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语文 1.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荻港(dí) 横渡(hèng) 摧枯拉朽(cuī)
B.芜湖(wú) 签订(qiān) 协定(xié) 锐不可当(dǎng)
C.泄气(xiè) 督战(dū) 前锋(fēng) 风平浪静(jìng)
D.巩固(gǒng) 要塞(sài) 歼灭(qiān) 英勇善战(shà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A. 横渡(hèng) ——(héng)
B. 锐不可当(dǎng) ——(dāng)
C.正确。
D. 歼灭(qiān) ——(jiā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丝豪 业已 纷纷溃退 B.坚决 前峰 军无斗志
C.抵抗 激战 排山倒海 D.泻气 封锁 和平协定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A. 丝豪 ——丝毫
B. 前峰 ——前锋
C.正确。
D. 泻气 ——泄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树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B.人生,有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也有风雨坎坷,惊心动魄。
C.这伙儿犯罪分子十分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观众。
D.长津湖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志愿军的英勇进攻,好似摧枯拉朽,纷纷败退。
【答案】C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A.英勇善战: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B.一帆风顺:比喻一切顺利,毫无问题。
C.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该成语褒贬不当,它为褒义词,不能形容犯罪分子。
D.摧枯拉朽:比喻迅速摧毁腐朽的事物。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B.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C.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主要部分。
D.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答案】C
【知识点】新闻常识
【解析】ABD.正确。
C. 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必要部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二、填空题
5.填空。
(1)一则消息在结构上通常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 、 、 、 。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 和 。
【答案】(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
(2)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3)时效性强;真实客观
【知识点】新闻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⑴ 一则消息在结构上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
⑵ 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⑶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度过长江。
②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妨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③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机中。
④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绝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答案】度——渡;妨——防;机——击;绝——决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渡”可根据形旁辨别字形。“防”可根据义旁辨别字形。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三、语言表达
7.小文和小语两名同学针对《消息二则》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片段。请你根据内容,把对话和表格补充完整。
[片段一]
小文:我觉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传递的信息比较复杂,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信息梳理一下?
小语:我们可以试着用图表来梳理信息,这样就清晰多了。不过填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关数字千万不能填错。
表1-2《消息二则》信息梳理
部队 渡江区域 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渡江时间 已渡江人数
东路军 ①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 二十三日 ②
中路军 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 ③ 三十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④ 二十三日 ⑤
[片段二]
小文:上课时老师说“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在这两则消息中,我感觉到作者在空间、时间等客观内容的表述上都十分严谨。
小语:是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这两则消息中出现了许多地名,初读时我感觉既陌生又复杂,甚至觉得多余。但现在却觉得作为消息的内容,它们十分必要,因为⑥。(结合两则消息的内容写出其必要性)
小语:我还发现,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是全靠精确的表述来体现的。有一些内容会用“大约”“左右”等表示估计的词语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比如课文中的“⑦”。(请用原文举例)
【答案】①芜湖一江阴②三十五万大军的大部分③二十一日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 ⑤三十五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⑥该消息是向全国民众通报战况。是向前线战士传递战斗捷报、向敌人宣示战果的,地点表述的准确性意义重大,体现的是新闻的真实、客观严谨⑦[示例]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知识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东路军的渡江地点在芜湖、江阴段。
许多地名并不是多余的存在,这些地名是交代了我军战士的成成果,传递捷报的,体现了新闻的真实、客观严谨。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已大部,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①芜湖一江阴②三十五万大军的大部分③二十一日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⑤三十五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⑥该消息是向全国民众通报战况。是向前线战士传递战斗捷报、向敌人宣示战果的,地点表述的准确性意义重大,体现的是新闻的真实、客观严谨⑦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信息梳理。学生要掌握课本知识,注意课文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梳理信息填表即可。
四、名著导读
8.下面是全班共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活动中所列举的三个探究专题,你喜欢探究哪个专题?请选择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若你想另外选择专题,请你填写在D项的横线上,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A.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B.关于长征
C.信仰与精神 D.____
