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学与练】第二次月考(二)(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原卷版+pdf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学与练】第二次月考(二)(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原卷版+pdf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9 08:45:12

文档简介

第二次月考试题(二)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1 第四、五章)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人体注射狂犬疫苗后,机体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狂犬疫苗 B.T 细胞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D.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2.关于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B.可同时进行
C.都有 B 细胞的参与
D.均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3.隐蔽抗原是指从胚胎期开始从未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过的抗原,正常情况下终生不与免疫系统接触,如
眼内容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 T 细胞
B.隐蔽抗原未与免疫系统发生过接触,因此体内不含能与这些抗原起反应的免疫细胞
C.眼球严重外伤导致眼内容物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D.隐蔽抗原的释放造成的疾病可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
B.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②可代表激素、神经递质
C.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D.淋巴液中存在的氧气可以进入组织液
5.研究人员将离体花柄的远轴端插入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实验组),对照组不加生长素,
一段时间后检测离区(花或果实脱落时折断的部位)折断情况,计算脱落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
理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细胞分泌的有一定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生长素能够降低植物离区的脱落率,从而抑制花柄脱落
C.生长素主要由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主要分布于发育的种子中
D.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与脱落酸协同作用影响离区的脱落率
6.在多种因素的调节下,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仅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利于分化成雌花
C.光敏色素通过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实现光信号对植物的影响
D.有些植物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是需要光为其提供能量
7.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免疫细胞中,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的有 a、b、c、d、e、f、g,其中 a 不具有特异性
B.细胞 a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C.细胞 b、细胞 f 都具有分泌功能,HIV 主要攻击细胞 c
D.病毒进入机体后只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8.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中的胃酸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D.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
9.宋代著作《种艺必用》有如下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
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促进“根生”的物质含量较少
B.“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乙烯或脱落酸
C.用小便“凡十余次”浸黄泥是为了让黄泥含有更多的促进“根生”的物质
D.目前农业生产上为了促进压条生根常用浸泡法和沾蘸法
10.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协调配合积极参战消灭病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并将其呈递给 B 细胞
B.辅助性 T 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杀死新冠病毒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宿主细胞内的新冠病毒结合,消灭病毒
D.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可接受新冠病毒刺激并增殖分化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可以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
B.赤霉素可以促使大麦种子发芽后产生 α-淀粉酶
C.在蔬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但可以替代植物激素用于农业生产
12.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经常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生长素类调节剂
2,4-D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将其用作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B.无子番茄可通过喷洒适量生长素类似物而获得
C.获得的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一样,其无子性状都可遗传给后代
D.可用于促进迎春花的扦插枝条生根
13.人类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并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
预料到的影响。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健康无害
C.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提高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D.用赤霉素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14.中国在新冠疫苗的开发、研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有关新冠疫苗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
B.新冠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到人体内环境,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新冠疫苗注射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D.新冠疫苗是灭活病毒的 DNA,可以随人的染色体 DNA 传递给子代细胞
15.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茎切段、胚芽鞘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IAA 和 GA 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 IAA 的促进效应较 GA 明显
B.IAA 和 GA 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C.图 2 表明生长素与赤霉素之间为协同关系
D.图 2 表明赤霉素通过自身能转化为生长素而对生长起调节作用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科学工作者以莴苣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 NAA、IBA 与 2,4-D 对莴苣生根的
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浓度小于 0.5mg·L-1时,NAA 促进莴苣生根的效果强于 IBA 的
B.低浓度的 2,4-D 促进莴苣生根,高浓度的 2,4-D 抑制莴苣生根
