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颁发
Nobel Prizes were first awarded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首届诺贝尔奖
1
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
理清课文的消息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目标
认识诺贝尔奖的意义,培养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3
XIN KE DAO RU
1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这都是被载入史册的大事件。那么,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让我们一起走进《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2015年,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背景资料
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背景资料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五个奖项(1968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并于次年首次颁发),以基金每年的利息分为5份,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ZHI ZHU XUE XI
2
自主学习
新闻六要素
经营与管理相矛盾
不了解消费者需求
何时
缺乏专业会员体系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消息结构五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文体知识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这种结构的优点包括:便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
文体知识
最重要事实
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最次要
事实
导语
主体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读读写写
bān
颁 发
zhǔ
遗 嘱
建 树
zhònɡ
仲 裁
巨 额
shèn
渗 透
pō
颇 有
逝 世
shì
zhuó
卓 有 成 效
词语解释
颁发
建立的功绩。
仲裁
数量很大的(钱财)。
巨额
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建树
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JING DU GAN WU
3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阅读新闻,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1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个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叙述的主要事实。
(3)请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个字)
概括新闻内容常见的考查形式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精读感悟
答题技法
1.摘取法
从新闻中摘取导语或中心句作为答案。
如果是一段新闻,先看第一句话;如果是多段新闻,先看第一段。
如果新闻没有导语,要找中心句;若是多段,应抓多个段落的共同点。
2.提要法
(1)提取新闻的主体和事件,围绕“六要素”,组合关键词。
(2)突出事件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在明确新闻要素的前提下,找出新闻中“首次”“第一”“标志”等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
(3)组织语言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限制。
精读感悟
· 浏览课文,填充下列内容。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导语:
主体:
背景:
精读感悟
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2
电头
导语
特点: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新闻发布的单位(通讯社)名称——路透社
发电地点——斯德哥尔摩
发电时间——1901年12月10日。
新闻的主要内容——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了颁奖机构、时间及颁发对象等。
精读感悟
速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3
1901年12月10日
何时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何地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何人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何事
精读感悟
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试借助课文旁批简要分析。
4
(第1段)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导语
(第2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第3段)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运作模式
主体
背景
(第4段)介绍奖金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精读感悟
第2段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有关情况?
5
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表现新闻事实的详实。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是这则消息的重点。
精读感悟
最后一段中,作者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何用意?
6
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科技类奖项和文学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
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
“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
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HE ZUO TAN JIU
4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消息注重客观性,强调“用事实说话”。再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说说你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
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部分写道:“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创始人诺贝尔的遗嘱,更是诺贝尔奖一贯的颁发依据。
主体部分介绍首届诺奖的获得者有:伦琴、范托夫、贝林、普吕多姆、迪南和帕西。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用事实说明当该受奖。
消息的后半部分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情况、资金来源和管理评议的方法,使得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为清晰、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不回避,不夸大,完全用事实说话,值得肯定。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作者对获奖者的介绍,哪些词
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具体赏析。
2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和自然规律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合作探究
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因其权威性和公正性享誉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你知道我国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吗?他们分别是在哪些领域取得的奖项?
3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是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KE TANG XIAO JIE
5
课堂小结
结构梳理
首届诺贝尔奖
颁发
诺贝尔奖首次颁发
导语
获奖者具体情况
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
运作模式
主体
奖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背景
主旨归纳
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及地点等内容,
揭示了诺贝尔奖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推动
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
了诺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TUO ZHAN YAN SHEN
6
拓展延伸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
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
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
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
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了解诺贝尔
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我看到一个 的诺贝尔。
努力/正直/富有同情心……
了解诺贝尔
零的突破——莫言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
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著有《红高粱家族》《红树林》《蛙》等一大批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和国
际文学奖。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
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也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荣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
新纪元。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颁奖词是这么评价她的:“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
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
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再创辉煌——屠呦呦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