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八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八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15:36: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桥横跨在洨(jiāo)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B.(这些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āo)。
C.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dūn),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D.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chǒng)这座桥。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A. 洨(jiāo) ——(xiáo)
B. 惟妙惟肖(xiāo) ——(xiào)
C.正确。
D. 推崇(chǒng) ——(chóng)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纶。
D.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C项,“纶”应为“伦”。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
3.下列关于课文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时,用了“比较”“大约”“可能”“左右”“几乎”等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昇,他曾主持修建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
D.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ABD.正确。
C.有误;茅以异于1934年至1937年主持修建了大桥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也是他主持修建的,但不是第一座 现代化大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卢沟桥的设计造型精巧典雅,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C.这家乡镇企业就地取材,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外。
D.李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今天的气氛不同往日,同学们都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答案】A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A. 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不合语境。
B.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C.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所需要的人或材料。
D.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二、填空题
5.根据意思选词语
   :大幅度跨越。
   :把事情记录下来;记录事情的文字。
   :残害;损害。
   :古老而质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尊崇,推重崇敬。
   :侵犯掠夺。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一般形容建筑物,工艺品,艺术品。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答案】雄跨;记载;残损;古朴;推崇;侵略;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惟妙惟肖;独一无二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雄跨:大幅度跨越。
记载:把事情记录下来;记录事情的文字。
残损:残害;损害。
古朴:古老而质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尊崇,推重崇敬。
侵略:侵犯掠夺。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一般形容建筑物,工艺品,艺术品。
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故答案为:雄跨;
记载;
残损;
古朴;
推崇;
侵略;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独一无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意思的积累和掌握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和巩固,勤于翻查工具书,日积月累就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
6.中国石拱桥
雄跨    记载    残损    古朴    桥墩    推崇   
侵略    序幕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答案】kuà;zǎi;sǔn;pǔ;dūn;chóng;lüè;mù;lún;jiē;xià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中国石拱桥
【解析】雄跨(xióng kuà,意思犹高踞。指高踞者。大幅度跨越。)
记载(jì 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
残损(cán sǔn ,意思是残害、损害;伤残缺损。)
古朴(gǔ pǔ,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桥墩(qiáo dūn,桥墩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载传至地基的亚筑物、桥台设在桥梁两侧。桥墩则在两桥台之间。)
推崇(tuī 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尊崇,推重崇敬。)
侵略(qīn lüè,意思是侵犯掠夺;一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和对他国人民的掠夺和奴役的行动 。)
序幕(xù mù,指的是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 lún ,意思是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
故答案为:kuà;zǎi;sǔn; pǔ;dūn;chóng;lüè;mù;lún;jiē;xiào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掌握程度。此类题的答题关键是平时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并积累词语,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
三、语言表达
7.默读课文第5段,结合课文内容推测桥的设计者会如何回答小语的问题。
小语:您造的桥为什么经过1400多年仍不垮?
设计者:   
【答案】[示例]因为这座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它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更稳固;拱上加拱的设计,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洞过水量,也就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知识点】漫画释义;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问题”为什么经过1400多年仍不垮“可知,问的是赵州桥牢固的特点,解答时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进行作答:因为这座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它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更稳固;拱上加拱的设计,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洞过水量,也就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故答案为: 因为这座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它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更稳固;拱上加拱的设计,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洞过水量,也就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需要理解和明确问题,找准语句进行作答。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什么老师不知道的事,那么在雷沃米尔之后再谈论蝉的故事也没什么意义。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当七月来临,它们占据了从牲口棚到屋檐下的每处角落。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这位性格直率的邻居常常前来拜访,让我得以了解关于她的一些细节,雷沃米尔做梦都没法拥有这样的条件。
节选自《蝉出地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猴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由此,法布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光辉的学术生涯中做过的一点傻事,就是把村野玩笑当成了真实的资料,并记录下来。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
【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