C.在生产活动中,NAA 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D.随着图中 IBA 浓度的升高,其促进莴苣幼苗生根的效果越好
17.钻天杨(杨树的一种)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
侧枝,影响其成“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增大
D.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18.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 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
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19.IAA 不能由花柄运输至子房,但可以由子房运出。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子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 IAA
无关。为验证该推测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处理:Ⅰ组施加 3H-IAA 和 NPA(IAA 运
输阻断剂);Ⅱ组仅施加 3H-IAA(图中数字为试剂施加位点,字母为检测部位)各区段均为幼嫩组织。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Ⅰ组和Ⅱ组施加 3H-IAA 的部位均为 1 处,而Ⅰ组施加 NPA 的部位为 2 处,一段时间后Ⅰ组 a 段放射线
强度大于Ⅱ组
B.Ⅰ组和Ⅱ组施加 3H-IAA 的部位均为 1 处,而Ⅰ组施加 NPA 的部位为 2 处,一段时间后两组子房均不
发育,且 c 段两组的放射性强度为 0,则说明推测正确
C.在 3 处施加 3H-IAA 一段时间后可以在 b 段检测到放射性
D.在 3 处施加不同浓度的 IAA,一段时间后各组果实发育的情况均不同
20.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刺激并产生渴觉
C.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内环境 pH 明显降低
D.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第一问,第四问,每空 1 分,每空 2 分,共 9 分)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
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 1-4 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则虚线上方代表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
的生长素浓度。
(2)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图乙中 A1曲线对应图甲 (填“1”、“2”、“3”或“4”)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测量发现,图乙中的 C 比
图丙中的 D 低,原因是 。
(4)农业上可给种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萌发,而不直接施用植物激素,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
有 等优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 共同完成的。
22.(每空 1 分,共 9 分)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下图是人体相关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 a、
b、 c、d 为免疫细胞,A、B 为免疫活性物质,甲、乙为免疫类型。请分析回答:([ ]中填写字母,______
上填写文字)
(1)图中 A 物质是 ,乙的免疫类型是 。
(2)图中细胞 b 称为 ,是由造血干细胞产生后迁移到 中发育成熟的。产生抗体的细胞
是[ ] ;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 。
(3)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是 。
(4)目前某种 HPV 疫苗已研制成功,可以有效预防 HPV 诱发的宫颈癌。人体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蛋白
作为 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一旦 HPV 侵入机体, 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
些抗体与游离 HPV 结合,将会有效阻止 HPV 在人体内扩散和增殖。
23.(每空 2 分,共 14 分)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 IAA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验证生长素的两重性”实验。下图为某
花卉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
水。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在芽、幼叶、幼根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通常选择 枝条作
为该实验的材料。
(2)四组实验中,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的 IAA 浓度为 ,浓度为 500mg/L 的 IAA 对生根具
有 (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说明该实验小组未进行 。
(3)实验中不同浓度的 IAA 浸泡时最好在具有一定湿度遮阴的室内原因为 ,若要继续探究生长素
促进幼根生长的机理,可取幼根生长旺盛处作 (填“横切”或“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
量细胞、比较得出结论。
24.(每空 1 分,共 9 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 60 只兔随机均分为 6 组,将
A 组经超低温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C 组,将 B 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D 组,将 E 组在常
温下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F 组,一段时间后 C、D、F 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 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C 组 63.9 4 0.1 8
D 组 72.9 4 0.2 8
F 组 85.3 8 0.3 8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能够被免疫细胞的 识别并发生免疫反应;其中参与移植
排斥反应的主要是 T 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 。
(3)表格中吞噬细胞的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 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
来也有所减少,表明 免疫比原来减弱。
(4)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
(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25.(每空 2 分,共 14 分)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 RNA 包膜病毒。IAV 表面存在 2 种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膜与宿主膜的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
下图 1 表示双抗夹心胶体金法检测甲流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内部试纸条的构造,其中抗体 1、抗体 2 分别是以
HA,NA 为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抗体 3 是针对抗体 1 的抗体,抗体 2 和抗 3 分别固定在试纸条的检测
线(T 线)和质控线(C 线),抗体 1 进行了胶体金标记,若抗体 1 在 T 线或 C 线大量聚集,将使该处显红
色。图 2 是 4 个人的检测结果。
(1)甲流病毒(IAV)首次进入人体时,激活 B 细胞的第二信号是 ;第二次进入人体时,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侵染。
(2)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的 功能过强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是 。
(3)图 2 表示 4 个人检测的结果,其中可以确定没有甲流病毒的(阴性结果)是 ,检测结果无效的
