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愚
公
移
山
《列子》
列御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作者
作品
太行( ) 万仞( ) 冀州( )
惩戒( ) 山北之塞( ) 魁父( )
荷担者( ) 箕畚( ) 朔东( )
始龀( ) 穷匮( ) 亡以应( )厝( ) 陇断( ) 孀妻( )
迂( ) 智叟( )
hánɡ
rèn
jì
chénɡ
sè
kuí
hè
jī běn
shuò
chèn
kuì
wú
cuò
lǒng
shuāng
yū
sǒu
预习
检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朗读
课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朗读
课文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整体
感知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愚公因为家门口的山挡路,打算靠人力将山移走,感动天帝,派山神将两座大山移走的故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课文
梳理
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等情况
交代故事的背景
预示愚公出入之迂和移山的艰难
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合作
探究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
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 谋曰:“吾与 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将近
向着
苦于
阻塞
曲折,绕远
家
谋划,商量
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尽、全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直
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课文
梳理
杂然相 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 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纷纷地
赞同
提出疑问
介词,凭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
“连……都……”)
削减
把……怎么样
且,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相当于“之于”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这,这样
译文: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课文
梳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 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
之尾。邻人京城氏之 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于是
肩负,扛
敲,打
挖
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复姓
寡妇
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
龀,换牙
更替
通“返”返回
语气词,无义
译文: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课文
梳理
原句 困难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年且九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合作
探究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
山高大险峻
年老体衰
人员少
路途遥远
工具简陋,劳动艰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叟,老年男子
你也太不聪明了!甚,严重。惠,同“慧”,聪明
介词,凭
残余的,剩下的
指草木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课文
梳理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长叹
指思想
顽固
通达。这里指改变
即使
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
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不如,比不上
译文: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
课文
梳理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穷尽
增加(高度)
愁苦。这里指担心
通“无”,没有
译文:(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
课文
梳理
合作
探究
提醒众人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苦难
很严厉的责备、十足的轻视、有意挖苦、嘲笑愚公的无能。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献疑”
“笑而止”
讲真话、提问题
自作聪明
关爱担忧
嘲讽
阻止
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目光短浅、冷漠逃避、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
目光长远、积极奋斗、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愚:自作聪明,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大智:有发展的眼光,
大勇:与困难作斗争。
合作
探究
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是这一类典型人物的代表。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愚公的形象。
合作
探究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 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 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停止
代词,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指神话中的天帝
被……所感动
神话中的大力神
背
放置、安放
同“垄”,高地
课文
梳理
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力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现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合作
探究
反映了当时人们有着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宏伟抱负。
“愚公精神”是什么?给我又怎样的启示?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排除万难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看图配文说话
二山雄立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愚智雄辩
神灵移山
太行
王屋
故事
小结
文言
知识
合作
探究
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愚公妻子
邻人之孀妻弱子
智叟
操蛇之神
天帝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 主动献计献策 解决问题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有疑虑 ,担心愚公的力量;担心无处放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为及其精神感动
我懂愚公——赏析人物形象
目标明确
知难而进
深思熟虑
坚定自信
坚持不懈
合作
探究
主旨
探究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愚公
智叟
妻子
鼠目寸光
自以为是
胸怀大志
信念坚定
关爱
正面
衬托
讥讽
反衬/对比
不愚
不智
愚公移山
课文
小结
课文
拓展
请说出几个与“愚公移山”寓意类似的成语或故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填塞)于东海。
精卫填海
水滴石穿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在河南安阳考察时说:“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习主席号召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要大力学习弘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践行愚公精神
课文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