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4节 群落的演替目标导航
1.结合材料分析,描述群落的演替过程。
2.结合实际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点点落实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一、演替的类型(阅读P78-80)代替植物被彻底消灭了②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 阶段→苔藓阶段→
阶段→灌木阶段→ 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
→小灌木→灌木丛→ 。地衣草本植物森林土壤繁殖体多年生杂草乔木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阅读P81)
1.人类活动不合理的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引入等均会使生物群落退化。
2.人类活动合理方式:封山育林、 、管理草原等;人类还可以建立 。
3.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 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治理沙漠人工群落不同于速度方向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阅读P82)
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
的道路,我国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以提高林草覆盖率。可持续发展退牧还草预习诊断判断正误:
(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2)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3)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4)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5)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人类活动不会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一、群落演替课堂讲义 重点难点,个个击破1.群落演替的类型2.演替的特点
(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具有可预见或可预测性。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
(3)演替的结果往往是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物种多样性增加。
(4)往往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总量增加。3.演替方向思维激活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被取代的种群是不是完全消失了?
答案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2.在某山区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出现了针叶林取代灌草丛进而成为优势种,其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 针叶林比灌草丛更容易获取阳光。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个无休止的过程吗?
答案 不是,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时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4.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哪种类型?其是否一定能演替成森林呢?
答案 次生演替,不一定,如果水分不充足,可能只发展到稀疏灌木阶段。应用示例1.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
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问题导析 (1)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 演替;在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 演替。
(2)次生演替时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间较 。
(3)演替能否形成森林,是与当地的 有关的,与
无关。
答案 C初生次生短环境条件演替类型一题多变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
更替
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为:裸岩→地衣、苔藓→灌木
→草本植物→森林五个阶段D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演替是群落朝着一个方向的连续变化过程,它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已知的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
(1)群落内部因素:包括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等。
(2)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等。(3)人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①自然资源利用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②外来物种的引入
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可见,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的有利,有的不利,但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素。5.人类活动均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对吗?人类活动均使演替朝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对吗?
答案 不对。人类活动可能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能延缓群落演替的速度。
不对。例如长期以来,某地气候逐渐变的干旱,而人类活动使本地荒漠化加剧,此例中人类加快了演替的速度却并未改变演替的方向。思维激活6.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何不同?
答案 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直接的,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应用示例问题导析 (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既有 影响,又有 影响。
(2)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解析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从而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正面负面速度和方向答案 D一题多变下列有关人类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
A.围湖造田 B.过度放牧
C.封山育林 D.退草还耕解析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逐步提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
答案 C课堂
小结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对点练习 1234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
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1234解析 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所以A项不对(另一些生物不一定形成了新的群落);
如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树林,故C、D两项都错。
答案 B12342.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
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
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1234解析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
答案 D1234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是( )。
A.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
B.人类活动会延缓演替的进行
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
D.人类活动会降低群落的丰富度1234解析 在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会沿着自身的规律,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如果有了人类的干预则会加速或者减缓演替的速度,当然对于群落的丰富度的影响也应该是两方面的。
答案 C12344.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的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土壤1234(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1234(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是( )。
A.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