【答案】示例一:选A。我想了解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他们的革命之路也是他们的成长之路,是他们的报国之路,可以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有益于自己的成长。示例二:选B。我想了解长征的全过程,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长征的精神与意义。《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是了解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会有助于我了解长征的真实历史。示例三:选C。领袖人物和红军将士的信仰与精神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精髓部分,也是最值得我去了解并学习的,他们的信仰与精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对我的成长有所帮助。|选择“长征背景”,了解长征的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那个时代,了解领袖人物们所做的抉择,也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有利于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知识点】作品的综合评价;《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喜欢哪个专题便选择哪个专题,并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一:选A。我想了解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他们的革命之路也是他们的成长之路,是他们的报国之路,可以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有益于自己的成长。
示例二:选B。我想了解长征的全过程,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长征的精神与意义。《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是了解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会有助于我了解长征的真实历史。
示例三:选C。领袖人物和红军将士的信仰与精神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精髓部分,也是最值得我去了解并学习的,他们的信仰与精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对我的成长有所帮助。|选择“长征背景”,了解长征的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那个时代,了解领袖人物们所做的抉择,也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有利于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依据名著阅读的积累可知。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语段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有的还有引题和副题。
B.新闻要求报道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语言中会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
C.“西起九江(不含)”。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10.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对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11.下面句中括号内填写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夺回 占据 控制 B.占据 控制 切断
C.占领 控制 封锁 D.封锁 占据 控制
12.本文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简要回答。
13.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请简要回答。
【答案】9.D
10.C
11.C
12.因为九江当时还没有解放,没有发生渡江战役,指明渡江区域不包括九江,使语意明确,符合新闻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的要求。
13.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考查对新闻导语及作用的理解。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3)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的能力,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感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这样的题,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太恰当的词语,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4)本题考查品析语言的能力。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答题时要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思,最后加上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点评】9.ABC正确。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指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是汤恩伯没有料到的。
故答案为:D
10.ABD正确。C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概括了消息的核心事实。
故答案为:C
11.夺回:从别人那里取回自己的东西。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并占有。控制:掌握住,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一定范围。封锁 :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切断:断开电路可能切断。结合语境分析,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本来属于国民党所有,人民解放军用武装力量取得并占有。故第一空应选用“占领”。把江阴要塞中的的人掌握住,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一定范围。故第二空应选用“控制”。故选C。
故答案为:C
12.“不含”意思是不包括。当时九江当时还没有解放,如果不加上这个词语,意思就变成了九江也解放了。这和事实不符。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因为九江当时还没有解放,没有发生渡江战役,指明渡江区域不包括九江,使语意明确,符合新闻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的要求。
13.把这三路军发起渡江战役的时间和取得的战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故本文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故答案为: 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六、综合性学习
14.虽然消息最讲求客观、准确,但也隐含着作者的感情与思考。阅读《消息二则》,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1)表1-4《消息二则》写作目的及效果分析
读者对象 达成效果 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
人民解放军战士 ① ④
持中立态度的民众 ②
国民党政府及军队 ③
(2)与消息不同,新闻评论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用红笔圈画出文中表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语句。
②上网搜索“人民日报钟声”,将搜索到的关键信息摘录在横线上,并确定本文的评论立场。
摘录:
评论立场:
③作者撰写新闻评论时虽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但也不能随意评价。引用事实或权威言论是增强新闻评论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从本文中选择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答案】(1)①了解渡江战役的丰硕战果.激发更大的战斗热情②渐渐清 楚时局的变化,改变原先摇摆不定的立场③战斗 信念受到极大打击,军心涣散④鼓舞前方战士的士气,进一步摧毁敌人的信心,向全国人民宣告战争的大势所趋
(2)①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摘录:《人民网评: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布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这些史料再次宣告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也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评论立场:作为国家官方媒体.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
