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学期必修一课件 第4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学期必修一课件 第4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20 22: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潍河风光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预习成果展示:
你掌握了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高低不平,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能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总趋势是使地表趋于平坦同时
进行
相互
交织地壳运动【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分 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关系 水平挤压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水平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精讲点拨一】——内力作用之地壳运动地壳物质水平位移 垂直于地球表面 华山台湾海峡练习:
课本70页活动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上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方向的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什么?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方向的运动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什么?
  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什么特征?下沉上升周期性、长期性2、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 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精讲点拨二】——外力作用1.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碎块或砂粒堆在原地)
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力侵蚀地貌(西北)2、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 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瀑
布流水侵蚀地貌 岩溶地貌
西南地区 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地面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流水侵蚀地貌 溶洞2、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 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冰川侵蚀地貌角峰冰斗刃脊2、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 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海蚀柱海水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拱桥冰川搬运河流搬运3.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4.堆积作用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击扇冲积扇流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湖海水堆积地貌练习:
课本72页活动  这是一组地貌景观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2、想一想,在我国哪些地区可以找到这些地貌?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
西北沙漠地区流水堆积
山地的山前地带图一图三图二你知道吗? 多发生在岩性不很坚硬的岩石中,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使岩石基部受风蚀作用强,而顶部受风蚀作用弱,逐步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石。风蚀蘑菇总结: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
(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
④沿海地区以海水侵蚀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冰川侵蚀:北美五大湖、挪威峡湾、东欧平原(世界上最大的侵蚀平原)在山顶及其附近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世界上冰川地貌广布的大洲为欧洲和北美洲(不是南极洲)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风力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亮亮晶晶合作探究:亮亮和晶晶的旅行故事我怎么不能动了?地表岩石圈软流层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罢了。请问:1、为什么晶晶走不动了?2、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3、你认为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吗?为什么?故事情节之一1、晶晶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
2、亮亮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型岩浆岩;
3、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因为他还会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我走不动了,咱们在地表汇合吧。地表岩石圈软流层请问:1、亮亮为什么变小了?2、请你简要推测晶晶到达地表的过程。故事情节之二1、亮亮受到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变小了;
2、晶晶在内力作用下出露到地表。我变小了!你是怎么来到地表的?地表岩石圈软流层故事情节之三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  请你推测他们要经历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发生?  固结成岩(沉积岩)和变质作用(变质岩),重熔再生成为岩浆。你们啊,要回家,还要经历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地表岩石圈软流层  亮亮和晶晶的这次地表之旅经历了由岩浆到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又回到岩浆的循环过程。请你为他们的地表之旅绘制一幅简单的示意图,以便他们向伙伴们讲述自己的旅行经过。
  要求:示意图要简洁、清晰,表示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循环过程。故事情节之四向没有到过地表的伙伴们讲述自己的地表之旅。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①④ 岩浆各类岩石 新的岩浆岩石圈物质的循环①②③④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④④④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息,地表形态变化不止,内外力作用相依相伴,希望大家珍惜、爱护这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