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与朱元思书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与朱元思书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9 23: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与朱元思书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能通过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特征,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3.感受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体会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由的情怀。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元代的李桓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朱元思书》,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
是“给予”的意思。
吴均的朋友
即书信。文题意为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
与:
朱元思:
书: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山水小品文。
吴均(469—520)
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不顺。他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当中应该还有其他内容,但现在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向友人朱元思述说山川之美的一段文字。
骈 文
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也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也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缥碧( ) 急湍( )
轩邈( ) 泠泠( )
嘤嘤( ) 鸢飞( )
戾天( ) 经纶( )
横柯( )
piǎo
línɡ
xuān miǎo

tuān
lún
yīnɡ

yuān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借用工具书,标注重点字词。
2.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本文重点词语。
3.师生共同翻译,师强调重点词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全,都
任凭
表示约数
绝妙的

向东,向西
跟,随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茂密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互相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浅青色
急流的水
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飞奔的马
向上
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越的声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冲击,撞击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同“啭”,鸟鸣,
这里指蝉鸣
断绝
和谐动听。
穷尽
美丽的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至,到达
平息
同“返”,返回
在上面
筹划、治理
互相掩映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停止、间断。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名词作状语,在上。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允许,也许。
鸢飞戾天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
省略主语,应是“(我乘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介词,应是“急湍甚(于)箭”。
阅读课文,梳理本文的结构,找出总领全文的句子。
(第1段)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领起下文。

(第2段)水之“异”

(第3段)山之“奇”

总领全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出自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全文已经散佚,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节选的这一部分重在写什么呢?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文题。
  写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更像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
  可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山水》《富春江的山水》《山光水色》等题。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第2段、第3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展开描写,脉络分明。
本文分别突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水和山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中相关描写的语句,用“我读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是______的,从______一句可以体现出”的句式谈谈。
  示例1:我读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是高峻、连绵、充满生机的,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可以体现出。
  示例2:我读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水是清澈、湍急的,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可以体现出。
  山的特征:高峻、连绵、充满生机。
水的特征:清澈、湍急。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是以动写静,显示山深无人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同时,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本文重在写景,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观点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人感受到了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透露出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观点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这两句,作者赋予山水以情感和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观点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是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的写法,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并赏析其作用。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水的澄澈、透明。“千丈见底”是夸张的写法,但非此不能引出“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平静的水面,因水的清澈,以至于千丈深都能看见水底以及水底的细石、游鱼,写出“异水”的静态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对偶修辞手法,以箭、马作比喻,夸张地写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意在突出水“急”的动态美。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句话描写了富春江两岸山岭高耸入云的雄奇之美。静止的山在作者笔下,仿佛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负”“竞”“轩”“邈”“争”“指”等词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写出了山势之“奇”。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听觉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间泉流、鸟鸣、蝉叫、猿啼的声响,合奏出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同时以声音衬托出山林之寂静。
作者写水时,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并赏析其作用。
  分别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来描绘江水的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静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水的静态的清澈和动态的湍急。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百余里富春江秀美的山水风景,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寄情山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