③[示例]为 了说明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文章列举了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等组织的做法,证明作者的论断并非随意得出的,而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知识点】材料探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论证过程
【解析】(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通过《消息二则》,向中国人民播报如今的战情,鼓舞我方士气,摧毁国民党政府及军队的信心,让世界人民知道战争大势所趋。让我军战士了解到目前战场上的最新情况,让他们知道如今我方节节胜利,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让一些中立的人看清事实,了解我方力量,摆正自己的立场。更让国民党政府及军队受到打击,军心涣散。
(2)①原文: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人民网评: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布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这些史料再次宣告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也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评论立场: 发表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对于世界和平的期盼,作为官方媒体,强调了对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主张。
③原文: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通过列举了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等组织的做法,证明作者的论断并非随意得出的,而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故答案为:(1) ①了解渡江战役的丰硕战果,激发更大的战斗热情。
②渐渐清楚时局的变化,改变原先摇摆不定的立场。
③战斗信念受到极大打击,军心涣散。
④鼓舞前方战士的士气,进一步摧毁敌人的信心,向全国人民宣告战争的大势所趋。
(2)①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摘录:《人民网评: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布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这些史料再次宣告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也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评论立场:作为国家官方媒体.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④[示例]为 了说明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文章列举了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等组织的做法,证明作者的论断并非随意得出的,而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③为了说明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文章列举了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等组织的做法,证明作者的论断并非随意得出的,而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七、文言文阅读
方山子传①
苏轼
方山子②,光、黄③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释】①本文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贬居黄州期间。②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③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④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15.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然 ②使 ③之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17.用“/”给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余 既 耸 然 异 之 独 念 方 山 子 少 时 使 酒 好 剑 用 财 如 粪 土
18.方山子与陶渊明一样都选择远离尘世,请你结合文本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行为、思想。
19.有学者指出,苏轼作《方山子传》并非只是为方山子立传。这个观点你同意吗?在这篇传记中你能读出苏轼的写作意图吗?
【答案】15.连词,表示转折。不过,但是;命令,派遣;代词,代前文之“鹊”
16.(他)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往来于山中,没有人认识他。
17.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18.①他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②他隐居时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③他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往来于山中;④他的家中四壁萧条,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露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19.同意。从“故人陈季常”到“方山子”,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如何变成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而作者也已从当年的“苏贤良”变成了谪居的罪臣。当这隐士和罪臣碰在一起时,文中只是着力刻画了青年陈慥的形象,与如今的方山子形象充满了矛盾。苏轼努力从方山子的眉宇间捕捉到属于陈慥的那份精悍之色,觉得他实在不该自甘于山间的隐居生活,仿佛为其没有入仕而惋惜,但文未一段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又传达出苏轼渴求超脱的心愿。所以这篇于贬居期间所作的文章,既是苏轼人物传记方面的代表作,又是苏轼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反映。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居者。他年轻时仰慕汉代著名侠士朱家、郭解,也崇拜乡里的侠士。年岁稍长,他就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发奋读书,想在当世自由施展其怀抱,但是一直不得志。到了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粗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往来于山中,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是高高耸起的方形帽顶,就说:“这难道是古代乐师戴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于是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恰好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惊讶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住所简陋,空无一物,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露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喝酒使性、喜欢耍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手,挟着两支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有一鹊飞起,他便派骑手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策马急驰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去多少日子,那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间,这难道该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吗?
然而方山子上代曾有功劳和门第,应当荫补得官,假使从事于官场宦途,现在也已经声名显赫了。而且,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较。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他生活富裕安乐。(但是)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这穷僻的山中,他如果心中无所得,怎会这样做(弃官而隐居)?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癫狂、涂抹脏污,并且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可能会遇见他们吧!
