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难点)
语言运用 掌握通讯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探究通讯与消息的不同。(重点)
思维能力 理清文章层次,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审美创造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选择题
小宁在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下面的通讯初稿。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
【甲】在苍松掩映、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一丝不苟地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受炽热真(zhì)________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沉痛(dào)________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并无动于衷,集体宣誓:“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乙】先烈们为信仰、为正义而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通过参观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活动,引发了我们对“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考。经过激烈争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学会因地制宜,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丙】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8年级共有381位师生在远离喧嚣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 热 真(zhì) (dào) 念 喧嚣
2.初稿中画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庄严肃穆 B.一丝不苟 C.无动于衷 D.因地制宜
3.【乙】段中画线句是个病句,请修改。
4.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初稿中【甲】【乙】【丙】三段应调整顺序。下列排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对偶、比喻、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比喻)
D.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比喻、拟人)
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因保密需要,原文以“××”代替一些具体数据。
B.这篇消息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C.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的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起飞着舰,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D.“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描写出这次军事训练活动的人情味,展现出官兵的家国情怀,实则也是记者内心真性情的写照。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8.选择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话( )
A.“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C.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D.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9.下各句子中表达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空警-2000”预警机,喷射五颜六色的彩烟,在蓝天铺展一条绚烂航路。
B.铁翼飞旋,惊雷滚滚。
C.他们是新一代国家防空“天网”的中坚力量,是我军来自国土防空作战的剑锋刀刃。
D.铁阵,如山如岳。口号,如海如潮。
二、填空题
10.《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 。这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 和 为主,兼用 、 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三、语言表达
11.从古到今,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忆以往学过或读过的古诗,默写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再拟写一条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语。
(1)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2.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版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现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版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版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语病: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其风险的难题。……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科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节选)
【材料二】
“就算白送中国一艘航母,他们5年之内能管好就不错了。”“你们的航母就是一艘破船、没有舰载机,即便有了舰载机也飞不上航母……”10年前,中国首艘航母服役时,不少外国同行和专家曾这样揶揄。
……
2012年9月25日,大连造船厂码头,焕然一新的辽宁舰满旗高挂,那天,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标志着自主设计建造国产航母的突破、辽宁舰有了“兄弟”。不再孤单.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三胎”千呼万唤终落地。该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遇上航母时代——写在中国航母入列10周年之际》节选)
(图示来源于网络)
【材料三】
60后的项目总工艺师赵育新,参与完成了首艘国产航母的生产设计和工艺设计。回顾这段特殊又神秘的经历,他分外淡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
70后的军工部副部长王德清,组织完成了山东舰全流程的建造管理。为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现代造船模式,此中的秘诀、王德清将其归为创新:“创新需要头脑。需要勇气,需要灵光一现,同样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积薄发。”
从船坞注水那一刻。到山东舰靠泊码头后12小时、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长周峰带着200多人的检查小组,对船上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并承担应急抢险任务。
90后的动力舱室机舱施工员张成功完成多个液舱的封舱交验,数十个联动管路系统的外观密性交验、近百个辅机设备的安装交验,确保了系泊试验中首台锅炉按时完成点火。
(《百年梦正圆阔步向深蓝——讲述大连造船厂建造航母的奋斗岁月》节选)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声势浩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材料二中,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10年间3艘航母服役或下水,见证了中国航母的探索起步和转型升级之路。
