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二)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 1 前三章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显著特征,例如在高强度运动时,机体通过多器官、系统的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
态。下列对该调节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降低的血糖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断分解得到补充
C -.产生的乳酸能被血浆中的HCO3 等离子中和从而保持 pH 相对稳定
D.生成的较多 CO2能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调节呼吸机能
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分泌、运输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C.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肾小管等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使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B.脑神经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C.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D.树突短而粗,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细胞体
4.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糖原分解加强,血糖升高有助细胞代谢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血糖升高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神经递质的合成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6.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
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
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7.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等化学物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B.激素需要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传送
C.激素是体内微量、高效的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D.一个激素分子能与多个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
8.如图为健康人肾小管的局部示意图,当肾小管中的液体从 A 流到 B 时,液体中浓度增加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Na+ C.尿素 D.HCO -3
9.如图表示人体内神经一肌肉突触结构的兴奋传递过程。当乙酰胆碱(ACh)持续与 ACh 受体结合,引发
肌肉痉挛。下列治疗方案合理的是( )
A.促进钙离子通道开放
B.促进突触前膜释放 ACh
C.阻止 ACh 与 ACh 受体结合
D.降低突触间隙降解 ACh 酶活性
10.人体血糖升高后,葡萄糖在机体调节下进入肌细胞,并在细胞内发生如下图所示的生理变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饥饿状态时,酶 3 的活性增强并促进图中糖原分解为血糖
B.图中 ATP 可通过诱导相关酶基因的突变调控代谢过程
C.肌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能量供应的稳定
D.ATP 含量减少时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体现了正反馈调节
1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与维持体温稳定有关的激素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激素,
丁表示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丁影响激素丙的分泌活动,从而实施激素调节的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调节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进行
C.下丘脑通过激素甲和乙调节激素丙的分泌活动的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D.激素丙的分泌及其调节下丘脑的活动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体温维持在 39℃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也可能会遭到破坏
C.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D.胰岛素、血红蛋白、乙酰胆碱、尿素等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13.如图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甲的含量多于乙
14.下图为人体膝反射弧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膝反射反射弧是由①和③两个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
B.膝反射的过程中,④处电表将测不到电位变化
C.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刺激③引起的伸肌收缩不是膝反射
D.膝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传递是单向的
15.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
B.孕激素和雌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
C.甲状腺激素和雄激素对骨骼生长都有影响
D.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可促进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稳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代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感觉口渴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B.若图示代表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只依赖神经调节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
定
C.若图示代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正常人血糖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供能
D.若图示代表 pH 恒定的调节过程,则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挥了作用
1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
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 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 CO2通过Ⅱ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1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排尿反射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缩小
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
C.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脑干
1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类大脑皮层的 S 区受损时,伤者将不会说话
B.反射弧中联系传入、传出神经的中间环节叫中枢神经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将神经递质运至突触后神经元内
20.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立即被灭活
C.电位 1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 Na+大量外流导致的
D.电位 2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 Cl-大量内流导致的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每空 2 分,共 14 分)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 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
糖的吸收属于 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
自于 (葡萄糖浓度差、ATP 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 80~120mg/d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
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 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 180 mg/dL 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 50 mg/dL 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 。
22.(每空 2 分,共 14 分)
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
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 1
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 2 为图 1 中某局部模式图。
(1)图 2 中结构④称为 ,此结构在图 1 中有 个。兴奋在图 2 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