【点评】15.①句意为:但是一直不得志。
②句意为:他便派骑手追赶射鹊。
③句意为:一箭射中飞鹊。
故答案为:连词,表示转折。不过,但是;命令,派遣;代词,代前文之“鹊”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冠服,衣帽;莫,没有。故答案为:(他)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往来于山中,没有人认识他。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喝酒使性、喜欢耍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故答案为: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弃车马, 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晚乃遁于光、 黄间 ”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①他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②他隐居时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③他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往来于山中;④他的家中四壁萧条,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露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1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感悟。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被祸,不便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深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故答案为:同意。从“故人陈季常”到“方山子”,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如何变成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而作者也已从当年的“苏贤良”变成了谪居的罪臣。当这隐士和罪臣碰在一起时,文中只是着力刻画了青年陈慥的形象,与如今的方山子形象充满了矛盾。苏轼努力从方山子的眉宇间捕捉到属于陈慥的那份精悍之色,觉得他实在不该自甘于山间的隐居生活,仿佛为其没有入仕而惋惜,但文未一段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又传达出苏轼渴求超脱的心愿。所以这篇于贬居期间所作的文章,既是苏轼人物传记方面的代表作,又是苏轼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反映。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
[唐]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
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
手把屠苏让少年。
[乙]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已积琼英①。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注]①琼英:指雪花。
20.两首诗写的是同一传统节日,根据诗歌内容推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至 B.春节 C.元宵 D.清明
21.两首诗都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0.B
21.[甲]诗:又一个新年到来,诗人已到老年,许多亲友已经离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乙]诗:诗人冒着严寒,披衣而起,听第一声雄鸡叫,表达了老当益壮、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乐观情感。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点评】20.[甲]诗中“不觉老将春共至”意思是一年新春又来到,而自己却年事已高,因此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春节;[乙]诗中“要听雄鸡第一声”的 意思是要听除夕夜后新年雄鸡的第一声啼鸣,因此该诗所描写的节日也是春节;由此可知该题选B.
故答案为: B
21.[甲]诗由“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这三句可知,在不知不觉中新春即将到来,诗人却感叹自己又老了一岁,更可悲的是和自己共同生活的人已所剩无几,面对这样的场景,诗人内心满是孤寂和无奈;由此可知,面对新春佳节,诗人并没有满心欢喜,而是感叹自己渐渐老去,朋友知己已无几人,表达了自己对光阴流逝之快的无奈和悲伤。[乙]诗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两句可知,它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夫聊发少年狂”意趣相似,诗人虽已年老,却不服老,仍要冒冷披衣,听雄鸡啼鸣。宏大的气势与雄浑的格调,充满了斗志昂扬、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由此抒发了诗人不同凡响的志向,写出自己老当益壮、惜时奋进的豪情。
故答案为: [甲]诗:又一个新年到来,诗人已到老年,许多亲友已经离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乙]诗:诗人冒着严寒,披衣而起,听第一声雄鸡叫,表达了老当益壮、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乐观情感。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渡江第一船”的烽火故事
①在合肥市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黄色锦旗,上书“奖给水上英雄”,中间“渡江第一船”五个大字十分醒目,落款为“一零六团”。这面锦旗的主人叫陈正华,今年已91岁高龄,居住在我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
②7月29日,记者来到罗岭镇姥山社区,眼前的陈正华老人拄着拐杖、蓄着银白胡须,由于年事已高,说话时间一长,他就有些喘,但提起71年前那场战役,他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声音也洪亮了:“这件事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③1949年,陈正华20岁。那年年初,他还不知道自己将参与一件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身为渔民的他却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
④“国民党军队到处收船,把能用的船都破坏了。”陈正华回忆道,还好他家的渔船不大,提前藏了起来,才躲过了破坏。
