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下列关于新闻的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C.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D.消息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也称“倒三角”,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重要——次重要——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líng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pò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发动机的咆(A.bào B.páo)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
(2)刹(A.chà B.shā)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líng波 (2)惊心动pò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个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殚精竭虑”中“殚”的读音是 。
(2)“殚精竭虑”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3)该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夸张 B.排比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排比 反问
(4)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引文中的内容省略 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标示余意未尽 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①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②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③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④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④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上面的文字是《一着惊海天》中的片段,从体裁上看,这篇文章是______(甲.消息 乙.通讯),属于新闻的一种。这篇文章,让我们领略到中国飞行员A.xián熟的技艺,感动于他们对事业 B.dān精竭虑的付出。
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似乎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 C.锐不可当;在《“飞天”凌空》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起 D.翘首屏息,见证吕伟在跳水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看见》这本书中,我们更了解了新闻事件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更为新闻人的奉献与坚持而深深感动……
5.为上文ABCD处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án ( )熟 dān ( )精竭虑 锐不可当( ) 翘( )首屏息
6.为选文中的①②③④处选择正确的标点。( )
A.①、②——③”! 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③!”④。 D.①,②——③”! ④。
7.为文章空白处选择恰当的答案。
上面的文字是《一着惊海天》中的片段,从体裁看,这篇文章是 (甲.消息 乙.通讯),属于新闻的一种。
“飞鲨”凌云出击——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开展大强度
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见闻
孟祥盛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付华
①深秋,渤海湾畔某机场,多架“飞鲨”战机腾空而起。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一场大强度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拉开帷幕。
②升空即作战。红方飞行员郑子谦率先抵达预定空域展开巡逻。少顷,蓝方飞行员彭顺平驾驶战机向红方目标发起攻击。感知到威胁,郑子谦迅速调整状态实施拦截,双方随即采取大幅度机动进行对抗。
③“空中态势瞬息万变,飞行员只有更快一步,才能更胜一筹!”现场指挥员介绍,为实现快速打击,飞行员需充分感知空情态势变化,抢占先机快速研判,找准时机果断决策,才能克敌制胜。
④作战指挥所内,目标引导组成员与飞行员不间断保持联络。海天之间,红蓝双方结合地面通报的信息,实时进行战术调整。
⑤从捕获动向到掌握态势,从研判局势到高速机动,郑子谦不断调整战机姿态,希望抢先构成发射条件。
⑥眼看“导弹”即将袭来,彭顺平迅速将油门推至加力状态,高速机动规避威胁,很快便扭转劣势,向对方发起反击……
⑦加力、俯冲、咬尾……千米高空,一场惊心动魄的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让人眼花缭乱。一轮攻防结束,战机陆续返航。
⑧走下战机,飞行员来不及脱下装具休息,立即来到数据处理中心,对照飞参数据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攻防演练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推演改进战术战法,并在后续飞行中进一步验证。
⑨这时,又一轮对抗训练打响,数架战机陆续滑向起飞线。升空后,战机即刻转入低空山谷飞行。
⑩“低空山谷飞行,是通过地形地貌掩蔽,实施低空突击突防。”飞行员李阳介绍,突防过程中,考验的除了技战术能力,更多的是心理素质。
“瞄准、锁定、攻击……”山谷之中,数架战机沿地形走势低空飞行,躲避对方雷达搜索跟踪,在突破“敌”防空体系后,迅速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任务完成,准备返航。”完成一系列突击任务的战机陆续返航,紧接着投入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平时瞄着实战练,战时才能赢得更多主动权!”飞行员王亮说,连续多天开展大强度、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综合检验了高难课目技战术操作、武器边界性能使用等能力,提升了飞行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水平。
8.阅读选文第②到⑥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交战双方 飞行员 对抗过程
