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16 09:3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时,人体是如何反击的,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疫苗是如何辅助免疫系统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
一起学习第四章免疫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 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重点)。
(2)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重、难点)。
当我们咳嗽时,医生一般首先会检查我们的扁
桃体,还会让我们化验血常规以检查白细胞的数量。 有时还会做抗体检测以检查是否被特定病原体感染, 例如肺结核。医生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项目呢 要 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情境导入
< 目标一 >
免疫系统的组成
事 实 1 ★大
迪格奥尔格综合征即先天性无胸腺或发育不全,由于胚胎期第三、第四咽囊发育障碍,使胸腺
和甲状旁腺缺如或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异常。新生儿期以后,反复发生病毒、真菌等感染。
1.迪格奥尔格综合征的患者为什么会反复发生感染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患者无胸腺或发育
不全,导致体内T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其免疫力低下。
任务1 说明胸腺的功能
胸腺
红印胞

血小板
巨核组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组胞
嗜酸性粒细胞
健系祖解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组胞
胸腺
T细胞
B维胞
淋巴样祖细胞
自然杀伤组胞
树突状细胞
骨髓
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地,
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 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
粒-单核祖细胞
借样祖细胞
红母组胞
★★ 事实2 ★★
当我们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任务2说明扁桃体和淋巴结的功能
2.发炎时,我们的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肿大意味着什么
扁桃体和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
布的场所,可以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当含病原体的细胞 外液流经扁桃体和淋巴结时,在扁桃体和淋巴结内将这些病
扁桃体原体捕获清除。病原体入侵时,扁桃体和淋巴结内的免疫细
胞迅速增殖,机能旺盛,体积增大。所以扁桃体和淋巴结会 肿大,说明患者可能被病原体感染了。
正常
扁桃体
肿大
淋巴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构成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1.1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就像部队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也是它们“作战”的战场。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相互联系
人体被感染时,为什么白细胞的数量会升高
免疫细胞即白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所以人体发生感染时
免疫细胞迅速增殖,导致其数量增多。
1.2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胸腺 增殖、分化、发育
增殖、分化、发育
骨髓中
淋巴干细胞
淋巴细胞的起源、发育
T细胞
B细胞
迁移至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分布:位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到等很多上皮 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功能:吞噬、呈递抗原
◆分布: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功能: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树突状细胞
功能:1.摄取抗原
2.加工、处理抗原
3.呈递抗原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 APC )
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
B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概念
能够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
实质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既 可
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细胞 上
抗原决定簇
抗原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其
表面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 即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 识别抗原的依据
H H H
知识拓展--抗原
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特点
★ 事 实 3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
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原 结
位点
就原站合位点
洗 体A
刺突蛋白(S)
二硫健
图1新型冠状病毒模式图 图2抗体的结构模式图 图3抗原和抗体相结合模式图
包膜蛋白(E)
重链
轻链
抗原
抗 体B
抗 体C 一
核衣壳蛋白(N)
膜糖蛋白(M)
RNA
★★ 事实3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
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任务3说明病原体、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1)根据图1所示,说明病原体和抗原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1所示新冠病毒表面所携带的三种蛋白质即刺突蛋白
(S) 、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属于抗原,由此说 明一种病原体可以携带多种抗原。
图1新型冠状病毒模式图
核衣壳蛋白(N)
包膜蛋白(E)
膜糖蛋白(M)
刺突蛋白(S)
任务3说明病原体、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根据图2、3所示,说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结合图2可知, 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抗原结合,但是一种
抗体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图3所示抗原表面有三种
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一种抗体,所以一
种抗原可以结合多种抗体。
图3抗原和抗体相结合模式图
★★ 事实3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
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图2抗体的结构模式图
1.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有白
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 子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 的物质
实质
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
进出细胞方式是胞吞胞吐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之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01
03
02
04
分类
概念
03
细胞因子
● 概念: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 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
● 特点:特异性,细胞因子属 于信息分子,作用后被灭活
● 举例: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02
溶菌酶
●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体多 种组织中。哺乳动物的唾 液腺、泪腺等可以分泌溶 菌酶
● 功能:能 溶解细菌的细胞 壁 ,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概念:机体产生的专门 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 特点:特异性
●举例:抗毒素、凝集素
●分泌:由浆细胞分泌
01
抗体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 用的细胞)
免疫活性 物质
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
< 目标二
免 疫 系 统 的 功 能
★★思考与讨论★★
资料1 有人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
被消灭了。
资料2 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黏膜表面的病原体
驱赶出体外。
资料3 当狗发生意外创伤的时候,会用自己的舌头吮舐伤口。
资料4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如疼痛、发红、肿胀等, 一段时间后可能还会流脓。
资料5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1)上述资料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资 料 1、资料2、 资料3;属于第二道防线的
是资 料 4;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资料5
(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资料1、资料2、资料3、资 料 4,属于特异性免疫的
是 资料5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 溶
菌酶)和吞噬细胞( 如 巨 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
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
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2.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 事实4 ★★
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它就会伤害宿主,极端的免疫攻击是
“细胞因子风暴”。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细胞因子风暴”才是夺命杀手。
任务4 辨析免疫系统的功能
“细胞因子风暴”引起人体器官损伤,说明免疫系统的
什么功能异常
免疫自稳
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正常: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异常: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正常: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
正常: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并消除
异常: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2.2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皮肤、黏膜 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和吞 噬细胞 主要针对特 定的抗原起 作用
第一 道防 线
第二 道防 线
第三 道防 线
骨髓、胸腺、脾、 淋巴结、扁桃体等
树突状细胞、巨 噬细胞等
淋巴 T淋巴细胞
细胞 LB淋巴细胞
抗体、细胞因子 溶菌酶等
免疫
细胞
免疫 活性 物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组 成
免疫系统
课堂小结
免疫 器官
免疫防御
功 能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免疫细胞只包括T 细胞和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C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解 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 错误;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其中T 细胞在胸
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 错误;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 错误。
导练
2.(2022·张家口高二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若某种抗原不含有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 .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解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若侵入机体,也会引发机体产生抗体,A 错误;
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由于抗原没有被破坏,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 错误;
抗原未必都是蛋白质,但都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错误;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可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
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D 正确。
导练
导练
3.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
发生自身免疫病。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哪个功能
A.免疫防御 B.免疫诊断
C .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免 甲
疫 免疫 系 类型 统
A. 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 图中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C.第一、二道防线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4.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导练
解析 甲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乙包括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
性免疫,A 正确;
第 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B 正 确 ;
第 一 、二道防线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不具有特异性,人人生来就有,C 正 确 ;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属于第二道防线,D 错误。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导练
免疫
类型
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