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题(一)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全册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应多喝一些淡盐水,是为了 ( )
A.维持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降温、维持体温恒定
C.维持水分的代谢平衡
D.提高体内的免疫力
【答案】A
【详解】A、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在失去水分的同时也失去了较多的无机盐,所以要喝淡盐水,以
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代谢的平衡,A 正确;
B、喝一些淡盐水不能降温,B 错误;
C、喝一些淡盐水的目的是维持水分和无机盐的代谢平衡,C 错误;
D、喝一些淡盐水不能调体内的免疫力,D 错误。
故选 A。
2.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 细胞与乙细胞上都有接受信息的受体
B.图 2 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若 A 细胞为胰岛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D
【分析】1、据图 1 分析,细胞 A 分泌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B 上的受体。
2、据图 2 分析,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
3、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
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B 细胞与乙细胞作为靶细胞,其上都有能识别相应信息分子的受体,A 正确;
B、图 2 表示细胞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直接识别,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B 正确;
C、若 A 细胞为胰岛细胞,则其中的胰岛 B 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
胞等靶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 正确;
D、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 错
误。
故选 D。
3.膜电位在神经元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膜电位的离子主要是 Na+和 K+。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转变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
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
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当恢复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
正的静息电位,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4.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稳态
【答案】C
【分析】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
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
内发生变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 错误;
B、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进入消化道,不是进入内环境,B 错误;
C、内环境的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C 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
故选 C。
5.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
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a 表示下丘脑,b 表示垂体,c 表示甲状腺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D.当饮食过咸时,c 还能分泌较多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答案】B
【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 是垂体,b 是甲状腺,
c 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A 正确;
B、a 表示垂体,b 表示甲状腺,c 表示下丘脑,B 错误;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智力低下,C 正确;
D、当饮食过咸时,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吸收以维持机体水平衡,D 正确。
故选 B。
6.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叶、花、果实等器官脱落的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答案】A
【详解】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A 错误;
B、人们观察到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生长的研究,B 正确;
C、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
故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C 正确;
D、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抑制植物生长,D 正确。
故选 A。
7.小儿急性支气管类容易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机体发热是生物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损伤或
炎症后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上升与生物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
相关,利于机体快速清除病原体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可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
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
C.发热可提高浆细胞识别并通过抗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答案】C
【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2、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3、内环境稳态的
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据此答题。
【详解】A、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过程,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A 正
确;
B、发热会血管舒张,血管中免疫细胞随着血液的流动加快,可促其向炎症部位运输,B 正确;
C、浆细胞没有识别病原体的能力,C 错误;
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 正确。
故选 C。
8.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影响
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的蛋白质,在体内含量极少
C.茎背地生长的特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用脱落酸处理离体叶片可延缓叶片的衰老
【答案】A
【详解】A、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能量,故缺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受抑制,能量供应减
少,故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影响,A 正确;
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成,但其本质不是蛋白质,B 错误;
C、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无论近地侧还是远地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
两重性,C 错误;
D、脱落酸处理会加速叶片衰老,D 错误。
故选 A。
9.在医院常通过尿检对尿糖和肾功能进行检查,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尿检时主动排尿需经过 a 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
B.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C.a 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
D.某成年人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 c
【答案】D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
在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A、尿检时主动排尿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的排尿,需经过 a 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A 正确;
B、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B 正确;
C、a 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故成年人可以主动排尿或者憋尿,C 正确;
D、某成年人患者能产生尿意说明 d、c 正常,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 a,D 错误。
故选 D。
10.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
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答案】C
【详解】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正确;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正确;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错误;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正确;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正确;
⑥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属于第三道防线中的细胞免疫,错误;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中的体液免疫,错误。
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苹果果实脱落
B.葡萄插条基部沾蘸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可诱导生根