蓝方 彭顺平 ② 实施拦截
红方 ① 调整战机姿态③
9.选文写了两轮对抗训练,这样选材是否重复?请简要分析。
10.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加力、俯冲、咬尾……千米高空,一场惊心动魄的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让人眼花缭乱。一轮攻防结束,战机陆续返航。
11.阅读此文后,鹏鹏心潮澎湃,便将全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你看到后会在评论区怎样评论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下列关于新闻的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C.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D.消息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也称“倒三角”,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重要——次重要——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答案】B
【详解】B“背景必须独立成段”有误,背景可以隐含在主体中。
故选B。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líng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pò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发动机的咆(A.bào B.páo)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
(2)刹(A.chà B.shā)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líng波 (2)惊心动pò
【答案】2. B A 3. 凌 魄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
(1)咆哮(páo):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或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故选B。
(2)刹那间(chà):形容时间极短。
故选A。
3.本题考查字形。
(1)凌波(líng):①形容急速奔流的水波;②形容女子脚步轻盈,飘移如履水波。
(2)惊心动魄(pò):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个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殚精竭虑”中“殚”的读音是 。
(2)“殚精竭虑”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3)该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夸张 B.排比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排比 反问
(4)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标示引文中的内容省略 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标示余意未尽 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答案】(1)dān
(2)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D
(4)C
【详解】(1)考查字词注音能力。
殚——dān,殚:竭尽。
(2)考查词义的理解。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出自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辨析。
结合选文中“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内容可知,三组句子,结构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结合“今天,终于有个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的内容可知,本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采用了反问的修辞;
故选D。
(4)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省略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可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用省略号标示。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结合选文“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内容可知,此处应为标示余意未尽,表达出作者的感佩赞美之意;
故选C。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①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②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③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④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④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上面的文字是《一着惊海天》中的片段,从体裁上看,这篇文章是______(甲.消息 乙.通讯),属于新闻的一种。这篇文章,让我们领略到中国飞行员A.xián熟的技艺,感动于他们对事业 B.dān精竭虑的付出。
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似乎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 C.锐不可当;在《“飞天”凌空》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起 D.翘首屏息,见证吕伟在跳水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看见》这本书中,我们更了解了新闻事件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更为新闻人的奉献与坚持而深深感动……
5.为上文ABCD处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án ( )熟 dān ( )精竭虑 锐不可当( ) 翘( )首屏息
6.为选文中的①②③④处选择正确的标点。( )
A.①、②——③”! 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③!”④。 D.①,②——③”! ④。