⑤八百里皖江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据记载,当时整个安庆地区渡江前线划分在四个地区:安庆、枞阳、望江和宿松。而安庆江段分为鸭儿沟、大王庙、马窝和前江口至杨林洲;枞阳江段划分为枞阳至铁板洲、桂家坝至长沙洲、汤家沟至王家套、北埂至姚沟4个起渡点;望江江段起渡点部署在莲洲、沟口至华阳渡口;宿松江段则主要选定套口、小孤山至华阳沿线作为渡江强攻的出发点。
⑥陈正华从小跟随父亲陈文义跑船捕鱼维持生计,他家当年就在枞阳桂家坝,所住的小渔村恰巧就是择定的一个最早的起渡点。那一年的正月初二,他家的木船被解放军征用。陈家父子自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好,水域情况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父子二人成为第一批10条冲锋船上的水手。
⑦出发前,部队首长亲自为每一名突击队员胸前都挂上了一个章。陈正华告诉记者,这个章是一个布条,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年龄、出生年月等。而那一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正是在此时交到他们手中的。
⑧“第一班船就是敢死队,出发前,我们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就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陈正华说。
⑨1949年4月20日晚8时,渡江战役打响!6个小时后,4月21日凌晨2时,陈家父子和等在江边的10条冲锋船在指导员一声令下后,全力驶向对岸。
⑩但渡江过程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原本兵力不多的对岸突然加强了部署,开来了两艘军舰,军舰上架起机枪,对着江面扫射。
陈正华扯帆,父亲陈文义掌舵,在枪林弹雨中,满载着18名解放军战士的木船乘风破浪。子弹打穿了木船,江水涌进船身,陈文义赶紧用葫芦瓢向外舀水;炮弹碎片割断了帆绳,扎进了陈正华的右臂,他强忍着疼痛,紧紧拽着船帆。在陈家父子的帮助下,解放军战士们克服了江面风大雾重、木船起伏摇晃、对岸火力凶猛的重重困难,突破,突破,再突破……半个时辰后,“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弹雨,最终抵达对岸。
到达对岸后,岸边却是敌人设置的障碍物、电网和密集的地雷阵。陈正华船上的黄指导员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清障,一边排雷,陈正华也跟着跳入水中。
“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清障的时候要小心地把引线、电网剪断。”陈正华回忆道。
一颗炮弹正落在木船周围。弹片炸开,正在清障的黄指导员腿部受伤,负伤的陈正华也被掀起的气浪冲得老远,父亲陈文义也被炸伤,身上血流如注。
随着渡江船只一艘艘登岸,陈文义、陈正华父子完成了这次使命。后来,他们才知道,在当天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陈正华眼神坚定。
(选自“安庆新闻网”2020年07月31日,有删改)
“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这句话中的“信心”指什么?
2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在当天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②“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弹雨,最终抵达对岸。
2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5.文中为什么要写“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
26.毛泽东笔下的人民解放军有怎样的特点?本文中的陈正华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2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23.①“百万”,一方面强调解放军人数之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报道的准确性;“排山倒海”写出了百万雄师的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充分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战斗力。
②“弹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敌军密集的子弹比作“雨”,从侧面表现了渡江的难度之大,烘托出“渡江第一船”上人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24.渡江战役中,陈正华父子在“渡江第一船”上协助解放军成功渡江,完成使命。
25.一方面突出了解放军渡江的难度之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26.毛泽东笔下的人民解放军具有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特点;本文中的陈正华具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特点。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也可以根据全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来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的能力。赏析关键语句的重点是从词性的角度看是什么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是否是叠词,动词,是否含有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全文内容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本,先把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然后综合起来,结合文章的主题的角度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语句的分析能力。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一定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分析原则,然后从结构上、内容上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人物特点的能力。要找到相应的段落,看人物的相关事迹,言行举止具有什么特征,用四字短语或形容词归纳概括即可。
【点评】22.“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联系下文“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陈正华眼神坚定。可得出陈正华的“信心”就是: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会越来越强大。可以用自己的话归纳,也可以直接摘引。