C.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答案】B
【详解】A、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能促进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A 错误;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IBA 作为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作用类似,因此葡萄插条基部沾蘸一定
浓度的 IBA 溶液可诱导生根,B 正确;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花蕾(末授粉),可得到无子番茄,不能获得多倍体,C 错误;
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D 错误。
故选 B。
1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内 K+和 Na+的浓度均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 K+和 Na+的浓度均低于细胞外
C.细胞内 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Na+的浓度相反
D.细胞内 K+的浓度低于细胞外,Na+的浓度相反
【答案】C
【分析】通常情况下 Na+在细胞外液中的含量高于细胞内,而 K+含量正好相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受刺激
部位膜外 Na+大量内流形成的,静息电位的产生是 K+外流产生的。
【详解】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
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随着 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 K+继续外流,
故细胞外的 K+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膜对 Na+通透性增加,Na+通过协助扩散方
式内流,说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 Na+浓度高于膜内,综上所述,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B.H 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A
【详解】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痛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A 正确;S 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B 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C 错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大脑皮
层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 错误。
14.《战狼 2》电影中小女孩帕莎是感染“拉曼拉”病毒后自行痊愈者,医生从她的血清中检测到“拉曼拉”抗
体,这种抗体是终结这场瘟疫的希望。冷锋在保护帕莎撤退时,误闯“拉曼拉”疫区而感染病毒,后来被同行
的援非医生救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电影剧情发展心跳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B.猜测冷锋被治愈是用了帕莎的血清,这是一种被动免疫
C.冷锋在感染“拉曼拉”病毒后,其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D.帕莎在自愈过程中,有记忆细胞的参与
【答案】D
【分析】随电影剧情发展感观、视听觉的刺激下心跳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免疫学的应用
分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两种即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免疫预防主要是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
胞,以达预防效果。而免疫治疗则是针对相应的病原体(抗原)注射相应的抗体或淋巴因子等,以达治疗
目的。
【详解】A、随电影剧情发展,观众在感观、视听觉的刺激下心跳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
正确;
B、血清中主要含有抗体,通过注射血清而达到治疗目的,这属于免疫治疗即被动免疫,B 正确;
C、病毒感染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进行都会发挥作用,C 正确;
D、帕莎没有感染过该病毒,因此其体内不会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帕莎在自愈过程中,没有记忆细胞的
参与,D 错误。
故选 D。
15.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
线Ⅰ表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C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2、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
作电位。
【详解】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中除了 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K+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A 错误;
B、图中 a 点后,Na+开始内流,而不是细胞膜内 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B 错误;
C、曲线Ⅱ的峰值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所致,所以其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的浓度有关,C 正确;
D、图中 c 点时为动作电位,此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 错误。
故选 C。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
现象在 6~18 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此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C.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D.在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答案】A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人生来就有,
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所得。
【详解】A、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但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
向进行的,因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A 错误;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控制心跳、新陈代谢等活动,不会控制躯体运动,B 错误;
C、6 一 18 个月婴儿高级中枢逐渐发育完全,题干所述现象的消失说明低级中枢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C
正确;
D、随着新生儿成长发育,高级神经中枢(如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逐渐发育成
熟,可以控制脚趾的运动,D 正确。
故选 AB。
17.下图为某种神经元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接头”示意图,该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很多串珠状膨大结构,
内含大量突触小泡。与经典突触相比,膨大结构与平滑肌细胞之间距离较长,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同时作用
于多个平滑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兴奋传递过程中,膨大结构发生了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
B.与经典突触相比, 信号通过该突触传递的速度较慢
C.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引起多个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D.图中神经元的轴突参与构成自主神经系统
【答案】BCD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
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 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很多串珠状膨大结构,内含大量突触小泡,则膨大结构相
当于突触前膜,发生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A 错误;
B、与经典突触相比,膨大结构与平滑肌细胞之间距离较长,故与经典突触相比, 信号通过该突触传递的
速度较慢,B 正确;
C、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同时作用于多个平滑肌细胞,故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引起多个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C 正确;
D、分析题意,图为某种神经元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接头”示意图,其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
自主神经系统,故图中神经元的轴突参与构成自主神经系统,D 正确。
故选 BCD。
18.海鲜过敏是由于海鲜中富含的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相应化学物质的释放,继而
产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其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 a 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 IgE 抗体
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
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 IgE 的分布场所不同
D.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
【答案】CD
【分析】据图分析,异种蛋白首次进入机体,使得成熟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 a 细胞(浆细胞),a 细胞
分泌抗体,吸附在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与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
胞表面上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
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
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a 细胞为浆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A 错误;