C.材料三讲述不同年代出生的航母建造者的故事,表明建造航母是一项踏大繁杂的工程,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人为建造航母贡献了智慧。
D.三艘航母入列的具体时间,表明中国航母发展速度很快,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第四艘航母将在2024年下水。
14.材料二中作者以“兄弟”“三胎”称呼新航母,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中国航母能够“阔步向深致”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三期材料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通讯名作,完成文后题目。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④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⑤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⑥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⑦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⑧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⑨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⑩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6.本文题目有多重含义,根据第③小题示例,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题目的字面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题目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目的历史意义:仿照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两篇文章遥相呼应,历史事件的诸多异同令人感慨良多。
请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新闻自始至终强调一个核心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尾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什么深刻含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材料二】
蓝天芭蕾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大写意
郭凯 尹家骅 牛锐利
①9月28日,天津杨村,轰鸣声震耳欲聋。
②10时整,与美国“雷鸟”、英国“红箭”、法国“巡逻兵”、日本“蓝色冲击波”齐名的共和国蓝天仪仗队——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以特殊的方式,全新的阵容,向世人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③天蓝蓝,云淡淡,风轻轻。
④机场绿草如茵,像精致的翡翠玉盘,跑道似铺在翡翠玉盘上的一条白练。一字排开的6架表演机,则像6只待飞的“天鹅”,温顺地伏在白练上。
⑤“八一”飞行表演队就要闪亮登场了。
⑥“砰”,信号弹响了,6只“天鹅”惊醒,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惊醒的“天鹅”顷刻化成6只“快艇”掠过海面,瞬间,又似6支红色箭镞冲向蓝天。
⑦密集编队的6架战斗机高速掠过跑道,大仰角短距离升空。瞬间又首尾相接,臂膀相依,如同一块铁板,飘然于一片蔚蓝。五色彩练织成彩色地毯,铺在观礼台上空,飘在观众前方的蓝天上,就像三军仪仗队为贵宾铺就的红地毯。飞行表演队是“空中仪仗队”,当然要把红地毯铺在空中。
⑧突然,一架飞机脱离编队,迅速绕场折回,在观礼台前方100米处的跑道中心线上横滚360度通场,在低空盘旋一周后,又降低高度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做倒飞通场,观礼台上一阵喝彩。
⑨飞单机特技表演,看似平凡,实际上是在玩“命”!加力起飞盘旋,飞机要承受6克以上的载荷,飞行员要承受7克以上的载荷,飞行员全凭感觉操纵,这一切靠的是飞行员顽强的意志、超人的胆识和娴熟的技术。100米的低空倒飞通场,如果稍有闪失,0.5秒钟后飞机就会钻进地缝去。
⑩6条洁白的烟带幻化出一片花簇,宛如“倒挂金钟”。飞行表演队,舞出了令世界震惊的“空中芭蕾”。
表演的成功,标志着这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的特技飞行表演队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有删改)
【材料三】
①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来自杭州的选手叶诗文与覃海洋、徐嘉余、李冰洁等中国游泳队员一同参加了比赛。在杭州亚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叶诗文时隔九年重返亚运赛场,拿下银牌。她经历过运动生涯的巅峰,也曾一度因伤病陷入低谷,赛场见证了她一次次的拼搏。
②这次比赛中,中国选手余依婷和叶诗文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预赛中表现出色,分别位于第三组的第4道和第5道。她们几乎同时领先其他选手,一直保持着优势直至终点。余依婷最终以2分14秒02的成绩获得预赛第二,而叶诗文则晋级决赛。
③在决赛阶段,余依婷经过激烈而紧张的比拼,率先抵达终点,战胜了对手叶诗文和金瑞英,夺得了冠军。她的成绩2分07秒75也打破了金瑞英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创造的208秒34的赛会纪录,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尽管与叶诗文保持的2分07秒57的亚洲纪录只有0.18秒的差距,但她仍然成为继叶诗文之后,中国游泳历史上第二位达到2分07秒级别的女选手。
④9年后再次争夺亚运会银牌,叶诗文在赛后表示很感动。她的父亲叶青松在采访中指出,他希望女儿能够快乐地游泳,无论取得何种成绩。叶诗文27岁了,在这个泳池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她对比赛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她会更加轻松、放松地享受比赛。对于作为父亲的叶青松来说,他一直觉得叶诗文很辛苦。但他也能理解,游泳是叶诗文的爱好和兴趣,喜欢游泳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不论是在巅峰期还是低谷期,这个目标一直支持着她,她无法离开游泳。退役复出,再退役,再复出,如今叶诗文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赛场“老将”了,但她仍然坚守在游泳池边,只因为她对游泳有一份深深的热爱。
(有删改)
20.从结构上看,材料一新闻包括了 三方面的内容。(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E.结语
2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属于什么新闻类型,语言有何特色?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之际,学校计划组织以“我是新闻小能手”为主题的校
园语文实践活动,你们班负责筹备杭州亚运会游泳女子200米的新闻介绍,请结合三则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得知叶诗文获奖后,阳阳和小双根据比赛的相关信息,拟出两个新闻标题,请从两个标题中选择你认为更好的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①“叶诗文时隔九年再战亚运摘银牌”
②“站上过巅峰,跌落过谷底——27岁‘老将’叶诗文再次一骑绝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报主编小烁想要报道叶诗文获奖,他向老师提供了两个方案,请你运用相关新闻知识,为小烁提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
①方案一:即刻转载《人民日报》上的通讯报道。
优缺点分析: 。
②方案二: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丰富内容,然后做一期“‘老将’叶诗文”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优缺点分析: 。
