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四单元
17 昆明的雨
目
语文
01
学习导航
02
课前自学
03
积累运用
录
04
课内精读
05
类文阅读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考点链接 首尾呼应及其作用:
首尾呼应,是指在文章的尾段用一句话或几句话与文首相联系。这样写既能强调主题思想,又使文章升华,同时也使全文结构缜密。
对点训练 课内精读第4题
课前自学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昆明的雨
深切怀念
昆明的雨
菌子
杨梅
缅桂花
热爱生活
2.文章题目为“昆明的雨”,开篇却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联系全文谈谈,“我”想念的只是“昆明的雨”吗
“我”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
(2)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lí ba
( )。
(3)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 he( )一声。
吆喝
篱笆
积累运用
鲜腴
(4)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 mù nián( )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
(5)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qíng wèi( ),写了一首诗。
(6)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tái hén( )一寸深。
(7)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bì xié( ),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辟邪
苔痕
情味
暮年
(8)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gé diào( )比牛肝菌高。
(9)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lián mián bù duàn
( ),下起来没完。
(10)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ù jié shé( ):这东西这么好吃 !
张目结舌
连绵不断
格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解析:“正襟危坐”指恭敬或端正地坐着,与前文矛盾。
D
3.下面是小明同学结合《昆明的雨》为昆明写的一段导游词。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修改。
游客们,欢迎在雨季来到美丽的昆明旅游。【甲】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下起来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没完没了的。雨季的昆明,菌子极多,有青头菌、牛肝菌、鸡枞菌等,味极鲜美。雨季的果子杨梅,一点都不酸!大家可以一饱口福。雨季的花有缅桂花、木香花。【乙】请闻一闻,这沁人心脾的正是扑面而来的缅桂花。
①【甲】处画线句子主语不一致,应在“ ”的前面加上“ ”。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 ”的后面加上“ ”。
的香味
缅桂花
雨
下起来
④
③
②
①
(1)下面对《赠汪伦》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严谨工整。
B.②字体属于隶书,字形扁方,蚕头燕尾。
C.③字体属于行书,俊秀洒脱,灵动顺畅。
D.④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约,潇洒飘逸。
解析:由图可知②不是隶书,故选B。
答案: B
(2)诗人的妙笔之下,自然山水亦可情深意重。下面是一副不完整的对联,请你将四个备选词语填入恰当的位置。
备选词语:山河景 胸臆 古今 日月歌
上联:携清风赏 ,天地入 _
下联:伴流水唱 ,诗文传 _ _
古今
日月歌
胸臆
山河景
解析:上联中,“赏”应接“山河景”,“胸臆”为仄声,故放入上联;下联中,“唱”应接“日月歌”,“古今”为平声,故放入下联。
自然世界·万物有灵
昆虫名 别 称 原 因
① _ 西绪弗斯 为繁衍后代,要滚粪球,就像西方神话中被罚滚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一样。
② _ 神奇的麻醉师 将蛰针刺入猎物使其麻痹,把猎物带回巢穴中,将卵产在猎物身上。
C
D
名著阅读周即将到来,八年级举行“自然世界·万物有灵”的名著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法布尔笔下的昆虫各具特点。请你根据表格提示,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选项。
A.豌豆象 B.舍腰蜂 C.飞蝗泥峰 D.圣甲虫
(2)【名著综合】为了吸引更多同学阅读名著,小粤给《红星照耀中国》设计了副标题和推荐语,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昆虫记》设计一个副标题和推荐语。(高阶思维)
《红星照耀中国》
副标题:一个“歪果仁”眼里的红色中国
推荐语:这本书让全世界人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他们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
《昆虫记》
副标题:
推荐语:
一个“动物控”眼里的昆虫人生
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文中有会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天牛、做苦工的蝉等有趣的昆虫。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既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又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_
课内精读
①我想念昆明的雨。
②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③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④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⑤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⑦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1.阅读选段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雨季长,但不是连续不断,并不使人厌烦气闷
雨季植物
仙人掌
果子(杨梅)
小乔:这问号和叹号连用表达什么语气啊
小麦:① 。
小乔:原来如此,不过我联系前后两句话内容反复诵读,感觉这两句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前一句侧重表达② ,后一句侧重表达③ 。
小麦:你如果联系这一段内容来看,你能看出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④ 。
它中吃不中看的特点
强烈的惊讶语气
强烈的反问语气
表达强烈的疑问语气
3.研读本文后,小乔认为第⑥段写得没意思,介绍菌子的种类,写成了说明文;小麦认为写得有意思,却说不出道理来。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帮小麦说说第⑥段好在哪里。
第⑥段作者简单介绍了一些菌子的外观特点以及食用价值,但并不是单纯的说明文。本段语言生动有趣:文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如“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干巴菌的外形;写干巴菌的外形和口味运用了对比,突出了它“中吃不中看”的特点。
本段语言还风趣幽默,极富生活气息:如作者引用了一个笑话来说明“鸡 随处可见”;“中看不中吃”“滴溜儿圆”等语言则非常口语化,读来让人倍感亲切。
★4.原文开头和结尾都出现“我想念昆明的雨”,有何用意
首尾呼应,点明文章中心,写出作者在昆明雨季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
类文阅读
雨天的狂欢
李 成
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志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 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雀跃。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日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 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至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招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
这个扶起一张犁,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掼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锨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披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幕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有删改)
1.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 请简要概括。
①夏天,孩子们建“坝”拦水,提“闸”泄“洪”;②寒冬或春初时,小孩子们在公屋给大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③大孩子们在队屋拿起农具操练“种地干活”。
2.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删去 请说明理由。
不同意。选文画线句子写“我”雨天在家时的百无聊赖,为后文写“许多开心的事儿”做铺垫,为写“狂欢”蓄势。
在实际情况与预料的情况相符下说“果然”。这里表明孩子们期待自己的展示能够博得大人们的喝彩欢呼,流露出这种愿望实现后的幸福和满足的心理。
“拿起农具操练”是孩子们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表现出孩子们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懂事、勤快和准备挑起生活重担的优秀品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①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雨天聚集在“大厅”和队屋,纵情欢乐,好玩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②农闲时的大人们雨天聚集在“大厅”,围观孩子们表演,纵情欢愉,单调苦闷的情绪得到充分释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