B、辅助性 T 细胞膜上是抗原-MHC 受体,识别的是抗原-MHC 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异种蛋白,B 错误;
C、②中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表面,③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在
体液中,与图中过程不一致,C 正确;
D、如图所示,过敏反应是二次接触到异种蛋白才发生的免疫过度反应,D 正确。
故选 CD。
19.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髄
B.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为伸肌
C.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D.a、c 神经元均可合成神经递质
【答案】BD
【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
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位点,b 是突触,c 是传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
点。
【详解】A、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神经节,A 错误;
B、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为伸肌中的肌梭,B 正确;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C 错误;
D、a 感觉神经元和 c 运动神经元均可以合成神经递质,D 正确。
故选 BD。
20.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4通过脱碘形成 T3下图表示人体甲状腺分泌和
调节过程,其中“+”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信号能够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 TSH
B.TSH 促进甲状腺分泌 T3、T4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该图能体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D.饮食长期缺碘会影响 T3、T4、TSH 和 TRH 的分泌
【答案】CD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
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
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
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A、由图可知,寒冷刺激经过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不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 TSH,A 错误 ;
B、TSH 为促甲状腺激素,其促进甲状腺分泌 T3、T4 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 错误;
C、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这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同时甲状腺激素也能反
馈作用下丘脑和垂体,C 正确;
D、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分,缺碘导致 T3、T4 分泌减少,负反馈抑制减弱,TSH 和 TRH 分泌增多,D
正确。
故选 CD。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每空 2 分,共 16 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丙表示某一反射弧的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图甲反射弧中,a 表示的结构是 。
(2)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GABA 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
经末梢时,GABA 释放,并与图乙中[ ] 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3)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将此药物放在图丙中 d 点与 c 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 d 处施加适
宜刺激,预计 c 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 。
(4)在图丙 d 处施加一个有效的刺激,兴奋部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图甲中还能发生此变化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兴奋在图乙结构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5)若将图丙中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适当降低溶液 S 中的 Na+浓度,b 点
的静息电位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若给 b 点一个强刺激,动作电位将 (填“不
变”“增大”或“减小”)。
【答案】(1)效应器
(2) 突触小泡 B 突触后膜
(3)持续兴奋或抑制
(4) c、e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 不变 减小
【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
传递的,在突触间传递时经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
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题图分析,图甲中,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则 e 表示传入神经,a 表示效应器,b 表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c
表示神经中枢,f 表示感受器,d 表示突触;乙图中 A 表示突触小体、B 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
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突效应器。
(1)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由于 e 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因此,a 表示的是效应器。
(2)GABA 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避免被相关的酶分解。当兴奋抵达
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 GABA 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即图乙中 B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实现兴奋的传递。
(3)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将此药物放在图丙中 d 点与 c 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 d 处施加适
宜刺激,由于药物抑制了神经递质的分解,则在 d 处给与适宜刺激后,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经过突
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但由于神经递质不再被分解,则 c 所在的神经元会由于神经递质的多次作用而发
生持续兴奋或抑制。
(4)在图丙 d 处施加一个有效的刺激,接受刺激后,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引起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此
时表现为外负内正,即膜外的电位由正变负,若某处兴奋后则该神经元上会处处兴奋,同时会沿着轴突传
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据此图中还能发生此变化的部位是 c、e,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
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因此兴奋在图乙即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5)若将图丙中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适当降低溶液 S 中的 Na+浓度,即
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降低,静息电位的产生是钾离子外流产生的,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产生的,因
此外界环境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不会引起 b 点的静息电位改变,故静息电位不变,但在接受强刺激时,由于
内流的钠离子减少,因此,动作电位将减小,即若给 b 点一个强刺激,动作电位将减小。
22.(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
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 A 是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 C 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
是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会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 C 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 A、B 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
制。
(5)垂体细胞可以分泌 激素,该激素与激素 C 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I 主动运输
(3) 增加 神经和体液(2 分)
(4) 下降 反馈/负反馈
(5)生长激素
【分析】根据题意激素最后作用的腺体是甲状腺激素,因此激素 C 是甲状腺激素,所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 B 是促甲状腺激素。
(1)据图分析可知,激素 A 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垂体细胞分泌激素 B 并作
用于甲状腺细胞,说明激素 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激素 C 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I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元素,所以当体内缺乏 I 元素时,
将导致激素 C 的合成受阻;I 元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甲状腺细胞。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
通过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作用,下丘脑分泌的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激