是 。分析结果甲形成的原因 。第二次月考试题(二)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1 第四、五章)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人体注射狂犬疫苗后,机体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狂犬疫苗 B.T 细胞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D.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答案】C
【分析】人体注射狂犬疫苗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由于抗原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
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
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
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狂犬疫苗),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 正确;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 正确;
C、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 错误;
D、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 正确。
故选 C。
2.关于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B.可同时进行
C.都有 B 细胞的参与
D.均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答案】C
【详解】A、人体体液免疫可产生抗体,细胞免疫可产生淋巴因子,二者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 项正确;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同时进行,B 项正确;
C、细胞免疫没有 B 细胞的参与,C 项错误;
D、均需要吞噬细胞参与抗原的处理过程,D 项正确。
故选 C。
3.隐蔽抗原是指从胚胎期开始从未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过的抗原,正常情况下终生不与免疫系统接触,如
眼内容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 T 细胞
B.隐蔽抗原未与免疫系统发生过接触,因此体内不含能与这些抗原起反应的免疫细胞
C.眼球严重外伤导致眼内容物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D.隐蔽抗原的释放造成的疾病可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答案】B
【详解】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 T 细胞,A 正确;
B、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内存在能与这些抗原起反应的免疫细
胞,B 错误;
C、眼球严重外伤导致眼内容物进入血液,与免疫系统接触,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发起攻击,引
发自身免疫病,C 正确;
D、隐蔽抗原的释放造成自身免疫病,可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反应进行治疗,D 正确。
故选 B。
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
B.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②可代表激素、神经递质
C.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D.淋巴液中存在的氧气可以进入组织液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存在于唾液、泪液中,唾液、泪液不是
内环境,A 错误;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等),这些信
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
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 正确;
C、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激素、神经递质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酶在反应前后数
量和性质不变,C 错误;
D、组织液可形成淋巴液,淋巴液不能形成组织液,所以淋巴液中存在的氧气不能进入组织液,D 错误。
故选 B。
5.研究人员将离体花柄的远轴端插入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实验组),对照组不加生长素,
一段时间后检测离区(花或果实脱落时折断的部位)折断情况,计算脱落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
理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细胞分泌的有一定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生长素能够降低植物离区的脱落率,从而抑制花柄脱落
C.生长素主要由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主要分布于发育的种子中
D.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与脱落酸协同作用影响离区的脱落率
【答案】B
【详解】A、植物激素不具备催化功能,A 错误;
B、结合题图和题干可知,生长素能够降低植物离区的脱落率,从而抑制花柄脱落,B 正确;
C、生长素不是色氨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 错误;
D、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与脱落酸的协同作用影响离区的脱落率,且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
胞分裂,D 错误。
故选 B。
6.在多种因素的调节下,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仅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利于分化成雌花
C.光敏色素通过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实现光信号对植物的影响
D.有些植物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是需要光为其提供能量
【答案】B
【详解】A、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A 错误;
B、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B 正
确;
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
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是光合色素,C 错误;
D、有些植物的种子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可以引起光敏色素的变化,从而影响特定基
因表达导致种子萌发,D 错误。
故选 B。
7.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免疫细胞中,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的有 a、b、c、d、e、f、g,其中 a 不具有特异性
B.细胞 a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C.细胞 b、细胞 f 都具有分泌功能,HIV 主要攻击细胞 c
D.病毒进入机体后只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 a 是吞噬细胞、细胞 b 是 T 细胞、细胞 c 是 B 细胞、细胞 d 是效应 T 细胞、细胞 e
是记忆细胞、细胞 f 是效应 B 细胞(浆细胞)、细胞 g 是记忆 B 细胞;物质 A 是淋巴因子,物质 B 是抗体。
【详解】A、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 a(吞噬细胞)、细胞 b(T 细胞)、细胞 c(B 细胞)、细胞 d(效应 T
细胞)、细胞 e(记忆细胞)、细胞 g(记忆 B 细胞),其中 a(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A 错误;
B、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在第三道防线中有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B 正确;
C、HIV 主要攻击细胞 b(T 细胞),C 错误;
D、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D 错误。
故选 B。
8.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中的胃酸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D.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
【答案】D
【分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
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
和溶菌酶等.