7.为文章空白处选择恰当的答案。
上面的文字是《一着惊海天》中的片段,从体裁看,这篇文章是 (甲.消息 乙.通讯),属于新闻的一种。
【答案】5. 娴 殚 dāng qiáo 6.B 7.乙
【解析】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娴熟:xián shú,意思是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用尽心思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
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①处表示句中停顿,用逗号。
②处总领下文,用冒号。
③“太让人激动了”抒发强烈情感,且属于完全引用,用感叹号和下引号。
④前后属于并列分句,用分号。
故选B。
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一着惊海天》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属于通讯,故选乙。
“飞鲨”凌云出击——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开展大强度
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见闻
孟祥盛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付华
①深秋,渤海湾畔某机场,多架“飞鲨”战机腾空而起。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一场大强度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拉开帷幕。
②升空即作战。红方飞行员郑子谦率先抵达预定空域展开巡逻。少顷,蓝方飞行员彭顺平驾驶战机向红方目标发起攻击。感知到威胁,郑子谦迅速调整状态实施拦截,双方随即采取大幅度机动进行对抗。
③“空中态势瞬息万变,飞行员只有更快一步,才能更胜一筹!”现场指挥员介绍,为实现快速打击,飞行员需充分感知空情态势变化,抢占先机快速研判,找准时机果断决策,才能克敌制胜。
④作战指挥所内,目标引导组成员与飞行员不间断保持联络。海天之间,红蓝双方结合地面通报的信息,实时进行战术调整。
⑤从捕获动向到掌握态势,从研判局势到高速机动,郑子谦不断调整战机姿态,希望抢先构成发射条件。
⑥眼看“导弹”即将袭来,彭顺平迅速将油门推至加力状态,高速机动规避威胁,很快便扭转劣势,向对方发起反击……
⑦加力、俯冲、咬尾……千米高空,一场惊心动魄的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让人眼花缭乱。一轮攻防结束,战机陆续返航。
⑧走下战机,飞行员来不及脱下装具休息,立即来到数据处理中心,对照飞参数据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攻防演练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推演改进战术战法,并在后续飞行中进一步验证。
⑨这时,又一轮对抗训练打响,数架战机陆续滑向起飞线。升空后,战机即刻转入低空山谷飞行。
⑩“低空山谷飞行,是通过地形地貌掩蔽,实施低空突击突防。”飞行员李阳介绍,突防过程中,考验的除了技战术能力,更多的是心理素质。
“瞄准、锁定、攻击……”山谷之中,数架战机沿地形走势低空飞行,躲避对方雷达搜索跟踪,在突破“敌”防空体系后,迅速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任务完成,准备返航。”完成一系列突击任务的战机陆续返航,紧接着投入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平时瞄着实战练,战时才能赢得更多主动权!”飞行员王亮说,连续多天开展大强度、多课目战术对抗训练,综合检验了高难课目技战术操作、武器边界性能使用等能力,提升了飞行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水平。
8.阅读选文第②到⑥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交战双方 飞行员 对抗过程
蓝方 彭顺平 ② 实施拦截
红方 ① 调整战机姿态③
9.选文写了两轮对抗训练,这样选材是否重复?请简要分析。
10.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加力、俯冲、咬尾……千米高空,一场惊心动魄的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让人眼花缭乱。一轮攻防结束,战机陆续返航。
11.阅读此文后,鹏鹏心潮澎湃,便将全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你看到后会在评论区怎样评论呢?
【答案】8. 郑子谦 发起攻击 发起反击 9.不重复。因为第一轮对抗训练主要针对双方寻找攻守机会的过程用墨,而第二轮对抗训练则主要抓住低空山谷飞行来介绍,各有侧重。 10.三个动词的连续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机在空中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的过程,给人以干净利索的感觉,令人震撼,表达了作者对飞行员高超技术的赞美之情。 11.【示例】“飞鲨”凌云出击,中华雄起,厉害了,我的国!
【解析】8.考查筛选信息。
①根据第②段中的“红方飞行员郑子谦率先抵达预定空域展开巡逻”可得:郑子谦。
②根据第⑤段中的“从捕获动向到掌握态势,从研判局势到高速机动,郑子谦不断调整战机姿态,希望抢先构成发射条件”可得:发起攻击。
③根据第⑥段中的“很快便扭转劣势,向对方发起反击”可得:发起反击。
9.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⑤段中的“从捕获动向到掌握态势,从研判局势到高速机动,郑子谦不断调整战机姿态,希望抢先构成发射条件”和第⑥段中的“彭顺平迅速将油门推至加力状态,高速机动规避威胁,很快便扭转劣势,向对方发起反击”可知,第一轮对抗主要表现的是红方和蓝方各自寻找战机,寻求取胜的过程;
根据第 段中的“山谷之中,数架战机沿地形走势低空飞行,躲避对方雷达搜索跟踪,在突破‘敌’防空体系后,迅速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可知,第二轮对抗主要介绍的是低空山谷飞行,突破敌方队空体系,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两轮对抗是不同的项目,各有侧重,所以不重复。
10.考查词句赏析。
联系句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可知,“加力、俯冲、咬尾”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机在空中快节奏、高负荷攻防转换的过程。三个动词连用,表现了飞行员操作战机动作娴熟,干净利落,简洁明快,令人震撼。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飞行员高超技术的赞美之情。
11.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语言简洁,表现自己内心的激动与爱国之情即可。如:“飞鲨”出击,大国崛起。为祖国点赞,为民族加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