是 (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
(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
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 。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3)图 2 中物质 A 是 ,若当图中 c 神经元释放物质 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
是 ,大脑皮层将 (填“有”或“无”)饱感。
23.(每空 1 分,共 8 分)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人体的 。
(2)血浆中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①利用。
(3)如果该图为人体饭后四小时的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 B 端与 A 端液体相比较,CO2含量:
A B(大于、等于、小于),葡萄糖含量:A B(大于、等于、小于)。
(4)正常人②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等离子。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
是②中 。
(6)长期营养不良会由于 导致图中③液体增多,从而出现水肿。
(7)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如上图表示肾脏结构的一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4.(第三问 2 分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逆行的医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
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至胰岛 A 细胞,使其分泌 ,该激素通过 等方式使血糖上升,其作用
与胰岛素相互 。
(2)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 激素分
泌增多,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25.(除第二问第三空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0 分)
发热是体温大于 37.4℃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某些病原体会使下
丘脑的体温调节平衡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下丘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使体温升高。某同学因感染了流感病毒,
持续高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后,此时调定点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7.4℃,该同学皮肤表面
的毛细血管 ,四肢皮肤会变得冰凉;骨骼肌战栗,现寒战,使机体产热量 。
(2)当该同学的体温稳定在 39℃时,该同学的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有同学建议
可以通过盖厚棉被的方式降低体温,该方法是否科学? ,原因是 。
(3)该同学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调定点恢复,但此时体温仍为 39℃,此时皮肤毛细血管 ,汗液分
泌 ,机体的散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产热量,最终体温恢复正常值。期中测试卷(二)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 1 前三章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显著特征,例如在高强度运动时,机体通过多器官、系统的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
态。下列对该调节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降低的血糖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断分解得到补充
C -.产生的乳酸能被血浆中的HCO3 等离子中和从而保持 pH 相对稳定
D.生成的较多 CO2能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调节呼吸机能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详解】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会引起稳态失调,A 正确;
B、肌糖原不能分解,B 错误;
C、血浆中存在 HCO3- 等离子可以中和乳酸,从而使血浆的 pH 维持稳定,C 正确;
D、细胞呼吸生成 CO2,较多 CO2 能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作用于呼吸中枢,调节呼吸机能,D 正确。
故选 B。
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分泌、运输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C.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肾小管等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使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答案】B
【详解】A、下丘脑内分泌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A 正确;
B、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 错误;
C、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让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强,C 正确;
D、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使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 正确。
故选 B。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B.脑神经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C.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D.树突短而粗,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细胞体
【答案】C
【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
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
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详解】A、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A 正确;
B、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B 正确;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 错误,
D、树突短而粗,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细胞体,D 正确。
故 C。
4.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糖原分解加强,血糖升高有助细胞代谢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血糖升高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B
【分析】血糖调节:①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
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 B 细胞的活动,使胰岛 B 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
②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
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 A 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
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A、下丘脑能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A 错
误;
B、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细胞代谢增强,糖原分解加强,从而使得血糖升高,有助细胞代谢,B 正确;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进而使血糖上升,胰岛素才能促进组织
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 错误;
D、交感神经兴奋时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 错误。
故选 B。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神经递质的合成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答案】D
【详解】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 项
正确;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 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
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 项正确;神经递质是在
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的,D 项错误。
故选 D。
6.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
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
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答案】A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甲模式体现了下丘脑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 错误;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B 正确;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下丘脑,通过丙模
