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昆明的雨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昆明的雨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2 17:15: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比如有“潇潇暮雨”“寒雨连江”的悲情与愁苦,也有“润物无声”“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第18课 昆明的雨
汪曾祺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写的昆明雨季的特点
2.鉴赏文章简洁平淡的语言风格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汪曾祺,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________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________》《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受戒
京派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乍 ( ) 辟邪( ) 篱笆( ) 格调 ( )
吆喝( ) 暮年( ) 情味( ) 张目结舌( )
zhà

lí ba
diào
yāo he

qíng
shé
苔hén ( ) 密zāzā ( ) 连mián不断( )
鲜yú( )

匝匝


1.读课文,为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话题。
第二部分(3-5段):写昆明的雨和雨季。
第三部分(6-8段):写昆明雨季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人。
第四部分(9-10段):写“我”在雨中的生活经历,引发乡愁与诗情。
第五部分(11段):点题,总结与照应上文。
2.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探究一:走近文本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为何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画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不是。
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及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都与雨有联系。
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为何让作者对他如此念念不忘?请圈画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探究二:赏析语言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的两个句子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中标蓝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的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用“戴”“穿”“坐”“吆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的两个句子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昆明雨的特点:
丰满、饱和、旺盛
与“雨”有关联的物、人、事
仙人掌、各种菌、杨梅
为宁坤作画,小店喝酒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送缅桂花的房东
对昆明的怀念、喜爱
全文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具有昆明特色的植物: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些植物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1.能理解作者在昆明雨中寄托的感情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1.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并不使人厌烦。( )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并不使人气闷。
(2)云南把这种花叫作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 )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 )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但是
因为
而且

因为
2.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但是文中对雨直接描写的句子并不多,而是描写了昆明雨季的一些独具特色的事物,它们是 、各类菌子、杨梅、 。同时也写了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人( 、房东),表现了昆明的 。总而言之,课文围绕“雨”的话题,写了昆明的雨、雨中的景物,雨中人的活动。
风土人情
仙人掌
缅桂花
苗族女孩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1.文章前后都点明“我想念昆明的雨”,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怀念昆明的雨?在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探究一:理解作者感情
2.在本篇课文中,作者是将自己对昆明生活的怀念融入了生活中琐细的事物中,那我们自身在生活中那些细碎的小事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日常,谈一谈看法。
原因:“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体现: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文章前后都点明“我想念昆明的雨”,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怀念昆明的雨?在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
2.在本篇课文中,作者是将自己对昆明生活的怀念融入了生活中琐细的事物中,那我们自身在生活中那些细碎的小事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日常,谈一谈看法。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探究二:探究写作手法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
雨季的事物
雨中的情味
仙人掌
菌子
杨梅
缅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