【详解】A、脊髓不属免疫器官,A 错误;
B、胃液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B 错误;
C、T 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不是淋巴细胞,但是为免疫细胞,C 错误;
D、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发挥免疫功能,D 正确。
故选 D。
9.宋代著作《种艺必用》有如下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
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促进“根生”的物质含量较少
B.“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乙烯或脱落酸
C.用小便“凡十余次”浸黄泥是为了让黄泥含有更多的促进“根生”的物质
D.目前农业生产上为了促进压条生根常用浸泡法和沾蘸法
【答案】B
【详解】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
A 正确;
B、乙烯和脱落酸不能促进根的生长,所以不能说明小便中含有乙烯或脱落酸等物质,B 错误;
C、用小便“凡十余次”浸黄泥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是为了让黄泥含有更多的
促进“根生”的物质,C 正确;
D、目前农业生产上为了促进压条生根常用浸泡法和沾蘸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使用药液的浓度较低,
用时长,D 正确。
故选 B。
10.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协调配合积极参战消灭病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并将其呈递给 B 细胞
B.辅助性 T 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杀死新冠病毒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宿主细胞内的新冠病毒结合,消灭病毒
D.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可接受新冠病毒刺激并增殖分化
【答案】D
【分析】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抗体,由浆细胞分泌;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毒性 T 细胞起作用。
【详解】A、树突状细胞识别、处理抗原后,将其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A 错误;
B、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传递信息给 B 细胞或细胞毒性 T 细胞,不能杀死新冠病毒,B 错误;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内环境中的新冠病毒结合,不能与宿主细胞内的新冠病毒结合,C 错误;
D、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其中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存活时间较长,而且可以识别新冠病
毒并增殖分化,D 正确。
故选 D。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可以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
B.赤霉素可以促使大麦种子发芽后产生 α-淀粉酶
C.在蔬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但可以替代植物激素用于农业生产
【答案】B
【详解】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可以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A 正确;
B、赤霉素可以促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的情况下产生 α-淀粉酶,B 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在蔬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如青鲜
素可能致癌,C 正确;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不是植物激素,但可以替代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使用时需要考
虑药物浓度和药物毒性,D 正确。
故选 B。
12.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经常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生长素类调节剂
2,4-D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将其用作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B.无子番茄可通过喷洒适量生长素类似物而获得
C.获得的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一样,其无子性状都可遗传给后代
D.可用于促进迎春花的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C
【分析】生长素类调节剂 2,4 D 的应用包括:用作除草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保龄保蕾;获得无子果实
等。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给后代,无子番茄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不可遗传给后代。
【详解】A、双子叶植物对于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可将生长素类似物用作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
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A 正确;
B、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籽果实,B 正确;
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的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性状不能遗传给子代,C 错误;
D、生长素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利用一定浓度的类似物可促进迎春花扦插枝条生根,D 正确。
故选 C。
13.人类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并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
预料到的影响。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健康无害
C.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提高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D.用赤霉素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答案】A
【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 正确;
B、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
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就可能有致癌作用,B 错误;
C、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
但如果施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C 错误;
D、乙烯具有促进未成熟的香蕉成熟,D 错误。
故选 A。
14.中国在新冠疫苗的开发、研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有关新冠疫苗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
B.新冠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到人体内环境,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新冠疫苗注射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D.新冠疫苗是灭活病毒的 DNA,可以随人的染色体 DNA 传递给子代细胞
【答案】D
【分析】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上的抗原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随血液循环和淋
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且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2、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由此获得的免疫属于主动免疫。