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C 正确;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 正确。
7.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等化学物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B.激素需要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传送
C.激素是体内微量、高效的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D.一个激素分子能与多个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
【答案】D
【详解】A、激素作用的对象是靶细胞、靶腺体或靶器官,A 正确;
B、激素需要体液的传送,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 正确;
C、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效果显著,是微量高效的物质,C 正确;
D、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一个激素分子一般与一个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D 错误。
故选 D。
8.如图为健康人肾小管的局部示意图,当肾小管中的液体从 A 流到 B 时,液体中浓度增加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Na+ C.尿素 D.HCO -3
【答案】C
【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
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
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
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肾小管能重吸收水和无机盐,据图可知,A 是肾小管的起始端,B 是肾小管的末端,因此当肾小管
中的液体从 A 流到 B 时,不会被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所以尿素浓度增加,C 正确。
故选 C。
9.如图表示人体内神经一肌肉突触结构的兴奋传递过程。当乙酰胆碱(ACh)持续与 ACh 受体结合,引发
肌肉痉挛。下列治疗方案合理的是( )
A.促进钙离子通道开放
B.促进突触前膜释放 ACh
C.阻止 ACh 与 ACh 受体结合
D.降低突触间隙降解 ACh 酶活性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当动作电位传到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从而促使突触小泡与
突触前膜融合。将 ACh 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引起后膜上的 Na+通道开放。
【详解】A、据图可知,促进钙离子通道开放会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ACh 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
触后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引发肌肉收缩,不能缓解肌肉痉挛,A 错误;
B、促进突触前膜释放 ACh,与突触后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引发肌肉收缩,不能缓解肌肉痉挛,B 错误;
C、阻止 ACh 与 ACh 受体结合,ACh 不能发挥作用,不引发肌肉收缩从而缓解肌肉痉挛,C 正确;
D、降低突触间隙降解 ACh 酶活性,ACh 不能被水解而灭活,ACh 持续与 ACh 受体结合,引发肌肉痉挛,
D 错误。
故选 C。
10.人体血糖升高后,葡萄糖在机体调节下进入肌细胞,并在细胞内发生如下图所示的生理变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饥饿状态时,酶 3 的活性增强并促进图中糖原分解为血糖
B.图中 ATP 可通过诱导相关酶基因的突变调控代谢过程
C.肌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能量供应的稳定
D.ATP 含量减少时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体现了正反馈调节
【答案】C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
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
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图中糖原为肌糖原,饥饿状态时肌糖原不分解为血糖,A 错误;
B、图中 ATP 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调节代谢,B 错误;
C、肌细胞内一系列反馈调节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能量供应的稳定,C 正确;
D、图中 ATP 含量减少时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使 ATP 含量增多,进行的是负反馈调节,D 错误。
故选 C。
1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与维持体温稳定有关的激素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激素,
丁表示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丁影响激素丙的分泌活动,从而实施激素调节的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调节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进行
C.下丘脑通过激素甲和乙调节激素丙的分泌活动的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D.激素丙的分泌及其调节下丘脑的活动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
【详解】A、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A 正
确;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调节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进行,B 正确;
C、下丘脑通过激素甲和乙调节激素丙的分泌活动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C 错误;
D、根据负反馈调节的概念可知,激素丙调节下丘脑的活动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D 正确。
故选 C。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体温维持在 39℃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也可能会遭到破坏
C.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D.胰岛素、血红蛋白、乙酰胆碱、尿素等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B
【详解】A、当患者体温维持在 39℃时,体温达到新的平衡点,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 错误;
B、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内环境的稳态也可能会因病原体的入侵或器官的损伤等原因而遭到破坏,B 正确;
C、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非内环境,C 错误;
D、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 错误。
故选 B。
13.如图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甲的含量多于乙
【答案】C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A 正确;
B、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B 正确;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内环境主要由乙(组织液)、丙(血浆)和淋巴组成,
C 错误;
D、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组织液,D 正确。
故选 C。
14.下图为人体膝反射弧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膝反射反射弧是由①和③两个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
B.膝反射的过程中,④处电表将测不到电位变化
C.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刺激③引起的伸肌收缩不是膝反射
D.膝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D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
号的转变。
【详解】A、引起伸肌收缩的反射弧为最简单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即图中的①和③两个神经元组成的二
元反射弧,A 正确;
B、膝反射发生时,④处神经元受抑制,④处电表将测不到电位变化,B 正确;
C、刺激③可以产生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是反射,C 正确;
D、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D 错误。
故选 D。
15.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
B.孕激素和雌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
C.甲状腺激素和雄激素对骨骼生长都有影响
D.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可促进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
【答案】A
【分析】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调节机体物质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促进机体生长发言,增强机体
的适应能力。人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
【详解】A、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A 错误;
