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的词心与人生——《如梦令》《渔家傲》整合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理解: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分析《如梦令》与《渔家傲》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
2.技能与应用:运用李清照的词作标准赏析古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李清照勇敢、独立、忧国忧民精神的敬佩,培养正面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面对逆境的勇气和创造力,以及在个人困境中寻找灵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千古第一才女,“有才”在哪里?
1. 自由朗读《如梦令》和《渔家傲》,并结合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
《如梦令》
从“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可以看出李清照爱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是一个潇洒、风流的“酒鬼”;
从“兴尽晚回舟”可以看出李清照当晚喝酒、玩乐到很晚,玩儿得非常尽兴,是一个轻狂、不羁的“奇女子”;
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以看出李清照不慎误入荷花丛中,因此受到惊吓非常着急,下意识地不停划桨,惊飞了水中的鸥鸟,让我们看见了她的真实可爱。
在那个年轻女子不可轻易出门,就算出门也要以团扇、纱巾遮面的时代,李清照便可肆意出门饮酒寻欢,可见其天性中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勇敢追求;同时,也可见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小插曲时的那股子乐天与率性。
《渔家傲》
从“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于现实的慨叹和认为自己的诗才百无一用、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伤感。
从“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以看出李清照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她希望自己仍能像大鹏那样乘风高飞,飞向海上的仙山,远离世间的离乱和苦痛,可见其对理想生活的勇敢追求和不懈向往。
小结:
1.贯穿《如梦令》与《渔家傲》的不变精神内核是李清照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生活逆境时的独立与坚韧。
2.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背景猜测《如梦令》和《渔家傲》分别写于李清照人生的哪个阶段?关于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作词风格,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吗?
李清照生平
▲出身与家庭 108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亦有才学。
家庭环境文化氛围浓厚,奠定了李清照文学素养的基础。
早期生活与婚姻 1101年(17岁)嫁给赵明诚。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二人结为伉俪,同有浓厚的文学和艺术兴趣。
婚后二人共同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编撰《金石录》,收藏大量古代金石文物。
婚姻生活幸福,情感深厚,共同生活的日子使李清照的文学才能得以充分施展。
此时李清照的词作中多出现以花自比,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写到“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鹧鸪天·桂花》中写到“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北宋晚年时局动荡 1105年回青州老家
夫妻二人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回到青州来家生活。
李清照还自己起了一个易安居士的的字号,自此开启了14年的隐居生涯。
在此期间,她还撰写了一篇文章——《词论》,批评了几位大词人的创作特点:她认为柳永的作品,缺乏情感的真实与深刻;欧阳修的词文辞过于质朴,缺乏应有的文学;苏轼的词创作方式违背了词的本质,过于偏向诗的表达方式......
李清照强调词应当有自己的独特性,重视情感的真实与细腻、追求语言的高雅和音律的和谐,这些标准不仅反映了她自己的创作理念,也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灭亡与南渡 1127年靖康之变
金兵攻占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
江宁发生叛乱,当时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没有坚守岗位,反而弃城而逃。得知此事的李清照无比耻辱,作《夏日绝句》一诗表达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喻和对丈夫的失望。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被迫南迁,南渡的动荡生活开始。
在南渡过程中,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孤身一人继续南迁。
这一时期失去了丈夫和祖国北方的家园,对李清照的精神打击极大。
▲晚年与创作 南宋定居与生活困难
迁徙至临安(今杭州)等地,生活艰辛,孤独无依。
面对故国沦陷、亲人离世的痛苦,她创作了大量感时伤怀、思乡怀人的词作。
明确:
《如梦令》词仅三十三个字,却讲述了一个醉酒泛舟,误入荷花池中的曲折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读之令人沉醉,词风轻松愉快,充满了女儿情态,当属李清照早期的词作;
《渔家傲》这首词中有着辽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被梁启超誉为“绝似苏辛派”。但同时,李清照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情感波动,“路长嗟日暮”表达出一种感伤与叹息之情;“学诗谩有惊人句”含有对才华虚度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的无力感,当属李清照晚期南渡之后的作品。
“靖康之变”使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情感上遭受着深刻的痛苦,创作风格也随之转变。
3.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只体现在她卓越的词作能力上吗?结合两首词作和生平背景谈一谈。
明确:
李清照的才在于她超高的文学造诣、潇洒不羁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活的勇敢坚定、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敢于批判的恃才傲物都是“才”的多元内涵。从今天起,千古第一才女的“才”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二“词是别一家”,体现在哪里?