8.请你品味【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联系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与雷沃米尔的研究相比,法布尔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9.法布尔说“除了感觉之外,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譬如,他发现蝉似乎天生能预知到来自蚋的破坏,因此产卵的数量特别大。还有哪些昆虫也具有这种本能的智慧?请另举《昆虫记》中一例。
10.【材料二】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法布尔这种精神的看法。
【答案】8.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活泼、生动,读出法布尔对蝉、对昆虫由衷的喜爱和尊重,可以看出他研究的是鲜活的生命。
9.天牛幼虫,它预知到成虫无法在橡树中挖出通道,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准备好逃生之路。
10.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等的差异,法布尔的怀疑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怀疑本身没有错,科学研究需要怀疑精神。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⑴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⑵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 名著阅读是中考常见题型。对于规定名著,一定要认真诵读,对于其中的出现的人物和主要情节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方可完成此类题目。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以及内容理解。“蝉才是掌权的主妇”把蝉比喻成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是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吵闹,可以读出法布尔对蝉的喜爱之情。结合“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可以看出法布尔研究的是鲜活的生命。
故答案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活泼、生动,读出法布尔对蝉、对昆虫由衷的喜爱和尊重,可以看出他研究的是鲜活的生命。
9.本题考查阅读积累。黄翅飞蝗泥蜂巧妙避开蟋蟀攻击,采用“螫针三刺”让蟋蟀成为自己的猎物。
故答案为:天牛幼虫,它预知到成虫无法在橡树中挖出通道,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准备好逃生之路。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蝉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可见法布尔敢于质疑、实事求是。材料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蝉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和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看法不同。法布尔是法国人,中西文化、饮食习惯等都有差异,所以对待事物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科学研究需要怀疑精神,怀疑之后,再仔细观察,细心探究,科学研究会更加严谨。所以法布尔的怀疑精神值得赞扬。
故答案为: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等的差异,法布尔的怀疑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怀疑本身没有错,科学研究需要怀疑精神。
五、语段阅读
阅读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完成后面小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四个特征。
1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14.“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删去可以吗 并说明理由。
15.这段文字的第⑨句运用哪种表达方式 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答案】11.B
12.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结构坚固 ④形式优美
13.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14.不能删,“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去掉后变成与河面完全平行,与事实不符
15.这一句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同时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文章段落及层次;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层次的划分,考生要通读文段,理解文意,理清层次,参照选项进行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熟读文本,抓住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i的理解。考生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语句活动内容和文段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为常考题型,考生要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结合具体的词语按照答题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解。
(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结合语句进行正确的判断,联系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点评】11.本题考查文段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可根据文段介绍说明对象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层次,然后从选项中判断正确答案。仔细阅读此段,举的是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①句是总,②③④⑤介绍桥的长、宽石拱;⑥句介绍坚固的特点;⑦⑧⑨介绍桥面、每个柱头柱子上的石刻狮子,是分写。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结合语句进行理解。
根据“建造于公元1 189到1192年间”突出历史悠久。
根据“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突出结构精巧。
根据“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突出坚固耐用。
根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突出形式优美。
1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表明运用的是作比较,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1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表示程度,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可以删去。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其中描写的作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的描绘出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是对卢沟桥上石狮子的描摹,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传神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六、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探究活动,感受它的魅力。
16.在桥名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桥梁的命名十分有趣,请根据下面桥的命名方式选出相应的桥名。
备选桥名:放生桥 拱桥 中山桥 独木桥
①以人名命名:   
②以形状命名:   
③以建造材料命名:   
④以使用功能命名:   
17.【学科素养·文化自信】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   
下联:人   
18.【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根据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语言有幽默感,35字以内。
  重庆市黄桷湾立交桥是我国目前最复杂的一座枢纽型立交桥。走错一步,就是重庆一日游 走神一秒,午餐就变成消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答案】16.中山桥;拱桥;独木桥;放生桥
17.从碧玉环中去;在苍龙背上行
18.(示例)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说“不行不行”,其实我们只是打破了个世界纪录而已。
【知识点】文化特色;诗歌对联;主题活动;句子仿写
【解析】(1)本题考查综合性实践能力。答题时可抓住桥名中的关键字眼理解,从而判断出桥名的由来。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点评】16.放生桥:明清时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举行隆重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故此桥以使用功能命名。
拱桥: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故此桥以形状命名。  
中山桥: 以人名命名,孙中山是伟大革命家。
独木桥,以建造材料(木)命名。
故答案为:中山桥
拱桥
独木桥
放生桥
17.“从碧玉环中去”意思是从桥下穿过;“在苍龙背上行”意思是从桥上走过 。上下联意思相关。“从碧玉环中”“在苍龙背上”都是介宾短语,“去”和“行”都是动词,“去”是仄声,“行”是平声。符合对联要求。
故答案为:从碧玉环中去
在苍龙背上行