B、雌激素、孕激素下降到极低水平时,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不再为受精卵所需要,因而内膜剥
脱,月经来潮,因此孕激素和雌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B 正确;
C、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和雄激素对骨骼生长都有影响,C 正确;
D、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可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D 正确。
故选 A。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稳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代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感觉口渴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B.若图示代表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只依赖神经调节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
定
C.若图示代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正常人血糖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供能
D.若图示代表 pH 恒定的调节过程,则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挥了作用
【答案】CD
【详解】A、若图示代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感觉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
泌增多,A 错误;
B、若图示代表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则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除依赖神经调节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还需要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的参与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平衡,B 错误;
C、若图示代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正常人血糖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供能,C 正确;
D、若图示代表 pH 恒定的调节过程,则血液中的缓冲物质(HCO3-,HPO42-)发挥了作用,D 正确。
故选 CD。
1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
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 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 CO2通过Ⅱ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答案】ABD
【分析】分析题图:Ⅰ是循环系统,Ⅱ是消化系统,Ⅲ是呼吸系统,Ⅳ是泌尿系统(肾脏),Ⅴ是皮肤。①、
②、③、④、⑤依次表示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A 表示淋巴液转化为血浆,B 表示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详解】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消化道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A 错误;
B、Ⅲ是呼吸系统,O2 和 CO2 通过呼吸系统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B 错误;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C 正确;
D、Ⅴ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分泌物是汗液,汗液分泌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D 错误。
故选 ABD。
1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排尿反射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缩小
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
C.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脑干
【答案】AB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
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是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A、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A 正确;
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B 正确;
C、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C 正确;
D、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 错误。
故选 AB。
1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类大脑皮层的 S 区受损时,伤者将不会说话
B.反射弧中联系传入、传出神经的中间环节叫中枢神经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将神经递质运至突触后神经元内
【答案】BCD
【详解】A、人类大脑皮层的 S 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时,伤者将不会说话,A 正确;
B、反射弧中联系传入、传出神经的中间环节叫神经中枢,并非中枢神经,B 错误;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又转变为电信号,C 错误;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和神经递质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作用完后神经递质分解,D 错误。
故选 BCD。
20.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立即被灭活
C.电位 1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 Na+大量外流导致的
D.电位 2 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 Cl-大量内流导致的
【答案】ABC
【分析】据图分析:电位 1 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
位 2 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的兴奋性被抑制。
【详解】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A 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刻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而不是受体
被灭活,B 错误;
C、电位 1 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 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
致的,C 错误;
D、发生电位 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接受了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阴离子内流的结果,可能是 Cl-大量内流
所致,D 正确。
故选 ABC。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每空 2 分,共 14 分)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 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
糖的吸收属于 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
自于 (葡萄糖浓度差、ATP 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 80~120mg/d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
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 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 180 mg/dL 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 50 mg/dL 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 。
【答案】 载体 主动运输 葡萄糖浓度差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尿量 砖红色
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
需要
【分析】胰高血糖素是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它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很强,使血糖明显升高;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加速氨基酸进入肝细胞,为糖异生提供原料。血糖浓度亦是调节胰高血糖素
分泌的主要因素。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反之则减少。
【详解】(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这样即使细胞
外面葡萄糖浓度很低也可以逆浓度进行转运,是细胞吸收物质最重要的方式。
(2)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不消耗 ATP 的能量。
(3)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在血糖低的时候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4)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班氏试剂可以用来鉴定还原
糖(葡萄糖),呈砖红色。
(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
