌酶、胃液中的胃酸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人体的
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
免疫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项目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来源 生来就有,遗传获得
后天获得
组成 皮肤、黏膜 体液中的_杀菌物质(如溶 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 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功能 阻挡病原体 入侵 溶解、吞噬病原体
产生抗体等消灭病原体
特点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 体都有_防御 作用
主要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类型 非特异性_免疫
特异性_免疫
【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 担负机体的免疫功能。
5.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 - 小结
暴露类型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暴露程度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I级 ①接触或喂养动物; ②完好的皮肤被舔; 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无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 级 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轻度
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 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③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严重
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
制剂(抗体);注射狂犬病疫苗
(2)狂犬病暴露类型为Ⅱ级时注射疫苗(灭活病毒)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接种狂犬疫苗在人体内会引起什么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呢 画、写
问题:经过狂犬疫苗免疫后的机体,当狂犬病毒入侵时,机体会发生怎么 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补(虚线)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唯一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 一 —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一 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 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浆细胞除外)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2016·四川卷,
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不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
能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 T细胞、效应T细胞
6C)
三 ④免疫 ③ (作用)
细胞免疫
A(物质)
B(物质)
⑤免疫
体液免疫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b 、c 、d 、e 、g(写完整)
(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免疫④、⑤免疫分别会产生的影响是
④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⑤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写规范)

细胞e

细胞呈
T细胞
① 细胞b
抗 原 细胞
B细 胞
细胞d
细胞c
细胞f
问题:被狗咬后,有时候需要多次注射疫苗。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疫苗的种类以及作用:
P84
1822—1895)发明了灭活和减毒的疫苗。现有的疫苗有三种类型:①灭活的微生物;
②减毒的微生物;③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这三类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 内,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则引发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更多次数的接 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这种 免疫方式称为主动免疫。
甲 乙
A. 图乙中注射的疫苗就是经过减毒处理的病原体
B. 图甲①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C. 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所以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核酸没有差异
①巨噬细胞
④记忆B细 胞
⑤效应B细 胞
⑥记忆细胞 毒 性T细 胞
⑦效应细胞
毒性T 细 胞
如图中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 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②B 淋 巴 细胞
③细胞毒 性T 淋 巴 细 胞
造血干细胞
注射疫苗
B
暴露类型 接触方式(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暴露程度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I级 ①接触或喂养动物; ②完好的皮肤被舔; 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无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 级 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轻度
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 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②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③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严重