六、作文
23.根据要求写作文。
“很多节气与众多民俗相依相融。”请你选择一个你亲身经历的节气民俗活动,写一篇通讯,向学校网站投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chì 挚 悼 xiāo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炽热——chì rè,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情绪等)热烈。
真(zhì)——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
(dào)念——悼念,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喧嚣——xuān xiāo,是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
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庄严肃穆:庄重肃穆、严肃恭敬。指人的态度、神情很庄重。句中用来形容“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与句中“同学们聆听先烈们的事迹”的语境不相符合,使用错误;
C.无动于衷:心里不受感动;不动心。与句中“同学们沉痛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们,并集体宣誓”的语境不相符合,使用错误;
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与句中“青少年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语境不限符合,使用错误;
故选A。
参观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活动,引发了我们对“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正确的句子为:参观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活动,引发了我们对“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考。
4.C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衔接与排序。
按照新闻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这三段文字应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调整:首先是事件的基本信息,然后是具体活动内容,最后是活动引发的思考和启示。
【丙】段提供了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数和活动的主题,这是新闻消息开头的常见写法,用以让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甲】段描述了活动的具体内容,即同学们在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的具体行动和感受,这是事件的主体部分。
【乙】段提出了由活动引发的思考,即关于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讨论,这是新闻消息中常见的结尾部分,用以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
所以,正确的排序是丙—甲—乙;
故选C。
5.C
【解析】C.“咆哮声”把发动机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故选C。
6.B
【解析】B.错误,《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不是消息。故选B。
7.C
【解析】C.“几近”是“几乎近于”的意思,是副词;故选C。
8.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选项“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使用了比喻、对偶两种修辞方法,D选项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不符合题干“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话”的要求。
9.C
【解析】考查表达方式的辨识。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初中阶段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能区分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记叙重在讲述一件事;描写重在用形象生动语言的写景物;说明意在解释说明;议论是作者的观点见解。
A.本句从视觉方面对“空警-2000”预警机的飞行场面进行描写;
B.本句从视觉、听觉角度对直升机飞行的场面进行描写;
C.本句对“两支新型地空导弹方队和空军新型机动雷达方队驶过天安门”的场面阐发议论;
D.本句从视觉、听觉角度角度对“铁阵”与“口号”进行描写;
故选C。
10. 通讯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解析】《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新闻报道作品,体裁是通讯。通讯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11.(1)(示例)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开
(2)(示例)①同战争分手,与和平结缘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世纪梦想变为现实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古代诗歌诗句的积累和记忆。内容是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2)广告词的语言特点:1.巧用修辞手法。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广告词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2.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3.简洁明了。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4.巧用成语、熟语,化为己用。5.巧用多音多义字,利用汉语词汇音义的相关性进行比附、暗示。6.强调产品的特殊功效。突出个性,彰显竞争对手没有的特色。此题一定要注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个主题。
(1)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新闻标题要高度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而新闻导语部分就概括主要内容。因此,需查找本则新闻导语,确定是: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新闻标题从中可以概括出: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注意不超过20字)。
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由55颗卫星构成,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也最快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改写。把原先的句子改为长句,需确定长句的主干部分为:北斗导航系统是……导航系统,中间省略的部分作定语填充。据此,可以确定答案: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由55颗卫星构成,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也最快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3)⑥把“树立”改为“发扬”或把“精神”改为“信念”
④把“信息命脉”后的(或“往小了说”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辨析。注意填的是修改意见,不是修改后的正确句子。
第⑥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让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或改为:让我们树立奉献信念,探索未知世界!
