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孟子》三章 第1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孟子》三章 第1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2 17: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这是为什么?谁愿意来说说?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寻找答案吧!
第23课 《孟子》三章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本文的论点,理清作者论证思路
3.鉴赏本文艺术特色
郭( ) 粟( ) 兵革( )
guǎ助( ) pàn之( )
guō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2.解释下列加红的字。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委而去之: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仁政 寡:少
委:放弃 去:离开
泛指武器装备
限制
震慑
归顺
1.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内城
外城

语气词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战机,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形。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泛指武器装备
泛指粮食
放弃
离开
护城河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团结。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限制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凭借
巩固
威胁
行仁政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同“叛”,背叛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让天下人归心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归顺
探究一:本文论点及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为了引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例一: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
(从进攻一方而言)
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
(从防守一方而言)
3.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探究二:本文的论证特色
本文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呢?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排比,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结论
论据
环而攻之而不胜(进攻)
论据→天时不如地利
城高兵利粮足不守(防、战争中需要“人和)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洽国更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更需要“人和”
1.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2)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2.“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事例: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