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
制剂(抗体);注射狂犬病疫苗
拓展提升:
(3)狂犬病暴露类型为Ⅲ级时为什么既需要注射抗体,又需要注射疫 苗 两者不会直接结合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 吗
Brain脑
6.Infection of braln
neuronal
dysfunction
眼睛 Eye)
7.Centrifuga spread along
nerves to sallvary glands,
, sand Salivary glands
唾液腺
5.Replcation in motor
neuron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local dorsal root ganglia
and rapld ascent to brain
Dorsal root
ganglion
背根神经节
.Virus travels withìn
fast aronal transport
2.yiral replication
inmuscle
1.Virus inocutated
n
a
a
e
g
n
r
r
o
o
r
c
e
n
oth
ski
狂犬病的资料:狂犬病毒最初进入伤口 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在血液中检 测不到病毒),而是在被咬伤的肌肉中 进行复制,然后通过神经元侵入神经系 统。在伤口附近注射抗体的目的是中和 狂犬病毒,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产生特异 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3.Virus binds to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t neuromuscular Junction
Sensory nerves
to skin 通向皮肤的 感觉神经
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
Spinal Cord脊柱
axons in peripheral
nerves via retrograde
变应原
浆细胞 致敏肥大细胞
平滑肌痉挛
Im
小血管通透性增加
变应原
D4
B细胞 Th细胞
4
脱颗粒 神经末梢敏感
黏膜腺体分泌增加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
变应原特异性IgE
生物活性介质
IgE Fc受体
记忆B细胞
变应原
与HIV 识别和 吸附宿主细胞 有关的糖蛋白
来自宿主细胞 的脂质层,含 病毒的蛋白
两条病毒
RNA
逆转录酶
蛋白质
A. 辅助性T 细胞未被 侵染
B. 辅助性T 细胞被侵 染(红色为HIV)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
免疫系统,特别是能 够侵入T细胞,使T细 胞大量死亡,导致患 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 功能,对病原体及多 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而致人死亡。
图4- 17 HIV侵染辅助性T 细胞
①吸附
HIV ②融合
受体 ③脱壳
病毒RNA
逆转录酶 4 逆转录
双链DNA mnMK
⑤整合
细胞DNA 前病毒DNA
AvnUAr IAMN
病 毒RNA
8 组 装
9 释放
HIV
wMnMn
转 录
mRNA
核糖体
翻 译
细 胞DNA 前 病 毒DNA
nM
细 胞 核
病毒蛋白质
与CD4结合
与第二受体结合
CCR5或CXCR4
融合抑制剂
融合
翻译
病毒蛋白
细胞核
逆转录酶抑制剂
双链DNA
逆转录
整合酶抑制剂
趋化因子受体
(CCR5或CXCR4) 趋化因子受体
拮抗剂
整合
病毒RNA
基因组的
逆转录
基因组RNA
多肽的
剪切和组装
蛋白酶抑制剂
病毒mRNA
病毒释放
前病毒
成熟
转录
0
血液中HIV浓度下降的 原因:效应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作用于被HIV
感染的细胞(靶细胞), 使其裂解死亡,HIV失
去寄生场所,被相应抗 体结合,使HIV形成沉 淀,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分解。
辅助性T 细胞继 续减少,免疫系 统被破坏,机会 感染出现
HIV 浓度
6 7 8 9
时间/年
图4-19 HIV侵入与机体免疫应答
HIV 浓度与辅T 浓度总是呈反比
HIV 浓度增加,辅助 性T 细胞逐渐减少, 并伴随一些症状出 现,如淋巴结肿大
HIV 最初侵入人体 时,人体的免疫系 统可以摧毁大多数 病毒
人体免疫 能力全部 丧失
辅助性T 细胞浓度
H I V 和 辅 助 性 T 细 胞 浓 度
1 2 3 4 5
10
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 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 流感
B.HIV 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 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 HIV 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 别和攻击
D.HIV 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
1 2 3 4 5 6 1 2 4 6 8 10
(周) ( 年 )
何时测 测什么 1、抗体阳性检测2、DNA 分子杂交
急性感柒症状消失后存在一 段时间无症非的潜伏期
HIV 前病毒DNA
HIY 病毒感柒后2 - 4周 开始出现急性病毒感 柒症状并持续1周以上
HIV 病毒载体RNA
HIV 病毒P24 抗原
艾滋病症状期
HIV抗体
新冠相关问题:
新冠肺炎部分重症患者在后期体内会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由免疫系统 被过度激活,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引起。此时的免疫系统也会对正常细 胞发起进攻,进而导致心脏、肾脏等器官衰竭而死亡。免疫异常都有 哪些类型,细胞因子风暴属于哪一种
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己”和“非己”的能力。但在某种情况下,
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这便是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可分为两 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自身抗体 只攻击某一器官,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的胰岛细胞。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则波及全
1.人在第一次接触致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2.过敏反应是一种疾病,不属于免疫反应。(×)
3.过敏反应都有反应迅速而强烈的特点。(×)
4.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5.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