第④句中“往大了说”和“往小了说”是并列的两部分,因此“信息命脉”后的逗号使用不正确,应改为分号。
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D.三艘航母入列的具体时间,表明中国航母发展速度很快,但不能就此推断我国第四艘航母将在2024年下水,由材料得不出这个结论;
故选D。
将三艘航母比作“兄弟”“三胎”,突出了中国的航母家族正在不断壮大,技术在不断更新,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洋溢着对中国国防军事力量飞速发展的自豪与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就算白送中国一艘航母,他们5年之内能管好就不错了”“你们的航母就是一艘破船,没有舰载机,即便有了舰载机也飞不上航母……”这些外国同行和专家对中国航母的揶揄可知,将三艘航母比作“兄弟”“三胎”,突出了中国的航母家族正在不断壮大,技术在不断更新,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洋溢着对中国国防军事力量飞速发展的自豪与喜悦之情。
15.①我国有高标准的舰载机与世界一流的飞行员。②科技人员打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③所有建设者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甘于奉献。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可知,国航空母舰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有高标准的舰载机与世界一流的飞行员;
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回顾这段特殊又神秘的经历,他分外淡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可知,国航空母舰取得如此成就,与设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关;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为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现代造船模式”“创新需要头脑、需要勇气、需要灵光一现,同样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积薄发”可知,国航空母舰取得如此成就,是科技人员打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的结果;
根据材料三第三段“从船坞注水那一刻,到山东舰靠泊码头后12小时,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长周峰带着200多人的检查小组,对船上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并承担应急抢险任务”“90后的动力舱室机舱施工员张成功完成多个液舱的封舱交验、数十个联动管路系统的外观密性交验、近百个辅机设备的安装交验,确保了系泊试验中首台锅炉按时完成点火”可知,国航空母舰取得如此成就,与所有工作人员不怕困难、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有关。
16.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理解。
第一空:解释题目的字面意思。根据首段中的“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可知,题目的字面意思是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二空:解释题目的象征意义。根据第⑦段中的“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可知,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回英国,代表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17.概括出了新闻的内容要点,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作用。
本文是一篇通讯,第一段是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件: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回英国,这代表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终结,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与激动之情。
讲述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回英国这一具有标志性的新闻事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英国结束了对于香港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的殖民统治,香港回归祖国。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
根据首段中的“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第⑦段中的“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末段中的“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可知,这则通讯的核心内容是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19.“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表达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第⑧段中的“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可知,“从海上来”指的是英国军队从海上来,占领了香港,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根据第 段中的“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可知,“从海上去”指的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走海路回英国,这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
“从海上来”是历史,“从海上去”是现实,一“来”一“去”,历史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英国统治者的离开意味着香港重回祖国怀抱,意味着中国的强大与崛起,表达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0.ABC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的结构。
结合【材料一】“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可知,这是新闻的标题;结合“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可知,这是新闻的导语;结合“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可知,这是新闻的主体。
故材料一新闻包括了ABC三方面的内容。
