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3、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4、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膝跳反射甲状腺激素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练习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C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和去路人体热量产热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体温恒定的原理(本质)——产热 = 散热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
立毛肌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炎热环境中寒冷环境中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温度降低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增高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产热增加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
2、体温感觉中枢:
(产生热觉、冷觉等)
3、感受器分布:
4、调节方式:下丘脑大脑皮层 皮肤、内脏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小结:体温调节1、尿的形成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尿液2.抗利尿激素①合成和分泌:下丘脑
②储存和释放:垂体
③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 吸收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抗利尿激素①都是体液—神经调节②都是负反馈调节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①:
②: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下丘脑的功能:能感受刺激:有渗透压感受器
能传导兴奋:把兴奋传到大脑皮层
能分泌激素:如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起调节作用: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一、血糖平衡的调节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健康状态食物中的糖类0.8~1.2 g/L氧化分解肝糖原、肌糖原学业水平(印发的资料P91-92)考 点 显
示 镜二、体温调节低于下丘脑散热 产热高于 散热考 点 显
示 镜1.__________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觉器→大脑皮层→渴觉→饮水。
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____________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增强→________减少。三、水盐调节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尿量例 题 分 析〖例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C2.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AC4.被切除某一部分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垂体5.下列各项与下丘脑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血液pH的稳态 C.体温的恒定
D.血糖稳态的调节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