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热爱、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语言运用 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学写新闻评论。(重点)
思维能力 理解文章的观点,把握其思路。
审美创造 感受文章体现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难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宝鼎(dīng) 国殇(shāng) 野蛮(mán) 铸造(zhòu)
B.悼念(diào) 杀戳(lù) 磅礴(páng) 颠倒(diān)
C.铭记(mín) 初衷(zhōng) 篡改(càn) 警惕(tì)
D.抵赖(lài) 扭曲(qū) 呓语(yì) 缅怀(miǎn)
2.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 , 。 , ,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2)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3)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4)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5)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6)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2)(3)(1)(6)(5)(4) B.(4)(6)(1)(5)(3)(2)
C.(2)(6)(4)(1)(5)(3) D.(1)(3)(2)(5)(4)(6)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衷(zhōng) 国殇(shāng) 宝鼎(dīng)
B.矢志(sh ) 缅怀(miǎn) 磅礴(páng)
C.右翼(yì) 杀戮(lù) 篡改(zuàn)
D.妄图(wàng) 呓语(yì) 遁形(xún)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国殇 公祭 初衷 惨绝人寰
B.杀戮 隆重 悼念 颠倒黑白
C.篡改 顽固 抵赖 振聋发聩
D.呓语 恐怖 磅礴 苍海桑田
5.下列对《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新闻评论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
B.文章针对国家公祭日有感而发,论述的过程中饱含着爱国情感。
C.文章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强调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D.文章写南京的变化,突出和平的珍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
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
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
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钟声”是“ ”的简称,暗中蕴含有“ ”的寓意。它是 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
三、语言表达
观察下面的海报,给这张海报起个名字: (限10字)
四、综合性学习
8.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回顾中国十四年的抗战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小明同学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下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
。
(3)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③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④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⑤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⑥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则新闻评论,你从标题获取了哪些信息?
。
第②、③段着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简单分析其作用。
。
11.本文用词准确,针对性强。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
12.第⑥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沈慎
①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②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③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④“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样宣示。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意志。
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从“开除球籍边缘”的奋起直追,到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迎来了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
⑥每当一位幸存者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就会有一盏灯熄灭。目前,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公祭仪式上传来的青少年朗诵声音慷慨激昂,无数人在“默哀一分钟”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历史铭刻在了内心深处。几十年过去了,有些变化沧海桑田,而有些追求和梦想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人民网,有删改)
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请概括。
。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写作过程。
。
文中第④段画横线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从“家祭”到“国祭”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蔡玉高、蒋芳)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那之后的1个多月的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着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此后,每年的这一天,纪念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
(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映照历史 点亮和平
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
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
(选自《南京日报》)
【材料三】
四海共祭家国魂 旧金山举办南京祭
人民网旧金山12月13日电(记者 韩莎莎)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因为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位多次参加公祭活动的华人说。
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家住在距离旧金山市50多英里的米尔皮塔斯市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天是带女儿来参加“南京祭”活动的。他说:“小孩子从历史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我就想带她来了解下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 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十分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选自人民网)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它们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
材料二中的“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材料三中说“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本则材料概括旧金山今年“南京祭”活动的具体情况。
。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综观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六、作文
20.有人为这尊国家公祭鼎做了一张“名片”,“名片”正面是公祭鼎照片,背面是有关信息,只是介绍的顺序不太合理。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按照合理的顺序,为这尊公祭鼎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名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器型:三足两耳
重量:2014千克
文字:正面160字铭文,后侧、左右287字记事
原型: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
主要纹饰: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
外观特点:古朴、宏伟
材质:青铜
高度:1.65米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鼎(dǐng),铸(zhù);
B.悼(dào),戳(戮);
C.铭(míng),篡(cuàn);
故选D。
2.C
【解析】C.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通读语句,讲述的是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按照先目的,后意义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根据上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的“是为了”与之对应,故在前;(6)(4)是对(2)的具体解释,表达直接目的,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再“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故(6)(4);(1)(5)(3)语意递进,(5)的“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承接(1),(3)的“一起”承接上句“共同”,故(3)在最后。
故选C。
3.B
【解析】A.宝鼎(dīng)——宝鼎(d ng);
C.篡改(zuàn)——篡改(cuàn);
D.遁形(xún)——遁形(dùn);
故选B。
4.D
【解析】D.“苍海桑田”应为“沧海桑田”。故选D。
5.A
【解析】A项中“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理解有误,这篇新闻评论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有能力,有力量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故选A。
6.B
【解析】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可知,此语段议论文,中心论点为:“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应该为首句,“①这样的人”指的就是“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所以③①紧密相连,至此,可以确定答案为B。
7. 中国之声 警世钟声 人民日报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署名。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把“中”字改成“钟”,蕴含“警世钟声”的寓意。2008年11月人民日报推出了“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这一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
8.(1)(示例)不为牢记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答题时,可以紧扣所选纪念日的主题,从积极的方面阐述其意义,要简洁、有号召力,可仿照例句,采用“不为……是要……”的句式。
示例:不为记住恩怨,是要缅怀先烈。(中国烈士纪念日)
(2)(示例)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只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如果“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珍爱和平,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此题为劝说类题目,要求措辞礼貌、婉转;语言流畅、生动。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答题时,可以针对小明所说的内容,指出牢记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
示例:小明,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国热情是对的,但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化仇恨为力量,为国家富强努力奋斗吧!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抒发康有为变法受挫后内心难以平静、渴求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与“烈士”无关;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战斗热情,与“烈士”无关;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赞美之情,符合“中国烈士纪念日”这个主题;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表达了诗人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与“烈士”无关;
故选C。
点明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理解。
“国行公祭”点明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为佑世界和平”点明了国家公祭的初衷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标题点明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将第②段正义之士四个不同的纪念活动与第③段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战争、扭曲历史的两个反面事例进行对比,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没真相和良知的丑恶行径,呼唤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由第②段“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 ‘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 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可知,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
