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生物:5.1《生态系统的结构》ppt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5.1《生态系统的结构》ppt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23: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目标导航
1.结合具体实例,描述生态系统的含义。
2.联系教材提供的实例,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并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点点落实1.概念: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2.生态系统的范围
最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地球上的
及其 的总和。
有小: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片森林等。一、生态系统的范围(阅读P88-89)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统一整体生物圈生物圈全部生物无机环境二、生态系统的结构(阅读P89-92)
1.结构: 和营养结构(即 和 )。
2.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阳光无机盐自养绿色植物化学能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寄生无机物物质循环植物传粉真菌无机物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因食物关系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 个环节。食物关系生产者5③实例生产者一初级二次级三级(2)食物网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 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特征:如果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 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彼此相互交错食物链(3)意义
①生态系统 和 的渠道。
②生态系统保持 的重要条件, 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对稳定食物网越强预习诊断判断正误:
(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  )
(2)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  )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5)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  )
(6)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7)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8)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课堂讲义 重点难点,个个击破1.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个体相同种群不同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内容组成、作用、地位的比较思维激活1.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吗?
答案 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其中的动物分开饲养,不能体现其内在的营养关系及相互联系,没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以它为主的动物园就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2.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
答案 (1)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2)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3.完善下面的关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图1,并结合图2思考判断四种组成成分的技巧有哪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应用示例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
C.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
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问题导析 (1)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
,如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 。
(2)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 ,如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同一种生物在 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不同解析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细菌有自养型的,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有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有的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如猪吃草,猪属于消费者,而当猪以其他家禽粪便为食时,便充当分解者。答案 C一题多变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化学
能,输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平衡。
答案 C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关系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2)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有可能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思维激活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几营养级,又是哪级消费者?
答案 这条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螳螂为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5.如何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同属一个营养级,一种生物可能同属两个营养级吗?
答案 从生产者开始数(一般是植物),沿着捕食关系往更高的营养级数(也就是消费者),直到往上没有捕食者了算作一条食物链;对于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可能是不固定的,一种生物也可能同属两个营养级。6.试分析“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或“某生物的天敌减少”对相关生物的影响。
答案 若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相关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减少;而若某生物的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随着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加。7.在如图所示食物网中,若青蛙突然减少,则其
他生物会如何变化?答案 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青蛙的食物——食草昆虫数量增加。应用示例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
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问题导析 (1)图中食物链有 条。
(2)初级消费者是 。
(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
(4)食物网中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包含

答案 D5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题多变(1)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哪种成分被破坏后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影响最大?__________。
(4)如果食虫鸟被迁走,对鹰的影响在短时间内_____ (较大/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食虫鸟、青蛙、蛇、鹰竞争与捕食草(生产者)较小鹰有多种食物来源,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生存课堂
小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对点练习 1231.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鸟和虫是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以上各种成分构成了群落,同时图中显示了该群落的无机环境,所以该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D123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D1233.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狼是(  )。
A.第三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C.第二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D.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解析 在食物链“草→山羊→狼”中,狼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