21.新闻特写。乙文抓住飞机表演的几个精彩瞬间,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各种精确数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行表演的精彩,以特写的方式突出了“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技艺高超,抒发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新闻类型与语言特色。
结合【材料二】的标题“蓝天芭蕾——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大写意”与内容可知,【材料二】属于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结合第④段“机场绿草如茵,像精致的翡翠玉盘,跑道似铺在翡翠玉盘上的一条白练。一字排开的6架表演机,则像6只待飞的‘天鹅’,温顺地伏在白练上”,第⑥段“‘砰’,信号弹响了,6只‘天鹅’惊醒,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惊醒的‘天鹅’顷刻化成6只‘快艇’掠过海面,瞬间,又似6支红色箭镞冲向蓝天”,第⑦段“密集编队的6架战斗机高速掠过跑道,大仰角短距离升空”,第⑧段“突然,一架飞机脱离编队,迅速绕场折回,在观礼台前方100米处的跑道中心线上横滚360度通场,在低空盘旋一周后,又降低高度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做倒飞通场,观礼台上一阵喝彩”,第⑩段“6条洁白的烟带幻化出一片花簇,宛如‘倒挂金钟’。飞行表演队,舞出了令世界震惊的‘空中芭蕾’”可知,【材料二】抓住飞机表演的候飞、起飞、单机特技、“魔鬼编队”等方面来描写“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一系列的比喻句,列举出各种精确的数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行表演的精彩,并以特写的方式突出了“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技艺高超,表达了作者对“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赞美之情。
22.(1)认为①更好新闻标题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含有新闻主要人物、主要时间和主要事件重点突出“九年”,表现时间间隔之长,从而突出叶诗文的顽强和毅力。
认为②更好新闻标题文采盎然,吸引读者兴趣归纳了新闻的大意,概括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叶诗文比赛生涯经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叶诗文的顽强和毅力。
(2)①及时、迅速;报道时间紧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②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翔实、深入);但相对延迟、滞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作用。
结合标题①“叶诗文时隔九年再战亚运摘银牌”分析,该新闻标题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新闻主要人物“叶诗文”、主要时间和主要事件是“时隔九年再战亚运摘银牌”,重点突出了“九年”,表现时间间隔之长,从而突出叶诗文的顽强和毅力;
结合标题②“站上过巅峰,跌落过谷底——27岁‘老将’叶诗文再次一骑绝尘”分析,该新闻标题“站上过巅峰,跌落过谷底”“一骑绝尘”文采盎然,看到这样的标题,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且标题也归纳了新闻的大意,概括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了叶诗文比赛生涯经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叶诗文具有顽强的精神和毅力。
(2)本题考查分析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作答此题时要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之间的差别,两个方案的差别在于发表的时间快慢。然后我们再结合新闻具有及时性的这个特点来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方案一中虽然能第一时间就能对叶诗文获奖这个新闻进行发表报道,但是由于时间太过于短促,准备的东西必然不足,报道的内容肯定是难以作答深刻全面的,而反观方案二因为发表得慢,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就能做到全面、深刻,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新闻的报道的及时性这一个特点就难以得到体现。
23.参考范文:
春之伊始,人之新生
一缕春风拂过大地,带着春光的朝气,唤醒沉睡的生命。
渐暖的空气驱散了料峭的寒风,破冰的流水送来了温暖的气息。和着春风的节拍,渐绿的柳条舞出动人的舞姿,含苞的花蕾吐露幸福的芬芳。春天的信使——燕子,那清脆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万物,那精致的燕尾服给蔚蓝的天空更增几分姿色。立春,辞去冬日的萧条,迎来春天的生机。
大地上春的讯息传遍每个角落,也同样传入华夏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田。孩童穿着鲜艳的红衣迎接立春的到来;大人捡拾樟树根片用以焜春,驱除害虫以净屋迎春。田间不再一片平静,而是活跃着生的气息。老牛浑身充满干劲,目视前方,那翻耕的犁铧激起一行行土浪,上升到地表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这便是立春时节,人们在大地上留下的斑纹。立春时节,家乡的人们有个习俗,要放鞭炮,那时大街小巷,爆竹争鸣,烟花齐放,人们以内心的澎湃与久候的渴望来迎接大地的福泽——“春”的到来。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深思。时光车轮滚滚向前,伴随着季节的更迭,立春一次次降临大地,但为何世人不曾对它有丝毫的怠慢?孩子眼中充满童真的渴望,大人心中充满敬意的祈祷,在他们那里,我找到了答案——立春是一种新生的渴望,也是一种内心的慰藉。
立春,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段流光溢彩的岁月,一颗刚刚破土的种子。万物复苏,百灵用歌声唱破大地疲惫的梦;生机勃勃,花儿草儿用色彩渲染大地。调皮可爱的春姑娘开始拨弄大地,把大地变得生机盎然,每个角落开始流淌着春天的气息。
于立春时节,让我们满怀希望,整装待发!
【解析】本文要求写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标题多数为单行式,有的有副标题,也只是交代报道的对象和新闻的来源。主体是通讯的主干部分,是继开头之后,对事件或事实报道的核心。首先审题,本文要求针对亲身经历的节气民俗,写一篇通讯。中国有24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也很多,如立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古时候立春要贴“宜春”春贴,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岁;清明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选择自己最熟悉并了解的节气进行写作。如可以写立冬时,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立冬至日,当地组织包饺子比赛的庆祝活动,描写当地人们包各式各样的的饺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并且激发大家满怀希望地迎接春天的到来等。要注意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