由第③段“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可知,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第③段与第②段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1)“却”字暗含“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之意,点出大阪市市长此举不仅与人类的共识、良知背道而驰,也无视城市间平等、自由交往的基本准则。(2)“狠批”“要求”体现出人权理事会的严正态度,严重不满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对他们提出了正义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1)“却”字暗含“出乎意料”“不可思议”之意。结合第③段“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可知,“大阪市市长“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他们无视城市间平等、自由交往的基本准则,与人类的共识、良知背道而驰,此举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2)“狠批”即“狠狠地批评”的意思;“要求”点明了明确的态度。结合第③段“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第④段“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可知,“狠批”“要求”体现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即对“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行为的强烈不满、对他们提出了正义的要求。
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这样写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和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作用。
第一问:结合第⑥段“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可知,第⑥段介绍了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运变迁,以及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第二问:结合第⑤段“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过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第⑥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第⑥段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证明了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第⑥段深化了文章中心和主题。
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评论的观点。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一个简明的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有的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有的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中心;有时,还要注意文中直接表述句,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也可能是文章中心论点。本文标题“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就是观点句。
第③段“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是总领,然后说明今日之中国的现状,即已经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再点明国家设立公祭日的意义,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理解和概括写作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依照“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格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首先用“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总领下文;接着第二句写“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人民”的变化;然后第三句写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最后第四句展示中国人民走和平道路民族复兴的决心。第③段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论述有力。
15.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方面作为论据,表明中国人举行公祭仪式的目的,印证观点,增强说服力;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关于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论述,使论述更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作用。讲话的内容“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引用的话可以作为道路论据,点明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印证本文观点,增强说服力;另一方面为了引出下文内容,论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论述,提醒人们民不要忘记苦难历史,使论述更严谨、完整。
16.相同点:两则材料都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进行了严肃客观的报道,突出了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新闻主题。
不同点:材料一强调国家的重视,侧重讲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由“家祭”变为“国祭”,突出我国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刻骨铭心,指出“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材料二侧重讲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活动,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交代了参加祭奠活动的人员,突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求与珍惜。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完成此类题,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然后比较分析概括两则材料的同与异。所谓“同”就是两则材料传递信息的主题,所谓“异”就是两则材料所传递信息的侧重点不同。通读两则材料,由材料一“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及材料二“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等内容可知,相同点在于均对“国家公祭活动”进行了报道;由材料一“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及材料二标题“映照历史,点亮和平”“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等内容可知,两则材料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各自的报道点上:材料一着重于国家层面的警示;材料二着重于人们对和平的珍惜和祈求。
“满头银发”是肖像描写,一方面说明林伯耀年事已高,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忧虑深重,头发都愁白了。“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是神态描写,突出了林伯耀参加公祭活动时的沉重心情,以及对日本一些老兵不思反省的愤慨与忧虑。报道选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林伯耀这一典型人物来写,旨在表明“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深刻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题时,在分析对参加祭奠活动的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林伯耀先生的细节描写时,应将之放到国家公祭活动这个特定背景下,把握他沉痛与担忧的心理,从而真切地感受新闻的主题。分析可知,“满头银发”是肖像描写,表明林伯耀年事已高,对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感悟,同时,结合语境“‘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等内容可知,此处细节描写也表明他忧虑深重到头发都白;“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是神态描写,突出了林伯耀参加公祭活动时的沉重心情,也表明了其对日本一些老兵不思反省的愤怒和伤心。结合材料二中“映照历史,点亮和平”“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等内容可知,报道选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华侨林伯耀这一典型人物着重特写,旨在表明“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深刻主题。
18.①今年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首次国家公祭,规格升级了,这使得“南京祭”活动与往年的意义不同;
②今年的“南京祭”活动主要有:展出日本侵占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在祭奠活动现场张挂挽联;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可知,虽然“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这话是受访人的个人看法,但整则材料其实就是围绕它展开的,所以概括今年“南京祭”活动的具体情况,就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过程。由材料三中“因为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内容可知,今年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首次国家公祭,规格升级了,这使得“南京祭”活动与往年的意义不同;由材料三中“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等内容可知,今年的“南京祭”活动主要有:展出日本侵占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由材料三中“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十分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等内容可知,在祭奠活动现场张挂挽联;由材料三中“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等内容可知,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19.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用诗一样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今天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目的和意义。
②十四年抗战,为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平;国家公祭,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一样,为的是告诫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③“和平之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是世界人民的幸福之梦。
④我们反对任何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野蛮侵略,反对惨无人道的杀戮,渴求世界人民获得和平与幸福,真心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越来越多,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应结合材料中“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内容,紧扣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公祭日讲话中23次提到“和平”二字所传递的正能量来谈,做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以及一些地方遭遇恐怖分子袭击,人们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等情况来分析理解习近平主席这番话的深刻意义。示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今天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目的和意义。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与我们而言,就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要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如今,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同时,真心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能携起手来,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20.【示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器型仿照的是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三足两耳,整体外观古朴而宏伟。公祭鼎用青铜铸成,重2014千克,高1.65米。鼎正面有160字铭文,后侧和左右有287字记事,全身主要纹饰有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品的介绍。介绍这尊公祭鼎时,首先要说明其名称,再介绍其原型,接着介绍它的外形、重量,文字和装饰即可。
示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原型是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整体外观呈三足两耳型,尽显古朴宏伟。公祭鼎材质为青铜,重2014千克,高1.65米。其正面有160字铭文,后侧和左右有287字记事,全身有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等纹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