故答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23.①“百万”数量词,修饰人民解放军,表示人民解放军的数量多,也凸显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排山倒海”是个形容词,多形容气势恢宏壮大,此处指人民解放军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②“弹雨”是个比喻的说法,指弹头像雨一样密集,这里是指“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子弹,这从侧面烘托出渡江作战的勇士们的英勇无畏的品质。
故答案为:
①“百万”,一方面强调解放军人数之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报道的准确性;“排山倒海”写出了百万雄师的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充分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战斗力。
②“弹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敌军密集的子弹比作“雨”,从侧面表现了渡江的难度之大,烘托出“渡江第一船”上人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2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渡江第一船”的烽火故事。从开头第一段的内容“这面锦旗的主人叫陈正华,今年已91岁高龄,居住在我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再看后面的内容“1949年,陈正华20岁。那年年初,他还不知道自己将参与一件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身为渔民的他却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那一年的正月初二,他家的木船被解放军征用。陈家父子自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好,水域情况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父子二人成为第一批10条冲锋船上的水手”“第一班船就是敢死队,出发前,我们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就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陈正华扯帆,父亲陈文义掌舵,在枪林弹雨中,满载着18名解放军战士的木船乘风破浪。子弹打穿了木船,江水涌进船身,陈文义赶紧用葫芦瓢向外舀水;炮弹碎片割断了帆绳”等等可概括为:渡江战役中,陈正华父子在“渡江第一船”上协助解放军成功渡江,完成使命。
故答案为:渡江战役中,陈正华父子在“渡江第一船”上协助解放军成功渡江,完成使命。
25.“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 这句话在文章第13段,进一步细致地说明渡江作战的艰难和敌人的残忍凶恶。但是面对如此高难的境地,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没有后退,而是继续攻坚克难,这就是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故答案为:一方面突出了解放军渡江的难度之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26.毛泽东有诗词《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兵渡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语句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而文中的陈正华充满正义,有敢于吃苦、勇于牺牲的精神。
故答案为:毛泽东笔下的人民解放军具有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特点;本文中的陈正华具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特点。
十、写作题
27.根据要求作文。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当我们朝着远方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若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
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不该错过的风景
“终于熬到星期天了!”我和同学议论着,欢快地走出了校门,奔向老爸的工厂。
到达工厂,天黑了,老爸已回家了。我来到公路边,昏黄的路灯给夜色添了一丝恐怖。好不容易来了辆公交车,我像抓住了救命草一下子跳了车。借着微光我扫视车上,呵,“风景”吓人:几个人戴着墨镜,其中一个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其余人的眼睛一直瞅着别的东西,年轻人一这是大脑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我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妈妈的话立刻响在耳边:“现在社会太乱,坏人多,千万要小心一些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小妹妹,坐这儿吧,今天我当回雷锋,照顾一下祖国的‘花朵’。”我一惊,疑惑地回过头,正好和说话人目光接触,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个人长得尖嘴猴腮的,那目光中分明透露出“奸诈” ,他的样子使我想起了电视里坏透了的特务。出于礼貌,我强装笑脸地说了声“谢谢”,便坐了下来,心里却想:黄鼠狼给鸡拜年一没安好心。
过了一会儿,腿便被书包压得有些麻,于是不自觉地活动了一下双腿。这时,一个模样很酷的人语气硬硬地说:“哎, 我帮你把书包放到上面,没人会偷你的书包,又不是什么宝贝。”我看了看他,紧张的心怦怦直跳,忙说:“不用了,拿着就行了。”
说完便慌张地低下了头。他一定是想趁拿书包的同时想拿点什么东西,我这样想着,把书包抱得更紧了。
这时的我只想快点儿到站。早点逃离这辆车,因为这伙人我咋看像电视上一些贩卖儿童的团伙!不行,我得想一个脱身的办法。我的后背紧张害怕得冒出汗来。
这时,有一个年轻人由前往后走,一个由后往前走。我感觉到他们边走还边扫视着我,我心里一惊,不好,他们一定是想先下手为强,我赶忙把书包举起来,想等他们一靠近, 就打碎玻璃跳出去。恰在这时,司机问我:“你到哪儿下车 ”“我一会儿就下。”
我不由自主地往身后看了一眼,他们一前一后向我走来,我似乎看到他们墨镜后面那双瞪得通红的眼,不由地缩着身子向里面挪了挪,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旁边那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忙问:“小姑娘,你怎么了 ”这时,那两个年轻人不动声色地走了过来,齐齐把手伸向车架,好像要对我形成围攻之势。我猛地站起来,手提书包喊:“快,快停车,到了。”门一开,我便飞似地逃出这辆“匪车”。
无可奈何,我只能顺着车行的方向,匆匆步行好在离家也就两三公里了昏黄的路灯光稍稍壮着我的胆子.忽然,不远处,出现一丛人影.到近处,才发现,两个年轻人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挽着一位矮小的老大爷慢慢地走着,只听得大爷-迭声地道谢,并说:“不是遇上你们俩,今天我真不知道怎么挨到家呢!唉,浑小子们说好来接,连影子也不见。”其中的一个人说:“老头哎,你遇不上我们,也会有别人帮你的。”啊,这不正是刚才车上的那两个不三不四的家伙!
