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活动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活动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4 11:29:55

内容文字预览

《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茨威格吗?——《伟大的悲剧》——这位奥地利作家以传记成就最为著称。在《伟大的悲剧》中,他不为南极探险胜利的阿蒙森队作传,反而为失败的斯科特队立传,赞颂英雄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谁还记得他传记作品的代表作?(《三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茨威格《三作家》中的一位俄国巨人——列夫托尔斯泰。
二、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出示课件,指名读并回答问题)
1.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喧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托尔斯泰的出身?)
2.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你觉得托尔斯泰的信仰是什么?)
3.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没有看见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你觉得他在批判怎样的现实,又为什么而痛苦、矛盾、孤独呢?)
4.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多媒体显示提到的相关书籍图片)
5.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多媒体显示“世间最美的坟墓”文字以及插图)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分层并概括主要内容。
过度:这样的一位大家(出示托翁的照片),同学们觉得茨威格会写哪些方面来为他作传呢?生: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几件典型的事突出人物品质。
师:不写具体的事件,也不用动作、语言描写,只写外貌怎么样?(学生惊讶)
师:咱们这篇课文有3100多字,通篇写的都是托尔斯泰的肖像,其中有1000多字在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快看看茨威格是怎么做到的吧。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着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1-5段)
师: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找出每段描写的重点内容。
第一段:大胡子——多毛
第二段:五官失调
第三段:表情阴沉
第四段:气质普通
第五段:令拜访者失望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多毛、丑陋
分析1—5段的写法。
师引导:其实我们能有这个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美化托翁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情况下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几个词语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语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吗?
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
生:言行举止。
师:能随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吗?
生:不能。
(师板书“粗鄙”)
过度:我们看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
比如说他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
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师:对,目的是什么?
生: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师: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估计这些人和我们刚才的想法都一样,一看就大跌眼镜。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许多整齐的句式,还有大量的否定句。而且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文章,许多地方都用了修辞方法。
生:比喻。
师:请找出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有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学生自觉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在第一段中找,第一段的确是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齐读这一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生齐读第一段)
师:其他段落中还有运用了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句子吗?
(生找出句子)
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师生活动:简析两个句子“长聲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重点品读“皱似树皮”“森林般”。)
师:我们看到,用了修辞和不用修辞在表达效果上是明显不同的。如把“皱似树皮”去掉,便成了“遮住了黝黑脸膛”,没有原句形象生动。可见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时运用。
学习6-9段,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师:为什么茨威格没有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呢?鲁迅先生说过:“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他后面用了整整四个段落来写这双眼睛。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师生合作读完课文)
师:读这段文字,有许多句子能让我感受到托尔斯泰的眼睛是有特点的,如“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里用了比喻,黑豹似的,豹子的特点是什么?
生:反应迅捷,身形矫健,有捕捉力。
师:说得很好,因此老师感到托尔斯泰的目光像豹子一样有神采,尖锐犀利。
你能用刚才老师说话的逻辑方式,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
(多媒体展示:我从这几句话中读出来,这是一双 的眼睛。
(生套用句式,抓住各段关键句,谈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师:用大家的话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偏爱托翁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彩上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斥,是充满了憎恶的,描写眼睛呢,是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师:看来作者重点要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
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师:叫欲扬先抑。
(板书:欲扬先抑)
探究托尔斯泰眼睛中的内心世界。
师:即使是美化了这双眼睛,托尔斯泰因为有了这双眼睛就英俊了?潇洒了?绅士了?有了贵族的威仪了?
(学生一直摇头)
师:那就奇怪了,这双眼睛并没有使托尔斯泰由一个丑陋的人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托尔斯泰的相貌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么茨威格为什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这双眼睛呢?
因为当我们注视这双眼睛的时候,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天赋,能走进他的内心世师: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生:“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
......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觉得在这几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显示: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
无误的频波。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生齐读)
师:这几句话是对眼睛的描写,有丰富的含义,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的一句话,再结合老师对托尔斯泰的介绍以及你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品读,看看在这双眼睛背后的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品析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交流。教师补充点拨,联系托尔斯泰的作品。)
明确:托尔斯泰不仅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剖析社会、剖析他人,同样也勇于剖析自己。他的自我剖析,苛刻而残酷,不留丝毫情面,像插在自己心窝的刀子
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反省自己。我们从中能看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格。
当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大文豪为国民大众的利益去挑战强权、揭露黑暗与丑恶时,他的自身生活和个人利益一定会受到影响。他不仅失去了财产,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比如妻子和他分家、差一点被流放、被开除教籍,等等。
师:很高兴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已经从外表逐渐走向内心,这让我们明白了人的高贵不在于相貌而在于灵魂。虽然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但却是个很好的开始,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阅读大师,走进经典:
(多媒体展示:《名人传》《忏悔录》《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世界文豪的祭奠和敬意吧。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共14张PPT)
8 * 列夫·托尔斯泰
部编本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茨威格
探究文本写作手法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 ;
2. ;
3. 。
学习目标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世间最美的坟墓 —— 托尔斯泰墓
初读课文
1.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人,来访者初见到他的时候却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到初见到他的人的心理感受。
2.找关键句和关键词是长文阅读的最佳方法。
文中还有一个词语,表明来访者的感受发生了转折,谁能找出来呢?
再读课文
第5段用“因此”,很显然是对前面段落的总结,第六段又用“突然”转折,那么,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第二部分6-9段。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概括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1-5段
1.这篇课文先抑后扬,通篇3100多字写的都是托尔斯泰的肖像,请同学们重点阅读1-5段,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分别概括托尔斯泰的外貌及特征。
细读课文1-5段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聚焦特写)
须发特点——多毛、浓密
第5段:
面部各部位——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一一放大)
(神态面容)
面部表情——蒙昧阴沉、郁郁寡欢
令拜访者失望
长相平平、气质普通
(多角度整体描写)
(侧面描写)
作者抓住了托尔斯泰外貌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
细读课文1-5段
2.文中在进行肖像描写时,使用的词语非常丰富,感彩鲜明,使文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例如: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文中说列夫托尔斯泰的脸孔自粗制滥造,是出自农村木匠之手,幽默调侃出他长相的粗鄙丑陋。大家还能找出类似的词语吗?
细读课文6-9段
作者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文章,大量的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夸张。请同学们重点阅读6-9段,找出这些比喻和夸张的句子并赏析:
1. 欲扬先抑
2. 传神的肖像描写
3. 大量的比喻和夸张
学习目标
探究文本写作手法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目标
探究文本写作手法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欲扬先抑
2.传神的肖像描写
3.大量的比喻和夸张
作者是如何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的?
课文小结
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传神的肖像描写,以及大量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平凡而又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他的崇敬和赞美。
布置作业
学习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熟悉的人,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