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24年春季学期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24年春季学期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4 18:41:40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24年春季学期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三下·沾化期末)乐乐邀请丽丽来家里做客,他将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了丽丽,下面描述最合适的是(  )
A.我家住在学校东边的100米处
B.我家住在学校的东边
C.我家住在离学校100米处
【答案】A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我们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2.(2024三下·沾化期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与(  )无关。
A.物体的形状 B.斜面的倾斜角度 C.斜面的宽度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坡度有关,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与斜面的宽度无关。故选C。
3.(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特别喜欢过山车,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过山车”模型。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先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再进行制作
B.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参考设计图,直接制作
C.制作完过山车模型,可以进行测试、评价、修改
【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B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4.(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在养蚕日记里记录到:“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的(  )阶段。
A.蚕蛾 B.蚕蛹 C.卵
【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的生命从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小明在养蚕日记里记录到:“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的卵阶段。故选C。
5.(2024三下·沾化期末)一般情况下,蚕蜕皮4次后成为5龄蚕,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个现象说明 (  )
A.蚕快死了 B.蚕要结茧了 C.蚕要冬眠了
【答案】B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当蚕不再吃东西,身体发黄变亮,就开始吐丝结茧了。蚕在吐丝的时候,头胸昂起,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左右上下摆动寻找固定蚕丝的位置,口中吐出丝缕。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蚕蜕皮4次后成为5龄蚕,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个现象说明蚕要结茧了。故选B。
6.(2024三下·沾化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没有相同点
B.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
C.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出生和死亡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卵生: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鸟类、鱼类等动物通常为卵生。胎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哺乳动物通常为胎生。故选A。
7.(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发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院子里桑树的影子会(  )。
A.由短变长再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没有任何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小明发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院子里桑树的影子会由长变短再变长。故选B。
8.(2024三下·沾化期末)一个完整的农历月,从农历初一开始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
A.从缺变圆再变缺 B.从圆变缺 C.从圆变缺再变圆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故选A。
9.(2024三下·沾化期末)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航行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地,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月食时,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的,以此可推断地球是球体形状。
10.(2024三下·沾化期末)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的正确步骤是(  )。
①确定主题颜色②收集资料③展示交流④制作海报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步骤 ,首先应该收集资料,然后确定主题颜色,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海报了,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二、判断题
11.(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发条青蛙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运动形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发条青蛙一般是利用里面的发条和弹簧作用压力而发动形成,条通过齿轮带动曲柄旋转,让青蛙的后腿摆动,后腿通过弹簧复位,青蛙就会跳了。
12.(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要多测量几次。题目说法错误。
13.(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设计过山车时要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能够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题目说法正确。
14.(2024三下·沾化期末)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
【分析】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5.(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题目说法正确。
16.(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蛾从茧中钻出后十分饥饿,所以我们要准备好充足的桑叶。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蛾
【解析】【分析】蚕结茧干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进入成虫期。观察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 有1对触角,1对复眼以及口器,但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2024三下·沾化期末)“童鱼”是生物学家童第周通过实验创造出来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童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第周创造出来的。童鱼的诞生,有力地证明了生物遗传性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并开创了人类按照需要而进行人工培养新物种的先例,对今后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具有重大的意义。
18.(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19.(2024三下·沾化期末)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是“月海”,说明月球上分布着许多海洋。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一些较暗的区域,这些由玄武岩组成的暗色区域就称之为月海。题目说法错误。
20.(2024三下·沾化期末)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要爱护她。
三、填空题
21.(2024三下·沾化期末)物体有   和静止两种状态。
【答案】运动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2.(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和蚕蛾的身体都分为   、   、腹三部分。
【答案】头;胸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蚕和蚕蛾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3.(2024三下·沾化期末)影子的形成需要   、   和屏。
【答案】光源;遮挡物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光源发出的光被遮挡物挡住,在屏上形成的阴影部分就是影子。所以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且按一定顺序放置才会有影子。
四、探究题
24.(2024三下·沾化期末)“过山车”的研究。
(1)下面制作“过山车”的步骤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③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4)右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应该设在(  )点。
A.a B.b C.c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    (填“滚动”或“滑动”),这说明   (填“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适合的是 (  )。
A.用手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直尺和细绳测量
(7)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A.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B.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
C.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
(8)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答案】(1)②③①
(2)B
(3)A
(4)A
(5)滑动;物体的形状
(6)A
(7)C
(8)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不能独立设计,独自制作,也不能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故选B。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可以有效调整。故选A。