18.由“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可看出港珠澳大桥打破了世界纪录。据此分析续写一句具有幽默感的话,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说“不行不行”,其实我们只是打破了个世界纪录而已。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 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选自苏轼《在儋耳书》)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少焉水涸   ②出涕曰   
22.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覆 盆 水 于 地 芥 浮 于 水 蚁 附 于 芥 茫 然 不 知 所 济
23.【甲】【乙】两文都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结合两篇文章说一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9.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共同,一起
20.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1.干涸、干枯;眼泪
22.覆 盆 水 于 地 /芥 浮 于 水 /蚁 附 于 芥 /茫 然 不 知 所 济
23.【甲】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他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性情的旷达。苦闷中也有自嘲、自解与自许。【乙】文写于苏轼被贬海南期间,一开始苏轼凄然而悲伤,不知自己何时才能离开这个地方, 但从蚂蚁的经历中获得启示,明悟到眼前之境只是一瞬间的的事。从这两篇文章中都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随缘自适的人,能够淡定从容地而对逆境,拥有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⑷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⑸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乙】我刚开始到南海时,环顾四面大海无边无际,凄然而悲伤地说:“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 个岛呢? ”一会儿又停下来思考:天地都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小海中,难道有谁不在岛上吗?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叶浮在水上,一只蚂蚁趴在草叶上,茫茫然不知道如何渡过。一会儿水干了,蚂蚁直接爬下草叶走了;见到同类,哭着说:“ (我)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哪里知道转眼之间,就出现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呢!想到这里可以笑一笑。
【点评】19.①句意:高兴地起身出门。欣然:高兴的样子。
②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③句意: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
故答案为: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共同,一起
2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
②中重点词语有:但,只是;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耳,语气词,“罢了”。
故答案为: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1.①句意: 一会儿水干了。涸:干涸、干枯。
②句意:哭着说。涕:眼泪。
故答案为:干涸、干枯;眼泪
2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为: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叶浮在水上,一只蚂蚁趴在草叶上,茫茫然不知道如何渡过。
故答案为:覆 盆 水 于 地 /芥 浮 于 水 /蚁 附 于 芥 /茫 然 不 知 所 济
2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甲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描绘了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月下美景,作者与友人张怀民-起漫步赏景,显得清闲自得。在这样的月夜,苏轼特意找好友共同赏月,表现出对美景的喜爱和赞美。虽然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是也有自解、自慰、自我排遣,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美的月色,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是不懂欣赏的,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能欣赏,有一种自得、自我安慰。乙文写于苏轼被贬海南期间。刚到海南的时候,“凄然伤之”,后来想到“天地”“九州”“中国”以及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海岛中,便释然了,再借用“蚂蚁走出险境”后感到庆幸的故事,表现了自己的乐观豁达。据此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随缘自适的.人,能够淡定从容地而对逆境,拥有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故答案为:【甲】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他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性情的旷达。苦闷中也有自嘲、自解与自许。【乙】文写于苏轼被贬海南期间,一开始苏轼凄然而悲伤,不知自己何时才能离开这个地方, 但从蚂蚁的经历中获得启示,明悟到眼前之境只是一瞬间的的事。从这两篇文章中都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随缘自适的人,能够淡定从容地而对逆境,拥有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①
春山多胜事②,赏玩夜忘归。掬③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④。
【注】①于良史:唐代诗人,其五言诗清丽超逸,讲究对仗。②胜事:美好的事物。③掬(jū):双手捧起。④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土小。
2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两句统领全篇,后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赏玩忘归”的描述。
B.因为春天山中美好的事物很多,所以诗人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竟然忘了回去。
C.颈联中诗人唯兴所适,不比较路程远近,他陶醉于山中月下美景,在将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从远方转向近处,以画面引出声音,用爱怜的笔触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
25.这是一首有特色的写景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传神名句,请你赏析这句诗的传神之处。
【答案】24.D
25.结构上,前句紧承上联的“夜”字,下句“弄花”则承首句的“春”字。内容上“掬水”句写泉水清港明激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这两句写出了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掬”字和“弄”字,既写景又写人,表现了诗人的童心和雅兴,确是传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点评】24.本题考查理解与赏析诗句。
D.有误。尾联意思是: 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是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的
勾勒了出来。
故答案为:D。
2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法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从“掬”“弄”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掬水”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
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从情感上看,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纵情山水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的自得。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结构上,前句紧承上联的“夜”字,下句“弄花”则承首句的“春”字。内容上“掬水”句写泉水清港明激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这两句写出了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掬”字和“弄”字,既写景又写人,表现了诗人的童心和雅兴,确是传神。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引路的风筝
①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的地方,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
②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
③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
④母亲的那一套理论没用。什么逆风飞翔,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筝呢?像一个脑残的大鸟一路跌跌撞撞,却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就像我的心一样。
⑤母亲又贴上来,像一个富有多年指挥经验的教官,大声说:“不要一直跑!还要回头向天上的风筝看!缓慢放线!放线!”