我恍然大悟:他们刚才伸手是替这位大爷取行李的。
我不禁愣住了。
一阵喧闹,老大爷的家人接走了大爷,两个小伙,子哼着流行歌曲飘然而去,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内疚、自责与思索。
呵,不该错失的风景……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风景”可以指自然界风景,也可以指人生风景。“慢慢走,欣赏啊”的标语牌告诉人们,不要只认准远方的目标,而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一个相对较小的事件素材中表现较为深刻的道理。可以在文前加一段优美的文字作为题记;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几个小标题,也可以把一般人使用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一人称,结尾可以以抒情、议论性的文字结尾,收束全文。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语文 1.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荻港(dí) 横渡(hèng) 摧枯拉朽(cuī)
B.芜湖(wú) 签订(qiān) 协定(xié) 锐不可当(dǎng)
C.泄气(xiè) 督战(dū) 前锋(fēng) 风平浪静(jìng)
D.巩固(gǒng) 要塞(sài) 歼灭(qiān) 英勇善战(s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丝豪 业已 纷纷溃退 B.坚决 前峰 军无斗志
C.抵抗 激战 排山倒海 D.泻气 封锁 和平协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树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B.人生,有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也有风雨坎坷,惊心动魄。
C.这伙儿犯罪分子十分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观众。
D.长津湖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志愿军的英勇进攻,好似摧枯拉朽,纷纷败退。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B.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C.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主要部分。
D.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二、填空题
5.填空。
(1)一则消息在结构上通常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 、 、 、 。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 和 。
6.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度过长江。
②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妨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③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机中。
④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绝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三、语言表达
7.小文和小语两名同学针对《消息二则》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片段。请你根据内容,把对话和表格补充完整。
[片段一]
小文:我觉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传递的信息比较复杂,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信息梳理一下?
小语:我们可以试着用图表来梳理信息,这样就清晰多了。不过填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关数字千万不能填错。
表1-2《消息二则》信息梳理
部队 渡江区域 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渡江时间 已渡江人数
东路军 ①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 二十三日 ②
中路军 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 ③ 三十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④ 二十三日 ⑤
[片段二]
小文:上课时老师说“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在这两则消息中,我感觉到作者在空间、时间等客观内容的表述上都十分严谨。
小语:是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这两则消息中出现了许多地名,初读时我感觉既陌生又复杂,甚至觉得多余。但现在却觉得作为消息的内容,它们十分必要,因为⑥。(结合两则消息的内容写出其必要性)
小语:我还发现,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是全靠精确的表述来体现的。有一些内容会用“大约”“左右”等表示估计的词语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比如课文中的“⑦”。(请用原文举例)
四、名著导读
8.下面是全班共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活动中所列举的三个探究专题,你喜欢探究哪个专题?请选择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若你想另外选择专题,请你填写在D项的横线上,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A.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B.关于长征
C.信仰与精神 D.____
五、语段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有的还有引题和副题。
B.新闻要求报道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语言中会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
C.“西起九江(不含)”。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10.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对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11.下面句中括号内填写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夺回 占据 控制 B.占据 控制 切断
C.占领 控制 封锁 D.封锁 占据 控制
12.本文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简要回答。
13.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请简要回答。
六、综合性学习
14.虽然消息最讲求客观、准确,但也隐含着作者的感情与思考。阅读《消息二则》,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1)表1-4《消息二则》写作目的及效果分析
读者对象 达成效果 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
人民解放军战士 ① ④
持中立态度的民众 ②
国民党政府及军队 ③
(2)与消息不同,新闻评论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用红笔圈画出文中表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语句。
