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单元要求: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教学设想:
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得也较早。本单元选入的散文既有学生已经熟悉的(写人记事散文与写景抒情散文),也有学生接触较少的(托物言志散文与议论性散文)。这样的编排,既将学生已有的散文学习经验深化、理性化,又开拓了学生散文学习的视野。可以说,在散文阅读这一学习内容序列中,本单元起着“承旧”与“拓新”的双重作用。
鉴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散文教学的共性,教给学生一定的文体知识和赏析知识,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散文赏析;又要注意本单元教学任务的特殊性,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自己感受和体会散文类型的特点,自行总结归纳。教师需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指导学生“学文识类”,即通过学习“这一篇”认识“这一类”。
茅盾《白杨礼赞》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作者描写白杨树“绝无旁枝”“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片片向上”“微微泛出淡青色”等形象特点,将其与北方农民、北方的抗战军民以及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建立起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篇散文,探寻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然后,学生学以致用,自主阅读丛书中的两篇相同类型的散文,认识文中所“托”之“物”,体悟作者所“言”之“志”。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紧扣题眼“礼赞”,勾画关键语句,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精读文段,学习从外部形态和内部气质等方面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象征手法,并进行书面表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读文段,学习从外部形态和内部气质等方面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探究高效阅读的方法。
教学策略:
默读、自由读、齐读多种朗读,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爱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热爱之情,从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譬如: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王安石爱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郑燮爱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独爱白杨树,茅盾先生眼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白杨礼赞》。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请一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茅盾先生。
2.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作者对白杨树的什么情感呢?(赞美)
怎样的赞美?(“礼”,崇敬的赞美)
读白杨 品精神
请同学将勾画出的直抒对白杨礼赞之情的语句写在黑板上,并标注上段落。
预设: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1段)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段)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6段)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第9段)
联读这四句话,思考存疑:为什么极普通的白杨树作者却反复赞美 下面我们就重点研读作者为什么反复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环境不平凡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从文章中标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学生自由回答)
2. 我们来齐读第一段话。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呢?(开门见山、直接抒情、点明中心)
3. 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赞美白杨树的什么?(用文中的词来回答)——不平凡
4.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说一说作者从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环境)
5.环境的不平凡体现在了哪些地方呢?你可以用文章中的词来回答。(望不到边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
正是因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才衬托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啊。到此,作者再一次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我们齐读第四段。
外形、精神不平凡
1.仅仅是环境让作者感到不平凡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第五段,说一说作者还从什么方面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2.说一说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笔直、绝无旁支、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光滑等)
3.不仅写出了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作者还感受到了它( )的不平凡呢?——精神品质
4.有哪些精神品质?(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齐读第五段最后一句(PPT展示)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乃至精神都是如此的不平凡,作者再一次对白杨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让我们齐读第六段,赞美这不平凡的白杨树吧!
由树及人
1.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他还赞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七、八段思考这个问题。(赞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精神和意志)
2.白杨树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默读七八段,划出相关词语、句子。(赏析句子、词语、排比句、反问句)
3.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赞美之情,这种手法就是象征。(出示象征)
4.读到此处,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而要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出示写作背景)
5.本篇文章中其实还暗含了对国民党一类人的嘲讽,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
6.这里同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两者形成对比,进一步抒发作者对白杨树、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的赞美之情!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再次抒发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吧!
朗读指导:l、4、6段中“实在是 ‘决不是”重读、一字一顿,强调不平凡;第4、6段中“然而”停顿蓄势,“然而”前部分语调低沉,后部分语调上扬,读出转折;第9段“看不起”“贱视”重读,读出批判的味道,“高声”要重读。四段话语调高昂激越,读出作者将赞美敬佩之情逐层推向高潮顶点的气势。齐读最后一段,我提议,将最后一句重复一遍!我希望同学们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内心的激情!
课堂小结
回顾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从头至尾贯穿全文,这就是本篇文章的抒情线索!作者赞美白杨树的环境、外形、精神,进而由树及人,赞美具有白杨树精神的北方抗日军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托物言志散文常在所写之物的特性与人的品质问寻得相似点或相关性等共通处,在写物之特性的同时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味。文章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作者由白杨树想到了精神,又由精神想到了具有这些精神的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哪些事物也具有象征意义呢?你能否通过某一事物想到某种精神,进而联想到某些具有这些精神的人呢?你是否可以学习一下茅盾先生的写作思路写一篇小散文呢?这个小作业留给大家课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