李清照的《词论》一文批评了几位大词人的创作特点,被时人看作恃才傲物、狂妄不羁。一首好词到底应该符合怎样的标准呢?请结合李清照提出的“好词”标准,评价一下李清照的两首词。
清照的“好词”标准——“词是别一家”
1.词的独特性:词的音乐性要求词人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词牌的音韵格律。
2.情感表达的深度:词的创作应当贴近生活,反映真实的人情世态。
3.语言的雅致与形象性:词的语言应该更加精致、典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丰富的意象和意境。
4.创作态度:词人应有真诚的创作态度,不应为了迎合时尚或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而牺牲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纯度。
5.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词作应该能够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和作者的生活经历。
明确:
1.词的独特性:
教师有意将两首词的个别标点符号进行改动,让学生说说是否可行。学生会发现教师改动标点后,词句中的韵脚、字数甚至所表达的情感都可能发生改变。但是由于每首词的词牌名已经规定了这首词的格式、韵脚、字数等等,故在创作时要格外留心以体现出词所特由于的音乐性。
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句子、韵脚,不可改动。比如,《如梦令》词牌特点是:33字,七句五仄,一叠韵。李清照的两首词都严格遵守了词牌的规定,把词的音乐性特点体现到了极致。
2.情感表达的深度:
《如梦令》记录了李清照少女时期一次醉酒泛舟至藕花深处的曲折“故事”,让读者旁观甚至参与进了李清照的真实生活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场“幸福的小紧张”。总之,《如梦令》真实地呈现了李清照少女时期生活的惬意与年少的轻狂。《渔家傲》想象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在那里,天帝会将沥尽了半生曲折当成自己孩子殷勤地询问和关切,在那里诗人能找到一片没有离乱与悲伤的理想净土。理想的境界虽终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渔家傲》却也能真实地反映出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身心的伤痛与对理想境界的不懈向往,这何尝不能反映出当时真实的人情世态呢?我们感觉到了词人如此真实和巨大的苦难,但也窥见了她于时代的废墟中重建与涅槃的豪迈愿望。
3.语言的雅致与形象性:
《如梦令》全词不过偶三十又三字耳,但可谓字字雅致,耐人寻味:
“常记”开篇的“常记”二字,简洁明了地引出了词人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刻记忆;
“溪亭” ,通过这个词,读者可以想象出一个临水而建的小亭子,增添了画面的诗意美;
“日暮”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还渲染了一种夕阳西下、天色渐晚的氛围,给人一种温馨而略带惆怅的感觉;
“沉醉”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词人当时沉浸在美景和酒意中的状态,表达了词人对当时情境的陶醉与迷恋;
“兴尽”二字表达了词人在尽兴之后的回归,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误入”这一词不仅描写了具体的动作,还暗示了词人当时的迷离状态和意外的情趣;
“争渡”的反复使用描绘了词人和同伴们在荷花深处争相划船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紧张和急切,增添动感;
“惊起”一词描绘了由于划船而惊动了水鸟的情景,这一词不仅描写了动作,还传达了一种惊喜和意外的情趣;
“一滩鸥鹭”描绘了被惊动后飞起的水鸟群,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些词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美好的意境:恬淡悠闲的自然之境,醉酒迷离的温馨之境,游乐尽兴后的意犹未尽之境,以及紧张欢快的互动之境。这些意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情趣和诗意的生活画面,既写实又浪漫,既具象又富于情感。
《渔家傲》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具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里将银河的变化比喻为千帆在大海中舞动,极具动感和视野的扩大。这种比喻让人感觉到银河仿佛在动,为整个景象增添了动态美。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里将风人格化,赋予它情感和意图,词人希望风能够不停地吹,把小船吹向传说中的三山。这种手法让自然界的风显得有了生命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九万里风鹏正举。”——这里描绘了大鹏鸟展翅飞翔九万里的夸张图景,表现出词人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夸张的手法让这种愿望显得更加宏大和远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两句对仗工整、对称,既有自然景象的接连,也有动态变化的描写,增强了词的音乐美和形式美。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这里设问,通过天神的问话,使词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回答,进而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慨。这种设问方式既引发读者的思考,又使感情表达得更为自然。
“仿佛梦魂归帝所。”——梦魂归帝所的意象,塑造了一种虚幻的仙境,表达了词人对理想之地的追寻和对现实的超脱之感。
通过这样的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追求。
4. 真诚的创作态度:
《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个日暮时分的游赏经历,通过简洁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在自然环境中的放松与愉悦。她的沉醉、归途中的迷失和意外的发现,都是生活中极富情感和真实性的片段。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细节,表现了她对自然风景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念。
《渔家傲》:李清照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辽阔宇宙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豪放情怀。这里的情感是真挚的,是她对天地宇宙的敬畏与迷恋,也是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这种深沉的情怀,体现了她创作上的真诚态度。
5.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做到了高度统一,既有历史的深度,又不失当下的鲜活感——
《如梦令》通过回忆醉酒误入荷池的曲折故事,真实地展示了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的真实纪录与生活情趣。
《渔家傲》则通过影射南宋初年的动荡和她个人颠沛流离、迷茫困惑的生活,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小结:
李清照不愧被赋予“词过皇后”和“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她的词也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她“词是别一家”的创作要求。以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标准对其他的词作进行赏析与评价。
三纵观其一生,最是闪亮在何处?
你最想拥有她身上的哪种“才华”,并想将其运用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明确:
例1:我想拥有她面对逆境的勇敢坚定;将其运用在我的学习中;不管是遇到挑战还是面临失败,李清照面对生活的勇敢和坚定能够激励我继续前行,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这种坚韧的品格可以帮助我在学业生涯中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挫折,乃至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2:我想拥有她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将其贯彻于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故国的沦陷、家园的破败、百姓的苦难激发了她内心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她总是用她细腻的文字表达其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对同为沦落人的百姓的关照。我也希望用我自己的力量为中华之崛起,为社会之发展贡献力量。比如,时刻关心祖国命运,好好读书,学到真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又比如,多多参与和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慈善募捐、社区服务等,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四总结
请根据所学内容补充下面空白,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小诗,并齐声朗读,歌颂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