素 B 促甲状腺激素,后者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增加;该过程是神经和体
液共同调节完成的。
(4)如果激素 C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A、B,进而使甲
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激素 C 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5)激素 C 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垂体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与其有协同作用。
23.(每空 1 分,共 6 分)
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 免疫过程。
(2)细胞 b 的名称为 ,细胞 c 称为 。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迅速被图中细胞 (填图中代号)特异性识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人体产生的抗体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
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5)器官移植后可能会产生排斥反应,这是由 细胞引起的。
【答案】 体液 浆细胞 记忆细胞 c 自身免疫 T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图解,其中 a 表示 B 细胞,其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
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图中 b 为浆细胞,c 为记忆细胞,d 为抗体。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这是一个由抗体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过程。
(2)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b)和记忆细胞(c)。
(3)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c)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可迅
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抗原。
(4)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使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则属于自身免疫病。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 T 细胞引起的。
24.(每空 2 分,共 14 分)
半乳糖凝集素 3(Gal3)是某种吞噬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质,可与胰岛素竞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研究
发现,某些患糖尿病的实验小鼠血浆中 Gal3 含量过高,胰岛素含量正常。下图表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的作
用效应。
(1)据图可知,脂肪细胞膜上存在识别胰岛素的结构,该结构的化学本质是 。胰岛素作用于脂肪细胞
后,通过 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
(2)吞噬细胞分泌 Gal3 的方式是 Gal3 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会 (填“升高”、
“降低”、“不变”)。Gal3 几乎可以影响全身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其主要原因是 。若要缓解这些患糖
尿病实验小鼠的症状,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
是 。
【答案】 糖蛋白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葡萄糖 胞吐 升高
全身的组织细胞上几乎都有胰岛素的受体 抑制 Gal3 基因的表达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
细胞、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
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若半乳糖凝集素 3 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则胰岛素不能
发挥作用,导致细胞摄取血糖的速度减缓,血糖含量过高。
【详解】(1)脂肪细胞膜上存在识别胰岛素的结构,叫胰岛素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由图可知,胰岛
素作用于脂肪细胞后,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Gal3 属于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Gal3 可与胰岛素竞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当
Gal3 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会升高。全身的组织细胞上几乎都
有胰岛素的受体,而 Gal3 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因此 Gal3 几乎可以影响全身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若抑
制 Gal3 基因的表达,则可缓解这些患糖尿病实验小鼠的症状。
(3)激素调节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25.(每空 2 分,共 10 分)
在发现生长素的探索过程中,詹森还做过一个实验(下图),并为后来温特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回
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等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 (作用)植物生理反应
的活性物质。
(2)图中的 B 没有弯向光源生长,原因是 。
(3)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理由是 。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刻画了竹子扎根破碎岩石,
顽强生存的场景。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生物学意义是 。
【答案】(1)调节
(2)胚芽鞘 B 的尖端也产生了生长素从向光侧到背光侧的运输,但由于背光侧插入了云母片,导致生长素不
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发挥作用,所以不会出现弯向光源生长
(3) 不能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验证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本实验
没有验证
(4)根向地生长,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叫作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植物的向
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
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详解】(1)激素不作为反应物,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调节
作用。
(2)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生长的不均匀,胚芽鞘 B 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背光侧因云母片的阻隔,导致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
尖端下部发挥作用,导致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差别不大,所以不会出现弯向光源生长。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该实验没有验证生长素能不
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
(4)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根向地生长,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
背地生长,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期末考试试题(一)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全册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应多喝一些淡盐水,是为了 ( )
A.维持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降温、维持体温恒定
C.维持水分的代谢平衡
D.提高体内的免疫力
2.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 细胞与乙细胞上都有接受信息的受体
B.图 2 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若 A 细胞为胰岛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3.膜电位在神经元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膜电位的离子主要是 Na+和 K+。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转变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4.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稳态
5.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
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a 表示下丘脑,b 表示垂体,c 表示甲状腺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D.当饮食过咸时,c 还能分泌较多抗利尿激素以维持机体水平衡
6.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叶、花、果实等器官脱落的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7.小儿急性支气管类容易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机体发热是生物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损伤或
炎症后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上升与生物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
相关,利于机体快速清除病原体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可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
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
C.发热可提高浆细胞识别并通过抗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8.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影响