⑥我照母亲的话做了。可是,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
⑦我刚刚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间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风筝一起趴到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沮丧极了。
⑧这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手持着长线,操纵着飞得钻天眼儿高的放风筝的人,风筝静止了似的俯视着大地,地上的人仰着头,脸上荡漾着恬静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画。
⑨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
⑩我抹着眼泪,迷茫地坐起身。
很快,母亲像极了一个英雄,三下两下便将风筝送上了天空。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长长的线,柔柔的风,美丽的田野,泥土的清香,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一直想做这个童话中的王子。
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风筝身上有一股劲儿,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让它往东它偏扭着头往西?它好像要指挥我一样?”
母亲笑着说:“你能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快学会放风筝了,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
引路人,好绝妙的比喻。
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的人生仿佛就捏在我自己手里,而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决定我的人生。
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
疲惫的母亲,脸上顿时荡漾起了甜美的笑容。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
26.请按照情节的发展,概括“我”放风筝时心理的变化过程。
风筝不听驯服,“我”情绪糟糕极了→风筝摔了很多跟头,“我”沮丧极了→①   ,“我”感到很好奇→②风筝就是引路人,   。
27.请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
A.而风筝更像是一头不听话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B.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从描写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28.本文以“引路的风筝”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9.联系第 - 段,说说你从“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26.①风筝服从母亲指挥;②“我”坚定了信心
27.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比作不驯服的小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 第一次放风筝时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情形。B.“赶”“蹲“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笑”的神态描写,以及后面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我放风筝遭遇失败十分沮丧时,妈妈对“我”的安慰与鼓励。
28.①“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路有关。③表明通过放风筝,“我”悟出了人生哲理。④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9.①风筝提示我们遇到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适应环境。②风筝引导我们要克服困难,不惧坎坷,迎难而上,走向成功。③风筝教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标题的意义与作用。文章题目的作用有: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文章中心;③题目具有象征意义;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⑤贯穿全文,为文章的线索。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26.本题考查内容梳理和概括。第一空,结合第①段“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第②段“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第⑧段“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可知,风筝在母亲的手里变得非常乖巧,服从母亲指挥,我对此感到很好奇。结合第④段“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母亲将风筝比喻成“引路人”,启发“我“正视生活中的坎坷,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
故答案为: ①风筝服从母亲指挥 ;②“我”坚定了信心。
2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中将“风筝”比作“不听驯服的小野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风筝不听我使唤,飞不起来的情态。结合“根本不听我的使晚”,第④段“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箏呢?像一个脑残的大鸟一路跌跌撞撞,却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第⑦段“我跟风筝一起趴到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可知,“不听我的使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懂得放风筝的技巧,不知该如何将风筝放飞、手足无措的情形。(2)“赶“蹲”拍“是母亲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见到的“我”失意沮丧时,连忙跑到“我”身边,给予“我”关爱;”笑”是母亲的神态描写,此处通过描写母亲温和的神态,表现母亲对我”的安慰;“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是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鼓励“我“要勇敢地走出失败的泥潭,重新振作起来。
故答案为: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比作不驯服的小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 第一次放风筝时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情形。B.“赶”“蹲“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笑”的神态描写,以及后面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我放风筝遭遇失败十分沮丧时,妈妈对“我”的安慰与鼓励。
28.结合第②段“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第⑥段“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第②段“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第1段“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风筝“来写的,“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是行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第④段“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第四段“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的人生仿佛就捏在我自己手里,而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决定我的人生”,第19段“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可知,题目用“引路”来修饰“风筝”,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领我前进”有关,表明“我“通过放风筝,悟出了人生哲理,指引“我"人生的道路,内涵丰富。