对于第一次注射青霉素的病人,护士仍要对该病人皮试,关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护士技术没过关,她没掌握过敏原与机体作用的特点
B.青霉素与其他过敏原不同,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就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C.生活中人们可能已接触青霉素或青霉素类似物,第一次注射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D.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了相应抗体,因而第一次注射青霉素也必须皮试
注射疫苗以后, 一般在10~14天机体便 会得到免疫能力,基本可以得到保护 而不患流感。但注射流感疫苗后防御 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年左右。免疫功 能低下或注射前有任何疑问,应咨询 并听取医生建议。注射免疫球蛋白者 应告知医生,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 免影响免疫效果。
为什么是10~14天,
不能马上得到免疫力
为什么只能维持一年 而不是长期
为什么疫苗可 以有效预防流 感
为什么只能预 防流感而不是 全部病毒
为什么注射免疫球蛋 白会影响免疫效果
新冠相关问题:
(1)流感疫苗为什么可以充当抗原
(2)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处理”指的是什么
(3)所有抗原都需要吞噬细胞处理吗
(4)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需要什么物质 该物质由什么细胞产生 (5)抗体能否与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起作用
(6)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病毒内吞进入内吞体
s 蛋白被溶酶体里的蛋白酶切割 加工成S1,S2
膜融合,病毒RNA 注入细胞
病毒被细胞内
ACE2
病毒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CE2结合
观察新冠病毒侵染与增殖过程,你认为特效药的研发可以考虑哪些方向
toasatign
on6
" 品
病毒复制
1.灭活的疫苗-一体液免疫
原理:用杀灭的病毒(或细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优点:制备方法简单,只保留了抗原性,不能在体内繁殖,比较安全。
缺点:免疫应答比较弱, 一般只会引起体液免疫,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容易在人体内被降解,所以通常需要接种多次
目前市面上可用的灭活疫苗最主要的就是流感灭活疫苗;其次还有乙型
脑炎灭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狂犬病疫苗、霍乱疫苗等,可以 说 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了。
例1.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在抗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灭活病毒疫苗是病毒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 成。灭活的病毒失去了感染力和致病性,但仍保留有抗原性。因此,可作
为疫苗激发机体的免疫力。 刺 更多数量的
(2)此次灭活病毒疫苗至少需要接种2次,其目的是 ; 接种新冠 疫苗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护期,但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其原因是 0
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新冠病毒易发生突变
(3)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发现有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试分析其原因:新冠病毒含有多种蛋白质(抗原),从而激发人体产生多种抗体
(4)灭活病毒疫苗主要激发体液免疫,对于细胞免疫的激活较弱,原因
是灭活的病毒失去感染的能力,无法进入正常的细胞中,没有 靶细胞 的 存在,也就无法激活细胞免疫。
体和记忆细
激机体产生
2 .核酸疫苗(基因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原理:将S蛋白的基因 (mRNA 或DNA) 直接注入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产生S蛋白,
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① mRNA疫苗:能不断的表达抗原蛋白质,免疫效果好,研发快速,相对简单;节省
细胞培养,扩增的时间,大大提高疫苗产能。
缺点: mRNA本身不稳定在环境中易降解,疫苗制剂需要独特的包裹技术将其稳定递
送到机体内;运输和储藏时可能需要非常严格且低的温度条件,这是一个很大的挑 战。
② DNA疫苗:在细胞中能稳定表达抗原蛋白质,能扩大抗原的免疫性,甚至诱生杀
伤性的T细胞,清楚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可与其它免疫因子联合使用。
缺点:需要进入细胞核中表达,难度大,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或者细胞癌变
例2.2020年11月,美国辉瑞公司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 疫苗研发成功引起了全世界
的广泛关注,这是人类mRNA 疫苗研发成功的首例,有人推测未来将逐渐淘汰传统 的灭活疫苗。该疫苗在使用时前后需注射两剂。关于mRNA 疫苗的说法,推测合理
的是(D)
A. 该mRNA 进入人体的内环境后直接作为抗原激活入体的免疫系统
B. 该 mRNA疫苗两剂一次注射与前后间隔一段时间注射区别不大
C. 注 射mRNA疫苗后产生的抗体长期存在体内从而使人得到保护
D. 该 mRNA需在人体细胞中翻译出蛋白质后才能发挥出疫苗的作用
3.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原理:是指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放入特定的无害病毒(作为载体),
注射入体内后该病毒会表达出S蛋白——这种蛋白被免疫系统识别后 会引发免疫反应,建立免疫记忆。
优点: 技术相对成熟,研发进程快;安全性比较高;生产成本低,产
能高;储存条件方便灵活,时间长;免疫效应比较强。
缺点:该疫苗以5型腺病毒作载体,但绝大多数人成长过程中曾感染
过5型腺病毒,体内可能存在能中和腺病毒载体的抗体,从而可能攻 击载体,降低疫苗效果。
例3.2020年5月22日,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国陈薇团队
