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实验——《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实施翻转课堂实验,立足学科素养培养
一、设计翻转课堂的缘由
1.课程内容较适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已学习过《新文化运动》一节课,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内容、历史地位和作用已有过系统学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材编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晰明确,《新青年》与新觉醒、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内容和意义,学生依托教材的自主学习比较容易。21cnjy.com
2.学生初步具备课前自主完成学习的条件
高二学生在高一学习的基础上已形成较好的自主预习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信息、理解知识的能力。
3.校园数字平台的建立,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条件
每位学生可在课前通过个人账号登录校园数字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自主观看微课、完成导学案,并在平台上提交对于本课不理解和期待了解的问题。教师课前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收集学生问题。21教育网
二、教学目标
1.微课的目标:知识理解
微课设计中,通过新青年四次杂志封面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历程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构建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理解。
2.翻转课堂的目标:答疑解惑,价值观引领,能力提升,方法指导
(1)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反馈中的薄弱问题,解答学生课前提出的与本课内容关联度高的问题。
(2)价值引领:本课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意是通过让学生了解知识分子面对社会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寻求应对方案的历程,体会知识分子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悟知识分子应该发挥的社会精英作用。2·1·c·n·j·y
(3)能力培养:设置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方法指导:指导学生解读不同材料和获取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中论从史出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
三、教学重点
1、检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理解
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讨论探究法
五、实施步骤
1.课前准备
(1)设计录制微课、设计导学案
(2)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观看微课,提出学习要求。
(3)检查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情况,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
2.课堂实施
环节一:知识分子
问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给这些人物用一个群体名称命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知识分子?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分子定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考和讨论,埋下整节课的主题:现代知识分子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更有强烈的独立精神,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知识分子们面对社会现状,经历探索反思,提出应对方案,努力付诸行动,影响民众思想,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由此推出本课线索:知识分子的面对、应对和推动。
环节二:面对
问题2:提供新材料,引导学生探讨民国初年当时知识分子们面对社会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知识分子们面对的社会现状是:民国初年政治上真正的民主未能实现,共和制面临着复辟的危机。日本加速侵略,面临更严峻的民族危机。广大民众的精神状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深受旧传统观念束缚,缺乏民主、科学意识。
环节三:应对
问题3: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和第一期的目录。找出它们都蕴含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
问题4:你认为西洋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固有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5:这是新青年杂志的著名篇章。请对这些文章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问题6:这幅北大教授群体的油画原名《宽容》,现名《北大钟声》。你更喜欢哪个名字?为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解读图文材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取信息的方法。设置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中穿插学生的答疑解惑。例如: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批判尊孔复古而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等。针对课前学生对旧道德和新道德的理解不到位情况,设置问题4进行强调。www.21-cn-jy.com
环节四:推动
问题7: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析解读题目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运用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多角度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的作用。 21·cn·jy·com
环节五: 课堂小结
“以天下为己任“是我们的校训,也是中国古往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读书人的传统,本节课我们通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看到他们践行的这种责任和担当。也希望在座各位读书人,将来能够运用你们的知识、才干和智慧,勇于面对社会问题,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寻找应对方案,推动社会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六、课后反思
1、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尝试进行翻转课堂。建议选择学生自学难度较小、学生兴趣度较高的课程。
2、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是翻转课堂实施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学生需要转变学习方式。
3、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适应程度不同。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模式。
4、微课的设计必须是翻转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微课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