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2课 短文二篇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晚上,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能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2.能学习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文章风格的不同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苏轼(1037—1101),字___,又字和仲,号____,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散文家、诗人。他与他的父亲___、弟弟___都是文学名士,世称“____”。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________”之一。
唐宋八大家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三苏
2.解释下列句中标蓝词的意思。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清
交错纵横
原来是
但,只,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分文章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院子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大概是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语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探究一: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1.东坡为什么要深夜起行?说说你的看法。
2.作者有很多朋友,可是为什么独寻张怀民呢?
3.文章中很多语句都表现了“闲”,请你试着从文中找出几句并说明原因。之后再讨论讨论你所认为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究竟是怎样的人。
1.东坡为什么要深夜起行?说说你的看法。
(月色入户)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无与为乐者)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
2.作者有很多朋友,可是为什么独寻张怀民呢?
示例: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
3.文章中很多语句都表现了“闲”,请你试着从文中找出几句并说明原因。之后再讨论讨论你所认为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究竟是怎样的人。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夜晚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1.有感情地朗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两篇短文,读完之后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短文。学生任选一个角度谈看法。
2.讨论并归纳《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探究二:体会文章风格的不同
1.有感情地朗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两篇短文,读完之后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短文。学生任选一个角度谈看法。
(1)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2)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2.讨论并归纳《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记承天诗夜游
叙事
写景
寻伴夜游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失意苦闷
乐观豁达
①“欣然起行”,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表现了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②“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③“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