【详解】A、疫苗本质为抗原,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质保持其抗原性,A 正确;
BC、新冠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到人体内环境,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C 正确;
D、新冠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新冠疫苗是灭活病毒的 RNA,D 错误。
故选 D。
15.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茎切段、胚芽鞘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IAA 和 GA 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 IAA 的促进效应较 GA 明显
B.IAA 和 GA 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C.图 2 表明生长素与赤霉素之间为协同关系
D.图 2 表明赤霉素通过自身能转化为生长素而对生长起调节作用
【答案】D
【分析】据图可知,与不加激素相比,IAA 的促进效应较 GA 明显;IAA 与 GA 同时存在时,增效作用更
为明显;图二表明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抑制生长素分解促进细胞伸长。
【详解】A、据图可知,加入 GA 和 IAA 的曲线都在不加激素的曲线上方,说明 IAA 和 GA 都能促进生长,
由于 IAA 曲线在 GA 曲线上方,说明 IAA 比 GA 效果明显,A 正确;
B、据图可知,同时加入 IAA 和 GA 的曲线在最上方,说明二者同时存在时,效果更好,B 正确;
C、图 2 表明生长素与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它们之间为协同关系,C 正确;
D、图 2 表明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及抑制生长素分解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不是自身能转化为
生长素,D 错误。
故选 D。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科学工作者以莴苣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 NAA、IBA 与 2,4-D 对莴苣生根的
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浓度小于 0.5mg·L-1时,NAA 促进莴苣生根的效果强于 IBA 的
B.低浓度的 2,4-D 促进莴苣生根,高浓度的 2,4-D 抑制莴苣生根
C.在生产活动中,NAA 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
D.随着图中 IBA 浓度的升高,其促进莴苣幼苗生根的效果越好
【答案】AB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判断促进还是抑
制作用,要和对照组进行对比。
【详解】A、浓度小于 0.5mg·L-1 时,NAA 促进莴苣生根的效果比 IBA 的促进效果差,A 错误;
B、从图中可知,低浓度的 2,4-D 促进莴苣生根,高浓度的 2,4-D 也促进莴苣生根,B 错误;
C、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等,因此 NAA 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C 正确;
D、由图可见,随着图中 IBA 浓度的升高,其促进莴苣幼苗生根的效果越好,D 正确。
故选 AB。
17.钻天杨(杨树的一种)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
侧枝,影响其成“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增大
D.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答案】BCD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2、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影响其分裂分化情况。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该病原体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结果侧芽生长失控,导致形成大量侧枝”可
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 正确;
B、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
B 错误;
C、该病原体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结果侧芽生长失控,说明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
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降低,C 错误;
D、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抑制侧芽生长,D 错误。
故选 BCD。
18.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 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
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答案】AD
【分析】1.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
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
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详解】A、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
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A 错误;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这样可避免引起机体发生排异反应把种植细胞当
作抗原攻击,B 正确;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这是细胞膜具有
信息交流功能的体现,C 正确;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 错误。
故选 AD。
19.IAA 不能由花柄运输至子房,但可以由子房运出。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子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 IAA
无关。为验证该推测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处理:Ⅰ组施加 3H-IAA 和 NPA(IAA 运
输阻断剂);Ⅱ组仅施加 3H-IAA(图中数字为试剂施加位点,字母为检测部位)各区段均为幼嫩组织。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Ⅰ组和Ⅱ组施加 3H-IAA 的部位均为 1 处,而Ⅰ组施加 NPA 的部位为 2 处,一段时间后Ⅰ组 a 段放射线
强度大于Ⅱ组
B.Ⅰ组和Ⅱ组施加 3H-IAA 的部位均为 1 处,而Ⅰ组施加 NPA 的部位为 2 处,一段时间后两组子房均不
发育,且 c 段两组的放射性强度为 0,则说明推测正确
C.在 3 处施加 3H-IAA 一段时间后可以在 b 段检测到放射性
D.在 3 处施加不同浓度的 IAA,一段时间后各组果实发育的情况均不同
【答案】AB
【分析】本实验是证明 IAA 不能由花柄运输至子房,但可以由子房运出。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子房发育成果
实与芽产生的 IAA 无关。可通过在 1 处施加 3H-IAA,并在不同部位检测放射性,从而证明上述观点。
【详解】AB、Ⅰ组和Ⅱ组施加 3H-IAA 的部位均为 1 处,而Ⅰ组施加 NPA 的部位为 2 处,一段时间后Ⅰ组 a 段
放射线强度大于Ⅱ组,可说明芽产生的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一段时间后两组子房均不发育,且 c 段两组
的放射性强度为 0,则说明子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 IAA 无关,AB 正确;
C、在 3 处施加 3H-IAA 一段时间后可以在 b 段检测到放射性,只能证明生长素可由子房运出,不能说明子
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 IAA 无关,C 错误;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所以在 3 处施加不同浓度的 IAA,一段时间后可能存在果实发
育情况相同的组,D 错误。
故选 AB。
20.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刺激并产生渴觉
C.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内环境 pH 明显降低
D.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
【答案】BCD