②上网搜索“人民日报钟声”,将搜索到的关键信息摘录在横线上,并确定本文的评论立场。
摘录:
评论立场:
③作者撰写新闻评论时虽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但也不能随意评价。引用事实或权威言论是增强新闻评论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从本文中选择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七、文言文阅读
方山子传①
苏轼
方山子②,光、黄③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释】①本文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贬居黄州期间。②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③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④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15.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然 ②使 ③之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17.用“/”给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余 既 耸 然 异 之 独 念 方 山 子 少 时 使 酒 好 剑 用 财 如 粪 土
18.方山子与陶渊明一样都选择远离尘世,请你结合文本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行为、思想。
19.有学者指出,苏轼作《方山子传》并非只是为方山子立传。这个观点你同意吗?在这篇传记中你能读出苏轼的写作意图吗?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
[唐]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
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
手把屠苏让少年。
[乙]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已积琼英①。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注]①琼英:指雪花。
20.两首诗写的是同一传统节日,根据诗歌内容推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至 B.春节 C.元宵 D.清明
21.两首诗都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渡江第一船”的烽火故事
①在合肥市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黄色锦旗,上书“奖给水上英雄”,中间“渡江第一船”五个大字十分醒目,落款为“一零六团”。这面锦旗的主人叫陈正华,今年已91岁高龄,居住在我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
②7月29日,记者来到罗岭镇姥山社区,眼前的陈正华老人拄着拐杖、蓄着银白胡须,由于年事已高,说话时间一长,他就有些喘,但提起71年前那场战役,他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声音也洪亮了:“这件事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③1949年,陈正华20岁。那年年初,他还不知道自己将参与一件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身为渔民的他却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
④“国民党军队到处收船,把能用的船都破坏了。”陈正华回忆道,还好他家的渔船不大,提前藏了起来,才躲过了破坏。
⑤八百里皖江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据记载,当时整个安庆地区渡江前线划分在四个地区:安庆、枞阳、望江和宿松。而安庆江段分为鸭儿沟、大王庙、马窝和前江口至杨林洲;枞阳江段划分为枞阳至铁板洲、桂家坝至长沙洲、汤家沟至王家套、北埂至姚沟4个起渡点;望江江段起渡点部署在莲洲、沟口至华阳渡口;宿松江段则主要选定套口、小孤山至华阳沿线作为渡江强攻的出发点。
⑥陈正华从小跟随父亲陈文义跑船捕鱼维持生计,他家当年就在枞阳桂家坝,所住的小渔村恰巧就是择定的一个最早的起渡点。那一年的正月初二,他家的木船被解放军征用。陈家父子自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好,水域情况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父子二人成为第一批10条冲锋船上的水手。
⑦出发前,部队首长亲自为每一名突击队员胸前都挂上了一个章。陈正华告诉记者,这个章是一个布条,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年龄、出生年月等。而那一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正是在此时交到他们手中的。
⑧“第一班船就是敢死队,出发前,我们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就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陈正华说。
⑨1949年4月20日晚8时,渡江战役打响!6个小时后,4月21日凌晨2时,陈家父子和等在江边的10条冲锋船在指导员一声令下后,全力驶向对岸。
⑩但渡江过程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原本兵力不多的对岸突然加强了部署,开来了两艘军舰,军舰上架起机枪,对着江面扫射。
陈正华扯帆,父亲陈文义掌舵,在枪林弹雨中,满载着18名解放军战士的木船乘风破浪。子弹打穿了木船,江水涌进船身,陈文义赶紧用葫芦瓢向外舀水;炮弹碎片割断了帆绳,扎进了陈正华的右臂,他强忍着疼痛,紧紧拽着船帆。在陈家父子的帮助下,解放军战士们克服了江面风大雾重、木船起伏摇晃、对岸火力凶猛的重重困难,突破,突破,再突破……半个时辰后,“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弹雨,最终抵达对岸。
到达对岸后,岸边却是敌人设置的障碍物、电网和密集的地雷阵。陈正华船上的黄指导员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清障,一边排雷,陈正华也跟着跳入水中。
“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清障的时候要小心地把引线、电网剪断。”陈正华回忆道。
一颗炮弹正落在木船周围。弹片炸开,正在清障的黄指导员腿部受伤,负伤的陈正华也被掀起的气浪冲得老远,父亲陈文义也被炸伤,身上血流如注。
随着渡江船只一艘艘登岸,陈文义、陈正华父子完成了这次使命。后来,他们才知道,在当天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陈正华眼神坚定。
(选自“安庆新闻网”2020年07月31日,有删改)
“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这句话中的“信心”指什么?
2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在当天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②“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弹雨,最终抵达对岸。
2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5.文中为什么要写“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
26.毛泽东笔下的人民解放军有怎样的特点?本文中的陈正华有怎样的特点?
十、写作题
27.根据要求作文。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当我们朝着远方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若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
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