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单元测评
第三章 海洋水体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解析:同一海区夏季太阳辐射强,所以水温高于冬季;同一暖流流经的海区由于纬度不同,其水温不尽相同;不同纬度由于表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表层水温不同,所以相同深度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同;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由于受暖寒流不同影响,水温可能不同。
答案:A
2.读下图,完成第2~3题。
2月份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
A.c>d>a>b
B.a>d>c>b
C.c>b>a>d
D.a>c>d>b
3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C.b解析:图中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岸有暖流,暖流增温,并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蒸发强,所以a处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位于英国东侧海区,纬度最高,故水温最低,另外该海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弱,故盐度最低;c位于古巴的东南海区,降水丰富;d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故水温较a海区低,盐度比同纬度的a海区低。
答案:2B 3C
4.读图,判断关于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据图可知,大潮出现时为新月,小潮出现时为上弦月。
答案:C
5.(2012·重庆文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解析:德班地处非洲东岸,沿岸附近有厄加勒斯暖流,该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受非洲大陆的阻挡后向南偏转形成的。因此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控于陆地阻挡,C项正确。
答案:C
6.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上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墨西哥湾暖流由南向北流,选B项。
答案:B
7.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第7~8题。
①地的洋流名称是( )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
C.日本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8若商船6月份从②海域出发回国,此时商船(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解析:第7题,该海域位于我国东部,为日本暖流。第8题,6月份②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受其影响,海水向东流动。
答案:7C 8A
9.(2012·北京文综)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解析: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基本向东北方向航行,与该区域的洋流流向一致,因此洋流可使海轮航行速度加快,A项正确;该区域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项错误;该洋流(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时,其上空的暖湿气流遇到冷海水会冷却凝结,形成海雾,使当地能见度降低,C项错误;该洋流与南下的寒流交汇,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项错误。
答案:A
10.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图,完成第10~11题。
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1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解析:第10题,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第11题,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密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答案:10C 11A
12. (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第12~13题。
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3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第13题,由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由甲到乙顺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流耗时较多。
答案:12C 13B
14.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第14~15题。
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
15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B.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解析:第14题,受夏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北上)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包括②③洋流,②为暖流;受寒流④影响,澳大利亚热带荒漠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第15题,①洋流是北半球冬季时的洋流,开普敦属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冬季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夏威夷高压强盛出现在夏季;冬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答案:14C 15B
16.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16~17题。
图示海域位于( )
A.南半球大陆的西岸
B.北半球大陆的西岸
C.南半球大洋的西岸
D.北半球大洋的东岸
17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秘鲁寒流
D.马达加斯加暖流
解析:第16题,图中海水温度向北递增,说明其处在南半球;左侧深于右侧,说明其从左至右越来越靠近陆地,即该海域位于大陆的西岸或大洋的东岸。第17题,图中年平均等温线凸出处的温度比两侧的温度低,说明此处有寒流经过。
答案:16A 17C
18.读世界某区域图,t1、t2之间为世界适宜“避寒带”,t1、t2为等温线,完成第18~20题。
关于t1、t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
B.t1C.t1=t2
D.t1、t2为1月份等温线
19A处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因为( )
A.暖流影响
B.海洋的影响
C.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20B岛西侧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第18题,根据纬度对温度的影响规律,t2应大于t1。第19题,A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说明该处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应是受寒流影响。第20题,B岛即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8B 19D 20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 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 附近的海域。(2分)?
(2)图中显示,大部分地区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1分)?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 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 。(4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 、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3分)?
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3)3.4 南纬60° 北纬60°海区有陆地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22.(10分)下图为某大洋局部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为 (南、北)半球 局部海域。(2分)?
(2)造成图中盐度差异的因素有哪些?试以图中甲、乙、丙三处为例进行说明。(3分)
(3)请在下面框内画出以图中甲为中心的环流系统,并标出相关洋流的名称。(2分)
(4)夏季,丙、乙两海区风浪大小有何差异?简析其原因。(3分)
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判断,该海域为北半球太平洋局部海域。第(2)题,主要从蒸发量、降水量、洋流、陆地径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甲处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环流。第(4)题,主要从丙、乙两处气候及其成因上分析。
答案:(1)北 太平洋
(2)蒸发量、降水量、洋流、陆地径流。图中甲处位于副热带大洋中心,降水少,蒸发量大,盐度值高;乙处与同纬度海区相比,盐度值低,受寒流影响;丙地盐度等值线密集,由西向东迅速升高,是受径流的影响。
(3)如下图(名称略)
(4)夏季丙区域风浪大,乙区域风浪较小。丙区域在亚洲东南部,夏季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风浪较大;乙区域在北美洲西南部,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风天气少,风浪小。
23.(10分)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 (南或北)半球。(1分)?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和 。(3分)?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 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到了 作用。(2分)?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 。(1分)?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大渔场?为什么?(3分)
解析:第(1)题,图中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减小,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第(2)题,从图中海水等温线的数值可以判断该海域位于中纬度地区,沿岸存在两股洋流,分别为向南流动的寒流与向北流动的暖流。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两支洋流则为阿拉斯加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第(3)题,A处以北的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从等温线的弯曲可知A处以北的海域为暖流,对沿海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第(4)题,北半球的大西洋、太平洋海域都存在该模式的环流。第(5)题,A海域寒暖流不能交汇,且也不存在冷海水上泛的补偿流,因而不可能形成大的渔场。
答案:(1)北
(2)图略(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4)AB
(5)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
24.(1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甲 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
乙 非洲西南部示意图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水温/℃
0
14.7
52
16.4
104
17.4
208
18.4
312
19.1
416
19.7
520
20.3
624
20.8
728
21.2
(1)结合上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1分)
(2)甲图所示区域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甲图中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5分)?
(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 ,并在乙图中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2分)?
(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流的分布、形成原因、影响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判读图表的能力。第(1)(3)题,考查阅读图表并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第(2)(4)题,考查基础知识。
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
(2)赤道低 副热带高 东南风 作图如甲图
甲 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
(3)寒流 作图如乙图
乙 非洲西南部示意图
(4)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从而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