(4)过山车的最高点应在最高处,应为a点,故选A。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滚动,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滑动,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要用软尺和细绳,不适合用手,会造成测量不准确。故选A。
(7)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或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两种方式都可以。故选C。
(8)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故选A。
25.(2024三下·沾化期末)研究菜粉蝶:菜粉蝶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它的一生跟蚕很相似。
(1)在横线上写出上图中菜粉蝶的一生经历的阶段名称:
A:     B:     C:     D:   
(2)把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
(3)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
(4)下列关于菜粉蝶在B阶段时的外部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C.胸部长有两对足
(5)和菜粉蝶不一样的是, (  )没有经历过C阶段。
A.苍蝇 B.蜻蜓 C.蚕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 (  )
A.方便吃青菜 B.繁殖后代 C.躲避天敌
(7)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它属于   。
【答案】(1)卵;幼虫;蛹;成虫
(2)DACB
(3)幼虫
(4)C
(5)B
(6)C
(7)卵生;昆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1)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2)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根据图可知,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为:DACB。
(3)菜粉蝶只有幼虫阶段才会进食,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幼虫。
(4)菜粉蝶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故选C。
(5)菜粉蝶与蚕一样都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稚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躲避天敌。故选C。
(7)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胎生和卵生。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它属于昆虫。
26.(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在学习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找来一些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1)小明制作好日晷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根据太阳找方向 ②在记录纸上记录影子 ③对准方向,平放塑料板
(2)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 (  )来确定方向。
A.秒表 B.软尺 C.指南针
(3)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4)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   边,影子在    。 (填“东”或“西”)。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5)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   (填“越来越长”或“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   (填“上午”或“下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 (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答案】(1)①③②
(2)C
(3)A
(4)西;东;从西向东
(5)越来越短;上午
(6)C
(7)云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制作日晷:
①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剪下并在上面标上时间刻度,作为晷面。
②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盘上,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相同。
③将一根长吸管垂直插入晷面中心,作为晷针。
④将制成的日晷面向北方摆放。就可以通过日晷测量了。
⑤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用来指示南北。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故选C。
(3)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A选项。故选A。
(4)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西边,影子在 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
(5)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上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故选C。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1 / 1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2024年春季学期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三下·沾化期末)乐乐邀请丽丽来家里做客,他将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了丽丽,下面描述最合适的是(  )
A.我家住在学校东边的100米处
B.我家住在学校的东边
C.我家住在离学校100米处
2.(2024三下·沾化期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与(  )无关。
A.物体的形状 B.斜面的倾斜角度 C.斜面的宽度
3.(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特别喜欢过山车,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过山车”模型。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先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再进行制作
B.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参考设计图,直接制作
C.制作完过山车模型,可以进行测试、评价、修改
4.(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在养蚕日记里记录到:“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的(  )阶段。
A.蚕蛾 B.蚕蛹 C.卵
5.(2024三下·沾化期末)一般情况下,蚕蜕皮4次后成为5龄蚕,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个现象说明 (  )
A.蚕快死了 B.蚕要结茧了 C.蚕要冬眠了
6.(2024三下·沾化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没有相同点
B.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
C.所有的动物都会经历出生和死亡
7.(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发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院子里桑树的影子会(  )。
A.由短变长再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没有任何变化
8.(2024三下·沾化期末)一个完整的农历月,从农历初一开始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
A.从缺变圆再变缺 B.从圆变缺 C.从圆变缺再变圆
9.(2024三下·沾化期末)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10.(2024三下·沾化期末)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的正确步骤是(  )。
①确定主题颜色②收集资料③展示交流④制作海报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二、判断题
11.(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发条青蛙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运动形式。(  )
12.(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只需要测量一次即可。 (  )
13.(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 (  )
14.(2024三下·沾化期末)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15.(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16.(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蛾从茧中钻出后十分饥饿,所以我们要准备好充足的桑叶。 (  )
17.(2024三下·沾化期末)“童鱼”是生物学家童第周通过实验创造出来的。
18.(2024三下·沾化期末)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  )
19.(2024三下·沾化期末)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是“月海”,说明月球上分布着许多海洋。 (  )
20.(2024三下·沾化期末)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
三、填空题
21.(2024三下·沾化期末)物体有   和静止两种状态。
22.(2024三下·沾化期末)蚕和蚕蛾的身体都分为   、   、腹三部分。
23.(2024三下·沾化期末)影子的形成需要   、   和屏。
四、探究题
24.(2024三下·沾化期末)“过山车”的研究。
(1)下面制作“过山车”的步骤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③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4)右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应该设在(  )点。
A.a B.b C.c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    (填“滚动”或“滑动”),这说明   (填“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适合的是 (  )。
A.用手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直尺和细绳测量
(7)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A.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B.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
C.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