量的需要,因此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 50 mg/dL 时,人会感觉头昏。
22.(每空 2 分,共 14 分)
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
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 1
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 2 为图 1 中某局部模式图。
(1)图 2 中结构④称为 ,此结构在图 1 中有 个。兴奋在图 2 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
是 (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
(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
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 。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3)图 2 中物质 A 是 ,若当图中 c 神经元释放物质 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
是 ,大脑皮层将 (填“有”或“无”)饱感。
【答案】 突触 7 单向 B 神经递质 外正内负 无
【分析】在神经调节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由它可以产生相应的饿觉、渴觉、痛觉等感觉.反
射的发生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1)图 2 中结构④称为突触,此结构在图 1 中有 7 个,即 a 与 b、b 与 c、c 与 g、g 与 h、f 与 g、
e 与 f、d 与 e 相互接触形成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到突触后膜,兴奋在图 2 所示
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由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减弱,从而抑制食欲,所以饱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减少能量的摄取,B 正确。
故选 B。
(3)图 2 中物质 A 是神经递质,若当图中 c 神经元释放物质 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由兴奋状
态变为静息状态,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大脑皮层将无饱感。
23.(每空 1 分,共 8 分)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人体的 。
(2)血浆中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①利用。
(3)如果该图为人体饭后四小时的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 B 端与 A 端液体相比较,CO2含量:
A B(大于、等于、小于),葡萄糖含量:A B(大于、等于、小于)。
(4)正常人②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等离子。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
是②中 。
(6)长期营养不良会由于 导致图中③液体增多,从而出现水肿。
(7)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如上图表示肾脏结构的一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答案】 体液 5 小于 小于 7.35——7.45 HCO3-、HPO4- 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血浆蛋白减少 高于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A 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 是毛细
血管的静脉端。
【详解】(1)图中①是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共同构成了人体的体液。
(2)血浆中的 O2→穿过毛细血管壁(二层膜)→进入组织细胞(一层膜)→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 5
层。
(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由于组织细胞的消耗营养物质和产生代谢废物,则 B 端与 A 端
液体相比较,二氧化碳量增加,即 CO2 含量 A 小于 B。饭后四小时,血糖浓度下降,肝糖原分解,葡萄糖
含量 A 小于 B。
(4)正常人②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 7.35——7.45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HCO3-、HPO4-
等离子。
(5)②血浆和③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6)长期营养不良会由于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7)一般情况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组织液中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
组织液中的。
24.(第三问 2 分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逆行的医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
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至胰岛 A 细胞,使其分泌 ,该激素通过 等方式使血糖上升,其作用
与胰岛素相互 。
(2)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 激素分
泌增多,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答案】(1) 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 拮抗
(2)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神经-体液
(3)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分析】1、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可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 A 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主要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形式传导至胰岛 A 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通过促进糖
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等方式使血糖上升。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
糖,导致血糖降低,故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互拮抗。
(2)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发下丘脑合成分泌、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25.(除第二问第三空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0 分)
发热是体温大于 37.4℃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某些病原体会使下
丘脑的体温调节平衡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下丘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使体温升高。某同学因感染了流感病毒,
持续高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后,此时调定点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7.4℃,该同学皮肤表面
的毛细血管 ,四肢皮肤会变得冰凉;骨骼肌战栗,现寒战,使机体产热量 。
(2)当该同学的体温稳定在 39℃时,该同学的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有同学建议
可以通过盖厚棉被的方式降低体温,该方法是否科学? ,原因是 。
(3)该同学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调定点恢复,但此时体温仍为 39℃,此时皮肤毛细血管 ,汗液分
泌 ,机体的散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产热量,最终体温恢复正常值。
【答案】(1) 大于 收缩 增加
(2) 等于 不科学 此时体温严重高于正常值,应立即增加机体散热量来降低体温
(3) 舒张 增加 大于
【分析】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当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接受到寒冷或者炎热的刺激时,其产生
的兴奋会沿着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进行分析综合后,会随着传入神经到达效应器(内分泌腺、产热器
官、散热器官),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详解】(1)病人由于被病原体侵染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成为致热原,使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造成
体温升高, “体温调定点”上升。因此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升高后,此时调定点温度大于 37.4℃,该同学皮
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四肢皮肤会变得冰凉;骨骼肌战栗,现寒战,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2)体温稳定在 39℃时,该同学的产热量依旧等于散热量。通过盖厚棉被的方式降低体温,是不科学的,
原因是此时体温严重高于正常值,应立即增加机体散热量来降低体温。
(3)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调定点恢复,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最终调节体温恢复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