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30 09: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清晰理解新闻的定义、分类、要素、结构和特点等基础概念,能准确阐述其内涵。
2. 熟练掌握分析新闻语言的技巧,精准辨别其准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显著提升语言鉴赏水平。
3. 系统掌握消息的写作规范和技巧,能够独立创作出结构完整、语言规范的简单消息。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深入阅读、精细分析、多维比较和热烈讨论,全面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
2. 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切实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推动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
3. 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强化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深切感受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斗志,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筑牢精神根基。
2. 着力培养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自觉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
1. 启发式讲授
- 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浅出地讲解新闻的核心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闻的奥秘。
- 针对关键概念和难点,通过生动的举例和详细的解释,确保学生理解透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互动式讨论
- 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新闻话题展开小组或全班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碰撞思维火花。
- 教师积极参与讨论,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对比分析法
- 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作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消息进行细致对比,剖析其异同之处。
- 帮助学生洞察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提升分析和评价新闻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4. 情境模拟法
- 创设逼真的新闻报道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记者或编辑,体验新闻创作的全过程。
- 增强学生对新闻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
1. 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涵盖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教学方案。
2. 广泛收集与解放战争相关的丰富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记载、影像图片、音频片段等,并运用专业软件精心制作引人入胜、内容充实的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历史背景和战争场景。
3.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悉心准备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课堂讨论问题,以及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写作练习题目,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有效推进。
4. 提前安排好教室的座位布局,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学生方面
1. 认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2. 主动收集有关解放战争的背景资料,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页、观看纪录片等途径,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为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 展示一段精心剪辑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视频片段,画面中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人民群众的踊跃支援以及解放军的英勇冲锋,同时配以紧张激昂的背景音乐,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氛围。
2. 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样战火纷飞、局势瞬息万变的历史背景下,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当时的人们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战争的最新动态和关键信息的呢?”由此自然地引出新闻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新闻知识讲解(15 分钟)
1. 借助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新闻的定义、分类(如消息、通讯、特写等)、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和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等核心内容。
2. 结合具体、鲜活且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实例,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详细阐释。例如,在讲解新闻要素时,以一则简短的突发事故报道为例,让学生直观地找出其中的“5W1H”;在解释新闻特点时,对比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版本,突出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新闻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10 分钟)
1. 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资料,全面介绍毛泽东的非凡生平,包括他的革命历程、主要政治和军事成就,特别强调他在文学和新闻写作领域的卓越贡献,展示他的经典作品片段,让学生领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2. 以时间轴为主线,清晰地梳理两则消息的写作背景,详细阐述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战略布局、敌我双方的态势演变以及这一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关键地位和深远意义。通过历史地图、战场照片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深刻理解这两则消息所承载的历史分量和现实价值。
(四)《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文本分析(20 分钟)
1. 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全神贯注地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关键问题:
- 细致剖析这则消息的标题,它具有怎样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传达效果?
- 深入探究导语部分,准确概括其传递的核心关键信息以及在整篇消息中的引领作用。
- 仔细梳理主体部分,阐述其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叙述渡江战斗的具体进程和关键细节的?
- 用心品味文中的用词,列举并分析那些体现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精妙词语及其表达效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观点和想法。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清晰、有条理地阐述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和见解。
3.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点评。重点聚焦于标题的简洁明快、冲击力强;导语的高度概括、提纲挈领;主体的叙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的精准运用、生动形象等方面,通过具体的文本示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新闻语言的独特魅力和写作技巧。
(五)课堂练习(15 分钟)
1. 展示一篇精心挑选的简短新闻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后,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其中蕴含的新闻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以及清晰的结构层次(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 布置任务,让学生模仿所分析的这则消息的标题和导语风格,选取一个近期发生的校园或社会事件,创作一个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的新闻标题和一段能够提纲挈领的导语,锻炼学生的新闻写作模仿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关键新闻知识要点,包括新闻的定义、要素、结构、特点等基础概念,以及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2. 着重强调新闻语言准确、简洁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新闻、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培养敏锐的新闻感知能力和社会洞察力。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1. 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系统回顾和整理本节课所学的新闻相关知识,为下节课即将进行的小测验做好充分准备,以巩固和深化对新闻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2. 安排拓展作业,让学生运用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多种渠道,收集一则近期的热点新闻,并运用所学的新闻分析方法,对其要素、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新闻分析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5 分钟)
1. 以小测验的形式,精心设计一系列涵盖新闻要素、结构、特点等基础知识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以此快速检查和评估学生对前一节课所学新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2. 挑选学生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近期新闻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从新闻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这些身边的时事热点,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本分析(25 分钟)
1. 安排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以下几个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
- 认真揣摩这则消息的标题和导语,深入探讨它们在吸引读者关注、概括核心内容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效果。
- 仔细梳理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作者是如何清晰、全面地展现三路大军渡江的复杂情况和辉煌战果的?
- 用心寻找文中能够体现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具体表述和细节描写,思考这些内容对于增强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的重要意义。
- 将这则消息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进行对比,深入思考在写作手法、内容详略、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和各自特色。
2.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充分交流各自的思考和见解,形成小组的共识和观点。讨论结束后,邀请各个小组依次发表观点,进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和互动。
3. 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通过对比分析两篇消息,提炼出新闻写作的通用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根据新闻事件的规模和重要性确定写作的详略、如何运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增强新闻的可信度等。
(三)新闻写作指导(15 分钟)
1. 结合两篇消息的具体内容和写作特点,深入讲解消息写作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准确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精心筛选有价值的素材、如何巧妙组织语言以突出重点等核心内容。
2. 提供若干具有现实意义和吸引力的新闻主题,如校园文化节的盛大开幕、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感人故事、科技创新大赛的精彩瞬间等。要求学生针对这些主题,迅速构思写作框架,明确标题、导语和主体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安排,培养学生快速构思和规划新闻写作的能力。
(四)写作实践(15 分钟)
1. 要求学生从给定的新闻主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消息写作任务。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新闻写作知识和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密切观察学生的写作状态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1. 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设备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首先邀请其他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从标题的吸引力、导语的概括性、主体内容的丰富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多个维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综合点评。充分肯定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包括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文本分析、新闻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写作实践的情况等。强调新闻写作的关键要点和方法技巧,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期望和要求,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新闻、练习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和写作能力。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自己撰写的新闻作品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2. 鼓励学生关注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和分析方法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系统教学,学生对于新闻的基本知识体系有了较为扎实的构建,初步具备了分析新闻作品的基本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尝试了简单的消息写作实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有待改进和优化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于新闻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尚显肤浅,在写作实践中仍存在表述不够准确、简洁和生动的情况。这反映出在教学中,对于语言训练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需要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语言练习和范例分析,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感染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尽管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参与度不高、思维活跃度不够的现象。这可能意味着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上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讨论形式,如小组辩论、角色扮演等,让不同性格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充分融入课堂讨论的氛围中。
展望未来的教学改进,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专项训练,通过词汇积累、句式仿写、短文修改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教学策略,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能力提升的舞台。同时,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全体学生在新闻学习的道路上都能不断前进,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和成长。
七、板书设计
《消息二则》
一、新闻知识
- 定义
- 分类
- 要素
- 结构
- 特点
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标题:简洁有力
- 导语:概括核心
- 主体:叙述战斗
- 语言:准确生动
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标题与导语:凸显主旨
- 三路大军渡江:清晰详实
- 写作特点:全面客观
四、比较与总结
- 相同点
- 不同点
五、新闻写作指导
- 确定新闻价值
- 选择材料
- 组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