(8)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25.(2024三下·沾化期末)研究菜粉蝶:菜粉蝶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它的一生跟蚕很相似。
(1)在横线上写出上图中菜粉蝶的一生经历的阶段名称:
A:     B:     C:     D:   
(2)把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
(3)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
(4)下列关于菜粉蝶在B阶段时的外部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C.胸部长有两对足
(5)和菜粉蝶不一样的是, (  )没有经历过C阶段。
A.苍蝇 B.蜻蜓 C.蚕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 (  )
A.方便吃青菜 B.繁殖后代 C.躲避天敌
(7)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它属于   。
26.(2024三下·沾化期末)小明在学习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对影子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找来一些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1)小明制作好日晷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根据太阳找方向 ②在记录纸上记录影子 ③对准方向,平放塑料板
(2)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 (  )来确定方向。
A.秒表 B.软尺 C.指南针
(3)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4)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   边,影子在    。 (填“东”或“西”)。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5)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   (填“越来越长”或“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   (填“上午”或“下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 (  )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我们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2.【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坡度有关,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情况与斜面的宽度无关。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B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的生命从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小明在养蚕日记里记录到:“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的卵阶段。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当蚕不再吃东西,身体发黄变亮,就开始吐丝结茧了。蚕在吐丝的时候,头胸昂起,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左右上下摆动寻找固定蚕丝的位置,口中吐出丝缕。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蚕蜕皮4次后成为5龄蚕,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个现象说明蚕要结茧了。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卵生: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鸟类、鱼类等动物通常为卵生。胎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哺乳动物通常为胎生。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小明发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院子里桑树的影子会由长变短再变长。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航行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地,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月食时,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的,以此可推断地球是球体形状。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步骤 ,首先应该收集资料,然后确定主题颜色,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海报了,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 发条青蛙一般是利用里面的发条和弹簧作用压力而发动形成,条通过齿轮带动曲柄旋转,让青蛙的后腿摆动,后腿通过弹簧复位,青蛙就会跳了。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要多测量几次。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设计过山车时要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能够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解答】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
【分析】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蛾
【解析】【分析】蚕结茧干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进入成虫期。观察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 有1对触角,1对复眼以及口器,但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童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第周创造出来的。童鱼的诞生,有力地证明了生物遗传性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并开创了人类按照需要而进行人工培养新物种的先例,对今后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具有重大的意义。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一些较暗的区域,这些由玄武岩组成的暗色区域就称之为月海。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要爱护她。
21.【答案】运动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2.【答案】头;胸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蚕和蚕蛾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3.【答案】光源;遮挡物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光源发出的光被遮挡物挡住,在屏上形成的阴影部分就是影子。所以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且按一定顺序放置才会有影子。
24.【答案】(1)②③①
(2)B
(3)A
(4)A
(5)滑动;物体的形状
(6)A
(7)C
(8)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不能独立设计,独自制作,也不能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故选B。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可以有效调整。故选A。
(4)过山车的最高点应在最高处,应为a点,故选A。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滚动,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滑动,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要用软尺和细绳,不适合用手,会造成测量不准确。故选A。
(7)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或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两种方式都可以。故选C。
(8)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故选A。
25.【答案】(1)卵;幼虫;蛹;成虫
(2)DACB
(3)幼虫
(4)C
(5)B
(6)C
(7)卵生;昆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1)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2)菜粉蝶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根据图可知,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为:DACB。
(3)菜粉蝶只有幼虫阶段才会进食,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幼虫。
(4)菜粉蝶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故选C。
(5)菜粉蝶与蚕一样都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稚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躲避天敌。故选C。
(7)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胎生和卵生。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它属于昆虫。
26.【答案】(1)①③②
(2)C
(3)A
(4)西;东;从西向东
(5)越来越短;上午
(6)C
(7)云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制作日晷:
①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剪下并在上面标上时间刻度,作为晷面。
②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盘上,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相同。
③将一根长吸管垂直插入晷面中心,作为晷针。
④将制成的日晷面向北方摆放。就可以通过日晷测量了。
⑤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用来指示南北。除了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故选C。
(3)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下面关于影子的画法,正确的是A选项。故选A。
(4)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下午6点的时候,太阳在西边,影子在 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天中方向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
(5)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右侧图中是小明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影子,他发现影子越来越短,这段时间的影子是在上午完成测量的。
(6)为了研究影子变化的其他特点,小科在阳光下做了如右图的实验。当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故选C。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