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一袋空气》
使用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
《认识一袋空气》
实验器材
透明塑料杯、保鲜袋、小木块若干、水、气球、小纸片、剪刀、打气筒、实验记录单、笔。
实验创新要点
1.聚焦环节中,教材以气球引入空气,主要以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加入肢体感受,快速摆动胳膊感受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2.探索环节中,教材以扎破保鲜袋,挤压保鲜袋让空气流向面部,从肢体上感受空气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加入几张纸片,让流动的空气吹动纸片,从视觉上感受空气具有流动性。
以上两个实验改进要点主要是增加了学生的体验,从多层次感受空气的特征。
实验设计思路
主要通过看、闻、听、摸、对比的方法观察空气的特征,知道空气的颜色、是否透明、轻重、气味、是否流动等特征。
实验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1.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
2.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3.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学段目标
(1)科学观念。
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具体实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探究实践。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反思,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树立珍爱生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具体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
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实验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科学课程13个学科核心概念中的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与功能
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具体内容
1.聚焦。本单元前6课对用固态和液态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研究一袋空气。但这里只是建立初步的认识,即用已学过的研究方法探究空气是什么样的。
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2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从整体上观察它的特征。这时可以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二是将这袋空气跟之前研究的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内容
3.研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个问题,即如何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的特征。不仅要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说出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再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
具体内容
实验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聚焦)
1.出示吹好的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里的物质是什么?(学生能很快的说出是空气)
2.我们还可以怎么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这里学生自由发言)
3.空气是什么样的呢?(这个环节回忆认识物体的方法都有哪些?看、听、闻、摸、尝等方法)
空气特征
(探索、研讨)
1.引导学生如何收集空气。
2.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通过看(颜色、形状、大小)、摸(粗糙)、闻(气味)、感受气体的流动。
3.填写初步观察发现结果。
方法 描述物体特征
颜色
形状是否固定
是否透明
有气味吗
摸得到吗
轻重
空气特征
(探索、研讨)
4.把空气与水和木块比较一下,看看空气还有哪些特征?并动手实验观察。
①用袋子分别装水、木块和空气;
②分别把水和空气倒入空杯中,把木块轻轻放入空杯中;
5.通过比较实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填写表格。
物体 特征 木块 水 空气
颜色 有颜色 无色
气味 有气味 无味
粗糙程度 粗糙 -----
轻重 较重 较重
形状 方形 无固定形状
是否透明 不透明 透明
是否流动 不流动 流动
是否可见 可见 可见
无色
无味
---
较轻
无固定形状
透明
流动
不可见
空气与水和木块比一比。
6.讨论
空气的这些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效果评价
1.实验目的
通过以上实验,基本达到了实验目的,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空气的特征。
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简单,容易操作,实验材料易收集。实验时间短、无污染。
3.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去体验、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在操作中,表现的非常积极。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科学合理,具有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