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的蛋白质,在体内含量极少
C.茎背地生长的特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用脱落酸处理离体叶片可延缓叶片的衰老
9.在医院常通过尿检对尿糖和肾功能进行检查,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尿检时主动排尿需经过 a 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
B.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C.a 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
D.某成年人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 c
10.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
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苹果果实脱落
B.葡萄插条基部沾蘸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可诱导生根
C.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1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内 K+和 Na+的浓度均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 K+和 Na+的浓度均低于细胞外
C.细胞内 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Na+的浓度相反
D.细胞内 K+的浓度低于细胞外,Na+的浓度相反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B.H 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
14.《战狼 2》电影中小女孩帕莎是感染“拉曼拉”病毒后自行痊愈者,医生从她的血清中检测到“拉曼拉”抗
体,这种抗体是终结这场瘟疫的希望。冷锋在保护帕莎撤退时,误闯“拉曼拉”疫区而感染病毒,后来被同行
的援非医生救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电影剧情发展心跳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B.猜测冷锋被治愈是用了帕莎的血清,这是一种被动免疫
C.冷锋在感染“拉曼拉”病毒后,其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D.帕莎在自愈过程中,有记忆细胞的参与
15.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
线Ⅰ表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漏选得 1 分,多选或错选得 0 分)
16.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
现象在 6~18 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此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C.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D.在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17.下图为某种神经元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接头”示意图,该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很多串珠状膨大结构,
内含大量突触小泡。与经典突触相比,膨大结构与平滑肌细胞之间距离较长,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同时作用
于多个平滑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兴奋传递过程中,膨大结构发生了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
B.与经典突触相比, 信号通过该突触传递的速度较慢
C.神经递质释放后可引起多个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D.图中神经元的轴突参与构成自主神经系统
18.海鲜过敏是由于海鲜中富含的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相应化学物质的释放,继而
产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其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 a 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 IgE 抗体
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
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 IgE 的分布场所不同
D.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
19.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髄
B.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为伸肌
C.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D.a、c 神经元均可合成神经递质
20.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4通过脱碘形成 T3下图表示人体甲状腺分泌和
调节过程,其中“+”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信号能够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 TSH
B.TSH 促进甲状腺分泌 T3、T4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该图能体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D.饮食长期缺碘会影响 T3、T4、TSH 和 TRH 的分泌
三、综合题(共 55 分)
21.(每空 2 分,共 16 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丙表示某一反射弧的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图甲反射弧中,a 表示的结构是 。
(2)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GABA 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
经末梢时,GABA 释放,并与图乙中[ ] 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3)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将此药物放在图丙中 d 点与 c 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 d 处施加适
宜刺激,预计 c 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 。
(4)在图丙 d 处施加一个有效的刺激,兴奋部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图甲中还能发生此变化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兴奋在图乙结构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5)若将图丙中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S)中。适当降低溶液 S 中的 Na+浓度,b 点
的静息电位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若给 b 点一个强刺激,动作电位将 (填“不
变”“增大”或“减小”)。
22.(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
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 A 是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 C 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
是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会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 C 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 A、B 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
制。
(5)垂体细胞可以分泌 激素,该激素与激素 C 具有协同作用。
23.(每空 1 分,共 6 分)
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 免疫过程。
(2)细胞 b 的名称为 ,细胞 c 称为 。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迅速被图中细胞 (填图中代号)特异性识别。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人体产生的抗体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
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5)器官移植后可能会产生排斥反应,这是由 细胞引起的。
24.(每空 2 分,共 14 分)
半乳糖凝集素 3(Gal3)是某种吞噬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质,可与胰岛素竞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研究
发现,某些患糖尿病的实验小鼠血浆中 Gal3 含量过高,胰岛素含量正常。下图表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的作
用效应。
(1)据图可知,脂肪细胞膜上存在识别胰岛素的结构,该结构的化学本质是 。胰岛素作用于脂肪细胞
后,通过 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
(2)吞噬细胞分泌 Gal3 的方式是 Gal3 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会 (填“升高”、
“降低”、“不变”)。Gal3 几乎可以影响全身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其主要原因是 。若要缓解这些患糖
尿病实验小鼠的症状,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
是 。
25.(每空 2 分,共 10 分)
在发现生长素的探索过程中,詹森还做过一个实验(下图),并为后来温特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回
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等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 (作用)植物生理反应
的活性物质。
(2)图中的 B 没有弯向光源生长,原因是 。
(3)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理由是 。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刻画了竹子扎根破碎岩石,
顽强生存的场景。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生物学意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