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1不同种群组成群落(第2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举例说明群落、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等概念,培养理解能力。
通过研究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森林群落中几种鸟的生态位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
边缘效应
丰富度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群落研究的问题
云南省程海环湖生态公路:
公路两侧种植生态位不同的景观植物,上层以垂柳、凤凰木等高大乔木为主,中层以木槿、清香木、云南黄素馨等开花灌木为主,下层种植百日草、波斯菊等地表植物。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由于生态位的分化,避免了物种之间的直接竞争,从而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健全,景观优美的群落结构。
情境导入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1.概念:
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
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
栖息地
食物
天敌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出现频率
种群密度
植株高度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研究内容:
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资料: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
高大的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乔木下的灌木则能有效地利用弱光,灌木下的草木只能利用较弱的光,草木下的苔藓类等植物则只能利用微弱的光。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高大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
↓
灌木能有效地利用弱光
↓
草本只能利用较弱的光
↓
苔藓类等植物只能利用微弱的光
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植物利用着不同强度的阳光,从而使得整个群落能够更加合理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
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时会发生竞争,且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以致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有可能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有重叠时,往往通过自然选择作用使各自的生态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得它们共同生存下来,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化。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生态位分化
主要有改变食物的种类,形成不同食性;
划分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
错开活动时间等;
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自然选择的结果。
减少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有利于整个群落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环境资源。
分化方式:
分化原因:
分化意义:
综上所述: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如果重叠会发生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争排斥→生态位分化
时间分化
栖息地分化
食性特化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生态位分化
误区 误区辨析
生态位重叠越多,则越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生态位分化可以减少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通过获得某种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就能得到这种生物的生态位
两种生物的食性相同,说明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
适时捕捞利用了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重叠越多表示两个物种之间利用的环境资源越相近,而环境中其他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生态位分化会降低生物之间的竞争强度而达到共存,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存
生态位是群落中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
一种生物的生态位不仅取决于其食性,还取决于它所栖息的场所、与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适时捕捞是对种群数量增长原理的具体应用
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生态位分化
(1)要确定这些鸟类的生态位,需要调查哪些变量?
(2)在这个栋树群落中,从生活空间上比较,哪两种鸟的生态位最相近?哪两种鸟的生态位差异最大?
尝试分析森林群落中几种鸟的生态位关系
种名 树冠层 (高于11.6m) 下木层 (高于11.6m) 灌木层 (高于11.6m) 草本层 (高于11.6m) 地表层
(高于11.6m)
林鸽 333 3 3 — —
长尾山雀 122 183 136 18 9
旋木雀 32 75 27 17 —
煤山雀 45 108 78 20 —
沼泽山雀 15 111 155 81 7
大山雀 25 74 197 103 2
乌鸫 2 7 25 89 47
鹪鹩 — — 20 140 20
食物类型、觅食方法;天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筑巢地点等
沼泽山雀与大山雀最相近,林鸽与鹪鹩差异最大
尝试分析森林群落中几种鸟的生态位关系
种名 树冠层 (高于11.6m) 下木层 (高于11.6m) 灌木层 (高于11.6m) 草本层 (高于11.6m) 地表层
(高于11.6m)
林鸽 333 3 3 — —
长尾山雀 122 183 136 18 9
旋木雀 32 75 27 17 —
煤山雀 45 108 78 20 —
沼泽山雀 15 111 155 81 7
大山雀 25 74 197 103 2
乌鸫 2 7 25 89 47
鹪鹩 — — 20 140 20
(3)长尾山雀和旋木雀的生态位不是完全重叠的原因是什么?
两者的捕食空间和食物来源都有所分离
尝试分析森林群落中几种鸟的生态位关系
种名 树冠层 (高于11.6m) 下木层 (高于11.6m) 灌木层 (高于11.6m) 草本层 (高于11.6m) 地表层
(高于11.6m)
林鸽 333 3 3 — —
长尾山雀 122 183 136 18 9
旋木雀 32 75 27 17 —
煤山雀 45 108 78 20 —
沼泽山雀 15 111 155 81 7
大山雀 25 74 197 103 2
乌鸫 2 7 25 89 47
鹪鹩 — — 20 140 20
(4)每种鸟可同时在森林群落的不同层次活动和觅食,但总有一个最喜好的层次,这对群落鸟类的生存有什么适应意义?
不同物种的鸟既能充分利用整个群落的栖息空间和食物资源,又能减少相互之间因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竞争。
课堂小结
时间和空间
地位
作用
重要性
栖息地
出现频率
种群密度
不同
自然选择
排除竞争
随堂练习
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和空间时会出现激烈的种间竞争现象。而且两个物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的就越多,种间竞争就越激烈,这种理论被称为高斯假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位指的是某物种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
B.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说明生态位完全相同
C.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生态位发生分化
D.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该地区物种丰富度减少
【答案】C
【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不仅仅包括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A、B错误;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分化,C正确;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生物利用不同资源,减少竞争,使物种丰富度增加,D错误。
2.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可称为生态位。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合放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对两种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绘制了下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B.b越大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D.斑点叉尾鱼和鲢鱼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D
【解析】A、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的生态位越接近,生活习性、捕食对象重叠度越高,竞争越激烈,A正确; B、b越大,相应种群的生态位越广,捕食的对象就更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由此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强,B正确; C、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 D、由图可知:在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中含有相同的部分,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