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I期人体(108位志愿者)试验临床数据结果:安全、能诱导免 疫反应。重组腺病毒疫苗是一种重组的基因工程产品,用不会使人体致病的腺病毒作 为载体,把克隆出来的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介导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成分)基因装 入载体腺病毒,注入人体,进入人体细胞,表达出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 毒的免疫应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 重组腺病毒疫苗包括S 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B. 重组腺病毒疫苗能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重组腺病毒疫苗引发的体液免疫中有吞噬细胞、T细胞的参与
D. 重组腺病毒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
4.减毒活疫苗--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原理:是指使病毒发生变异,从而获得毒性减弱或无毒性的病原体变异株——注入
接种者体内,从而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获得免疫保护。
优点:能在体内繁殖,有抗原性,免疫应答效应强, 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
缺点:活疫苗保存和运输的条件苛刻(需要低温保存,做好防护)减毒过程中基因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强的变异。
目前市面上的减毒活疫苗,包括麻疹、风疹、水痘等。
例4.全球首个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已获准临床试验,该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
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激活 局部免疫应答和全身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 疫苗制备过程中,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从接种方式来看,该疫苗的优点是通过鼻喷接种,无针、无 痛
C. 该疫苗需侵入人体细胞中经基因表达后才能发挥作用
D. 该疫苗可通过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体液免疫
原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制备纯化的病毒S蛋白,注入体内被免疫系统
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优点:安全性高——由于疫苗只有病原体的抗原蛋白,所以不存在感染风险;产能
大,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稳定性非常高。
缺点:由于该疫苗只用病原体的一部分蛋白作为抗原,因此免疫性较弱。
(1)疫苗研制实验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DNA连接酶,
该酶的作用是 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载体和S蛋白基因连接起来 0 若不进行步骤②而将S蛋白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 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
蛋白,其原因是 S 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稳定存在和复制,也不能转录和翻译
(2)为了检验步骤⑥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具有病毒S蛋白的抗原特性,可进行相关实
验检测,实验思路是 用⑥所表达的S蛋白与新冠肺炎康复病人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 特异性反应实验
携带S基因 的重组表 达载体A
携带S基因
的重组表 达载体B
例5.某研究小组研制重组蛋白疫苗的简要操作流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⑤ 导入培养⑥ 真核细胞 动物细胞 表达S蛋白
③ 导入大④ 原核细胞 肠杆菌 表达S蛋 白
提取
新冠病毒 RNA
① 扩 增 2 DNA S 基 因
选择性
(3)过程④的大量生产,需对导入表达载体A的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和纯化培养。如
图是纯化过程中一个平板的菌落分布,该接种方法是 稀释涂布平板法 ;推测接种时可 能的操作失误是 涂布不均匀。
(4)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将
来不会成为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的原因有新冠病毒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
在体内存活时间有限
选择性 ③ 导入大④ 原核细胞
提取 ① 扩增 ② 达载体A 肠杆菌 表达S蛋白
新冠病毒 RNA DNA S基因
因⑤ ⑥


达S蛋
核细


动物细胞
导入培养
体B
组表
S基






的重组表
携带S基因
失去作用;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用化学致癌剂甲基胆蒽(MCA) 诱导小鼠形成肿瘤后,将肿瘤分别移植给切除肿瘤的同品 系小鼠(A 组)、未免疫的正常同系小鼠(B 组)、注射射线灭活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的同 品系小鼠(C 组 ) 。
1)A、B 小鼠移植了同一种肿瘤后,为什么A组小鼠发生免疫排斥而B组小鼠却有肿瘤生长 2)为什么C组小鼠也无肿瘤生长 综合实验1和实验2,说明了特异性免疫有何特点
注射放射性处理的A肿瘤细胞免疫小鼠
失活的A肿瘤细胞
注射正常A肿瘤细胞 注射正常B肿瘤细胞
A肿瘤细胞注射小鼠 B肿瘤细胞注射小鼠
B
将切下的肿瘤 移植给小鼠
C
切下的肿瘤经灭活 后免疫同系小鼠
A
用MCA诱导小鼠 形成肿瘤
切除肿瘤后的 同品系小鼠
未免疫的
正常同系小鼠
已免疫过的 正常同系小鼠
无肿瘤生长 (免疫排斥)
无肿瘤生长 (免疫排斥)
手术切 除肿瘤
肿瘤生长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过程 MCA 灭活的 肿瘤缓 冲液 2 MCA 3 缓冲液 4
注射到 血液中 T细胞 3
注射到
血液中
T细胞
检测指标 1、3组小鼠肿瘤体积
3 ) 如何通过实验证实A 、C 2组小鼠发生的免疫排斥现象主要是细胞免疫应答的结果
提 取
提 取
血型 红细胞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O型 无
抗 A 、 抗 B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红细胞抗原A O 红细胞抗原B
0型
万能供血者
AB型
万能受血者
表4- 3 ABO 血型
A B 型 血 B型血 A 型 血
A 型 血 血 清 ( 抗B)B
型 血 血 清 ( 抗A)
受 试 者 血 液
外源病原体 抗原
MHC 分 子
抗原
抗原(来自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APC)
细胞核
巨噬细胞
抗原受体
T细胞
病原体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