故答案为:①“风筝”贯穿文章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是与风筝引路有关。③表明通过放风筝,“我”悟出了人生哲理。④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9.本题考查主题理解。(1)结合第④段“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可知,风等与我们是一个整体,它会像“引路人“一样提示我们,无论遇到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适当“放线”和“收线”,保持平衡的状态,从而更快地适应环境。(2)结合第1段“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可知,在“我“心里,放风筝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风筝这位“引路人“在“我“遭遇困难打击时,告诉“我“不能服输,不畏困难,要迎难而上。(3)结合第画段“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可知,风筝这个“引路人“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第@段“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可知,风筝这位“号引路人“启示我们要坚定信念。这启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
故答案为: ①风筝提示我们遇到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适应环境。②风筝引导我们要克服困难,不惧坎坷,迎难而上,走向成功。③风筝教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
十、写作题
30.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梅兰竹菊,山川日月,蜂蝶花草……一切都那么美好。
请以“这里的风景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文意,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略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本题要求以“这里的风景真美”为题进行作文创作。首先抓住关键词“风景”,理解其含义。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的创作时应主要围绕某种特定的令人有所感触的事展开。“这里”是对地点的指定,可以是马路旁,可以是教室里,可以是操场上,可以是家里等;“美”应该是事物展现出的精神的真善美。立意可为:互帮互助;不断拼搏,超越自我;温情的感人;友谊的真挚;陌生人的温暖等。立意应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展现学生的新风采。
例文: 这里的风景真美
秋雨淅沥,路旁行道树上皂果挂了满树,不时被打落一两颗,砸烂在地上的泥水坑里,绽开几朵昏黄的水花。
来往行人不少,低头刷着手机,举着伞,匆匆走过。斑马线前,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打着伞,站着。伞面很脏,混着泥的水一道道滑落,依稀可以辨认出伞是蓝色;雨伞很大,轻松便可以遮住男孩上半个身子。交通信号灯红了又绿,行人举着五彩斑斓的伞来来往往,男孩的泥伞却只是不动。
“哐!”突兀的声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行人的视线离开了手机,所有人都看向响动的那一处街角,行道树下,一位老人倒在那儿,正竭力扭转身子,两只手来回摸索,试图找到什么着力点好站起来。被打断的成年人们只是看了几眼,就又低头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那对男女不吵了,很有默契的对视,然后往反方向离开。行人依旧匆匆。没有人再去关注对街那个角落,仿佛那个正在竭力挣扎的老人从不存在。斑马线前,那把蓝底泥伞微微抬起,伞下的男孩看问对街,绿灯了,他飞奔而去。
老入倒在树下,独自挣扎。雨变得瓢泼,皂果和帘幕一般的水一起砸到老人身上。老人双腿微颤,感受着行人来往,皱纹交织的脸上写满惊慌,麻布制的衣服冰凉得贴在皮肤上,狼狈不堪。逆着人群,男孩奔向老人,一把泥伞挡住让老人心惊的灰沉的天,蹲下身,为老人检查好伤势,男孩缓缓地扶老人起来。“谢谢!谢谢!”老人用不很清晰的口齿向男孩不住道谢,男孩听到这一连串的谢谢,却是愣住了,他张了张嘴,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把伞塞给老人,挤出一抹笑,飞奔而去。老人追不上男孩的脚步,拿着被雨水洗刷干净的天蓝的伞,不知所措。
“那不是上周那孩子么?”老人环视,发现是一旁报亭边两个男人正在谈天,“怎么,被讹了一次,还敢扶人?“小孩子嘛,幼稚。”另一个男人抽了一口烟,发出一连串干瘪的笑,似乎对自己的结论很是满意。
〝啪”,路旁行道树又落下两颗皂果,砸烂在地上,只见绽开的昏黄水花旁,一颗嫩绿小苗,含着初秋的风和雨,轻摇。
幼苗稚嫩,却已然是成熟的模样,他懂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倒地老人,这里的风景真美!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语文 18.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桥横跨在洨(jiāo)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B.(这些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āo)。
C.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dūn),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D.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chǒng)这座桥。
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纶。
D.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3.下列关于课文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时,用了“比较”“大约”“可能”“左右”“几乎”等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昇,他曾主持修建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
D.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卢沟桥的设计造型精巧典雅,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C.这家乡镇企业就地取材,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外。
D.李老师一进教室,就发现今天的气氛不同往日,同学们都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二、填空题
5.根据意思选词语
   :大幅度跨越。
   :把事情记录下来;记录事情的文字。
   :残害;损害。
   :古老而质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尊崇,推重崇敬。
   :侵犯掠夺。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一般形容建筑物,工艺品,艺术品。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6.中国石拱桥
雄跨    记载    残损    古朴    桥墩    推崇   
侵略    序幕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三、语言表达
7.默读课文第5段,结合课文内容推测桥的设计者会如何回答小语的问题。
小语:您造的桥为什么经过1400多年仍不垮?