【详解】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A 正确;
B、渴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B 错误;
C、正常情况下,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通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PH 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C 错误;
D、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而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D 错误。
故选 BCD。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第一问,第四问,每空 1 分,每空 2 分,共 9 分)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
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 1-4 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则虚线上方代表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
的生长素浓度。
(2)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图乙中 A1曲线对应图甲 (填“1”、“2”、“3”或“4”)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测量发现,图乙中的 C 比
图丙中的 D 低,原因是 。
(4)农业上可给种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萌发,而不直接施用植物激素,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
有 等优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 共同完成的。
【答案】(1)抑制
(2)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3) 2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4) 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
【分析】甲图中,1 侧浓度较低,促进生长;2 侧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对应图乙,即图乙中 A1 表示 2 侧,
A2 表示 1 侧;3 侧生长素浓度低于 4 侧,均促进生长,对应丙图,3 对应 B2,4 对应 B1。
【详解】(1)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虚线上方代表起抑制作用时的生长素浓度。
(2)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3)图乙中 A1 曲线对应图甲 2 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即浓度升高,抑制根的生长,A1 浓度较低,促
进生长。由于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图乙中 C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比图丙中 D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低。
(4)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
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优点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
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
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
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所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2.(每空 1 分,共 9 分)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下图是人体相关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 a、
b、 c、d 为免疫细胞,A、B 为免疫活性物质,甲、乙为免疫类型。请分析回答:([ ]中填写字母,______
上填写文字)
(1)图中 A 物质是 ,乙的免疫类型是 。
(2)图中细胞 b 称为 ,是由造血干细胞产生后迁移到 中发育成熟的。产生抗体的细胞
是[ ] ;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 。
(3)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是 。
(4)目前某种 HPV 疫苗已研制成功,可以有效预防 HPV 诱发的宫颈癌。人体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蛋白
作为 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一旦 HPV 侵入机体, 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
些抗体与游离 HPV 结合,将会有效阻止 HPV 在人体内扩散和增殖。
【答案】 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 T 细胞(T 淋巴细胞) 胸腺 d 浆细胞 a 吞噬细
胞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紧密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抗原 记忆 B 细胞(和 B 细胞)
【分析】由图可知,甲表示细胞免疫,乙表示体液免疫,a 表示吞噬细胞,b 表示 T 细胞,c 表示 B 细胞,d
表示浆细胞,B 表示抗体。
【详解】(1)A 表示淋巴因子,可以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分化;乙属于体液免疫。
(2)b 是 T 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成熟的场所是胸腺。细胞 d 是浆细胞,可以产生
抗体;a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效应 T 细胞可以识别并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4)人体接种宫颈疫苗后,该疫苗蛋白可以作为抗原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一旦
HPV 侵入机体,记忆 B 细胞会迅速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
23.(每空 2 分,共 14 分)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 IAA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验证生长素的两重性”实验。下图为某
花卉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
水。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在芽、幼叶、幼根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通常选择 枝条作
为该实验的材料。
(2)四组实验中,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的 IAA 浓度为 ,浓度为 500mg/L 的 IAA 对生根具
有 (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说明该实验小组未进行 。
(3)实验中不同浓度的 IAA 浸泡时最好在具有一定湿度遮阴的室内原因为 ,若要继续探究生长素
促进幼根生长的机理,可取幼根生长旺盛处作 (填“横切”或“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
量细胞、比较得出结论。
【答案】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 300mg/L 促进 预实
验 避免干燥、炎热环境改变 IAA 溶液的浓度 纵切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处理组,用不同浓度 IAA 浸泡的为实验组。各实
验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大于对照组,而且 IAA 浓度为 300mg/L 时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
最多、平均根长最大,说明实验所用的 IAA浓度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最大的 IAA浓度为300mg/L。
【详解】(1)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 芽 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
