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秀英 单位:大坞中学
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课 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5 年 3 月 4 日,星期一,第 五 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的成因。
2.从对不同年代的马化石的研究中,理解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观点。
3.理解并掌握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的复杂程度与不同年代的地层之间的关系。
4.明确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及由此证明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能力目标:
学会用比较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通过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
利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法、利用比较法分析问题、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准备:
上网查询有关化石的资料,理解生物的进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过渡:原始生命是如何进化发展为现代生物界的?对此问题有哪些观点?小结:科学家们找了大量可靠证据证明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学生所见各抒己见,认为有神创论和进化论两种看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明标自学 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的成因。2.从对不同年代的马化石的研究中,理解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观点。3.理解并掌握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的复杂程度与不同年代的地层之间的关系。4.明确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及由此证明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一)化石证据看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出回答,不明确的小组内讨论:1.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生物的___ _、__ __、或____ _,因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 证据。2.结合图5.1-7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 (2)马的系列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代马是由体型较小的 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来的。3.结合图5.1-8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化石为什么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小结: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证明现代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学生通过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完成学习指导。认真默读学习课认真默读学习课文,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文,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由此得出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限时速读,培养自学能力通过第一次检测,检查自学效果,通过展示学习成果,促使所有学生能认真自学。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二)解剖学证据下面看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做出回答,不明确的小组内讨论:(1)什么是同源器官? (2)同源器官反映了什么问题? 小结: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由于在进化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执行不同的功能形成的。(三)分子生物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主要是从哪方面进行比较的? 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能得出什么规律?小结: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蛋白质分子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学生分析、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通过观察、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跟踪练习1、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2、形成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差异的原因----。3,助学当堂达标6页7题 学生认真练习,了解自己掌握情况。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通过知识整合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
课堂达标检测题 1.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2.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 B.比较解剖学 C.分子生物学 D.胚胎学3.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最先出土的生物化石最有可能是( )。A.越低等的 B.陆生生物的化石 C.结构越复杂的 D.结构越简单的4.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规律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5.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 A. 黄瓜的卷须和豌豆的卷须 B. 鸟的翼和蝴蝶的翅C. 鲸的鳍和马的前肢 D. 皂角的刺和仙人掌的刺当堂作业:A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6页:自我感知B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5页1,2,3,4,5,6,题。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待学生完成后,可当堂面批部分同学助学。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通过当堂面批,既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和易错点,还能促进师生和谐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采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点拨,了解科学家们的推测,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有关插图,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本节课不足之处:基础知识能扎实掌握,对于各种进化证据的理解不能明确进化一定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证据(最直接的)
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