设计者: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什么老师不知道的事,那么在雷沃米尔之后再谈论蝉的故事也没什么意义。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当七月来临,它们占据了从牲口棚到屋檐下的每处角落。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这位性格直率的邻居常常前来拜访,让我得以了解关于她的一些细节,雷沃米尔做梦都没法拥有这样的条件。
节选自《蝉出地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猴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由此,法布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光辉的学术生涯中做过的一点傻事,就是把村野玩笑当成了真实的资料,并记录下来。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
【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
8.请你品味【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联系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与雷沃米尔的研究相比,法布尔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9.法布尔说“除了感觉之外,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譬如,他发现蝉似乎天生能预知到来自蚋的破坏,因此产卵的数量特别大。还有哪些昆虫也具有这种本能的智慧?请另举《昆虫记》中一例。
10.【材料二】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法布尔这种精神的看法。
五、语段阅读
阅读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完成后面小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四个特征。
1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14.“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删去可以吗 并说明理由。
15.这段文字的第⑨句运用哪种表达方式 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六、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探究活动,感受它的魅力。
16.在桥名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桥梁的命名十分有趣,请根据下面桥的命名方式选出相应的桥名。
备选桥名:放生桥 拱桥 中山桥 独木桥
①以人名命名:   
②以形状命名:   
③以建造材料命名:   
④以使用功能命名:   
17.【学科素养·文化自信】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   
下联:人   
18.【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根据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语言有幽默感,35字以内。
  重庆市黄桷湾立交桥是我国目前最复杂的一座枢纽型立交桥。走错一步,就是重庆一日游 走神一秒,午餐就变成消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 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选自苏轼《在儋耳书》)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少焉水涸   ②出涕曰   
22.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覆 盆 水 于 地 芥 浮 于 水 蚁 附 于 芥 茫 然 不 知 所 济
23.【甲】【乙】两文都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结合两篇文章说一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①
春山多胜事②,赏玩夜忘归。掬③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④。
【注】①于良史:唐代诗人,其五言诗清丽超逸,讲究对仗。②胜事:美好的事物。③掬(jū):双手捧起。④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土小。
2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两句统领全篇,后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赏玩忘归”的描述。
B.因为春天山中美好的事物很多,所以诗人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竟然忘了回去。
C.颈联中诗人唯兴所适,不比较路程远近,他陶醉于山中月下美景,在将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从远方转向近处,以画面引出声音,用爱怜的笔触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
25.这是一首有特色的写景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传神名句,请你赏析这句诗的传神之处。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引路的风筝
①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的地方,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
②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
③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
④母亲的那一套理论没用。什么逆风飞翔,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筝呢?像一个脑残的大鸟一路跌跌撞撞,却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就像我的心一样。
⑤母亲又贴上来,像一个富有多年指挥经验的教官,大声说:“不要一直跑!还要回头向天上的风筝看!缓慢放线!放线!”
⑥我照母亲的话做了。可是,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
⑦我刚刚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间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风筝一起趴到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沮丧极了。
⑧这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手持着长线,操纵着飞得钻天眼儿高的放风筝的人,风筝静止了似的俯视着大地,地上的人仰着头,脸上荡漾着恬静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画。
⑨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
⑩我抹着眼泪,迷茫地坐起身。
很快,母亲像极了一个英雄,三下两下便将风筝送上了天空。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长长的线,柔柔的风,美丽的田野,泥土的清香,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一直想做这个童话中的王子。
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风筝身上有一股劲儿,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让它往东它偏扭着头往西?它好像要指挥我一样?”
母亲笑着说:“你能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快学会放风筝了,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
引路人,好绝妙的比喻。
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的人生仿佛就捏在我自己手里,而我面对生活的态度将决定我的人生。
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
疲惫的母亲,脸上顿时荡漾起了甜美的笑容。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每当面对困难,我就会想起逆风飞翔的场景,它那傲然的模样始终警醒着我。
26.请按照情节的发展,概括“我”放风筝时心理的变化过程。
风筝不听驯服,“我”情绪糟糕极了→风筝摔了很多跟头,“我”沮丧极了→①   ,“我”感到很好奇→②风筝就是引路人,   。
27.请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
A.而风筝更像是一头不听话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B.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从描写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28.本文以“引路的风筝”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9.联系第 - 段,说说你从“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中得到的启示。
十、写作题
30.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梅兰竹菊,山川日月,蜂蝶花草……一切都那么美好。
请以“这里的风景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文意,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