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通常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2) 用不同浓度 IAA 浸泡的为实验组,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处理组。题图显示:各实验组扦插枝条的
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大于对照组,而且 IAA 浓度为 300mg/L 时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最多,平均根长
也是最长并与 IAA 浓度为 100mg/L 的实验组相当,据此可推知: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的 IAA 浓
度为 300mg/L,浓度为 500mg/L 的 IAA 对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说明该实验小组未进行预实验。
(3) 干燥、炎热环境能够改变 IAA 溶液的浓度,从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可见,实验中不同浓度的 IAA
浸泡时最好在具有一定湿度遮阴的室内的原因为:避免干燥、炎热环境改变 IAA 溶液的浓度,以减少实验
的误差。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因此若要探究生长素促进幼根生长的机理,可取幼根
生长旺盛处作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细胞、比较得出结论。
24.(每空 1 分,共 9 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 60 只兔随机均分为 6 组,将
A 组经超低温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C 组,将 B 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D 组,将 E 组在常
温下处理的跟腱 20 条移植给 F 组,一段时间后 C、D、F 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 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C 组 63.9 4 0.1 8
D 组 72.9 4 0.2 8
F 组 85.3 8 0.3 8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能够被免疫细胞的 识别并发生免疫反应;其中参与移植
排斥反应的主要是 T 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 。
(3)表格中吞噬细胞的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 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
来也有所减少,表明 免疫比原来减弱。
(4)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
(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答案】(1)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2) 抗原 细胞表面的受体 胸腺
(3)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 特异性
(4) 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5)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分析】本题是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
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低温处理能降低
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1)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自变量
为温度,因变量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能够被免疫细胞的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并发生免疫反应。T 细
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在胸腺中成熟。
(3)表格中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数目相
对于原来均有所减少,表明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
(4)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
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
视。
(5)A 组经超低温处理跟腱 20 条移植给 C 组,B 组经普通低温处理跟腱 20 条移植给 D 组,E 组在常温下
处理跟腱 20 条移植给 F 组,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
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25.(每空 2 分,共 14 分)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 RNA 包膜病毒。IAV 表面存在 2 种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膜与宿主膜的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
下图 1 表示双抗夹心胶体金法检测甲流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内部试纸条的构造,其中抗体 1、抗体 2 分别是以
HA,NA 为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抗体 3 是针对抗体 1 的抗体,抗体 2 和抗 3 分别固定在试纸条的检测
线(T 线)和质控线(C 线),抗体 1 进行了胶体金标记,若抗体 1 在 T 线或 C 线大量聚集,将使该处显红
色。图 2 是 4 个人的检测结果。
(1)甲流病毒(IAV)首次进入人体时,激活 B 细胞的第二信号是 ;第二次进入人体时,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侵染。
(2)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的 功能过强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是 。
(3)图 2 表示 4 个人检测的结果,其中可以确定没有甲流病毒的(阴性结果)是 ,检测结果无效的
是 。分析结果甲形成的原因 。
【答案】(1) 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 细胞结合 浆
(2) 防御 加速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分化
(3) 乙 丙丁 样品中含病毒,病毒 HA 与抗体 1 结合后移动到 T 线处,其表面的 NA 被抗体 2
结合使胶体金聚集呈红色条带;剩余抗体 1 和 HA 结合物移动到 C 线处,抗体 1 被抗体 3 结合使胶体金聚
集而呈现红色条带
【分析】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 B 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
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详解】(1)B 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甲流病毒)和 B 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
是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 细胞结合。甲流病毒(IAV)第二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
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侵染。
(2)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防御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
病原体入侵,因此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强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在细胞免疫中,细胞
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分化。
(3)据题意可知,双抗夹心胶体金法检测甲流的抗原的原理为若样品中含病毒,病毒 HA 与抗体 1 结合后
移动到 T 线处,其表面的 NA 被抗体 2 结合使胶体金聚集呈红色条带;剩余抗体 1 和 HA 结合物移动到 C
线处,抗体 1 被抗体 3 结合使胶体金聚集而呈现红色条带,因此在 T 线和 C 线都呈阳性(甲)表示该个体
内含有甲型流感病毒。乙中 T 线不呈阳性,C 线呈现阳性,说明乙没有甲流病毒。丙和丁中 C 线均没有呈
现阳性,因此属于无效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