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增殖(第二课时)
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课堂导入
生物体的生长
(多细胞生物体 )
增大细胞的体积 — 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的数量
细胞增殖
—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原理
盐酸能够破坏细胞间的果胶,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用水洗去盐酸后,再用碱性染料染色,制成装片,就可以观察到细胞内部的某些结构,尤其是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的差异。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
①选取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组织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选择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生物,便于染色体计数。
③选择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大的细胞,易观察到分裂期细胞。
(2)试剂的成分及作用:
(3)显微镜:注意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后使用高倍物镜。
项目 成分 作用
解离液 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①使细胞丧失活性,碱性染料容易进入细胞,将染色体
(质)染成深色;②破坏细胞间的果胶,使细胞分离开
漂洗液 清水 用于漂洗过多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且便于染色
染色液 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 (或醋酸洋红溶液)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步骤
(1)根尖的培养
取洋葱(或大蒜),使其底部接触到水,待根生长到2~5cm长时就可以用于观察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步骤
(2)制作临时装片
解离
2~3滴10%盐酸解离3~5min,用镊子轻轻夹一下根尖,感觉根尖变得酥软,此时细胞彼此分离。
目的:使组织细胞分离开(破坏细胞壁的果胶层)
漂洗
清水洗去盐酸,持续1min
目的:防止解离过度;防止盐酸与碱性染液发生作用,影响染色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步骤
(2)制作临时装片
染色
一滴0.01g/ml龙胆紫溶液染色1~2min。
目的:使染色质(体)着色
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取根尖2—3mm(根尖分生区所在部位)。
取材
制片
将分生区根尖置于载玻片,滴加3~4滴清水。盖上盖玻片,用拇指垂直快速下压,将根尖压散成雾状。可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
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步骤
(3)观察
低倍镜下寻找根尖分生区细胞(近正方形的细胞)
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位置,辨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视野中细胞
重叠严重
染色体几乎
未被染色
观察不到
分裂期细胞
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解离不充分,
没有压片
染色时间不够,
漂洗不充分
视野选择不合适,
取材位置、时间不合适
活动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注意事项
(1)由于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要寻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2)不能用高倍镜直接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视野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3)分生区细胞中,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最长。
(4)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能从中期到后期的变化过程,因为在解离时就已将细胞杀死,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5)若观察洋葱根尖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可能是:①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②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③染液过稀或染色时间过短等。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染色质
染色体
螺旋缠绕、变短变粗
解开螺旋
(或粗或细的长丝)
(棒状)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间期
间期(初)
间期(末)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进行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前期
前期
纺锤体
染色体
着丝粒
间期
①出现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这是最明显的变化、出②现纺锤体前期较晚的时候出现纺锤体(有丝分裂由此得名),此时核膜、核仁开始解体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中期
前期
中期
赤道面
注意:赤道面只是一个空间位置,并非真实结构,显微镜下不能看到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这个位置上。
②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观察、研究和计数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后期
中期
后期
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分别拉向两极,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已经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末期
后期
末期
细胞板
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染色体重新呈染色质状态,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②植物细胞赤道面的位置出现许多囊泡,这些囊泡聚集形成一个细胞板(是真实的结构),细胞板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 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不同点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赤道面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 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环沟渐渐加深,最后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可保证细胞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有遗传物质DNA
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
正常发育的细胞
发生分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癌细胞(cancer cell)
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
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
原因
癌变产生的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原癌基因的激 活和抑癌基因功能丧失
抑癌基因的产物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
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所必需的。
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
原因
物理因子
化学因子
生物因子
保证健康的饮食方式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减少接触致癌因子
提高免疫力
防止细胞癌变的有效方式
习题检测
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解离根尖
B.解离后漂洗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C.制片时先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用拇指轻压可使细胞分散开
D.看到一个前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到它进入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
答案:D
解析:解离后细胞就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
习题检测
2.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中心体参与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发生在动物细胞中
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相同
C.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变化是判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可靠依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均会出现赤道板等结构
答案:C
解析:有中心体参与的细胞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中,A错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可见分裂末期细胞的变化是判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可靠依据,C正确。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D错误。
习题检测
3.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区中大多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6条
B.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
C.分裂前期32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D.分裂末期新形成的细胞核中有16条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A、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但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分生区中大多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6条,A正确;B.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复制不增加染色体的数目,B错误;C.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着丝点并未断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依然是16条,C错误;D.分裂末期着丝点已经分裂,新形成的细胞核中不含有染色单体,D错误。
习题检测
4.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很难实现完全清除,给患者造成了很多痛苦。下列对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分裂较快,间期时间短于分裂期
B.癌细胞表面载体蛋白减少,易在组织间转移扩散
C.癌细胞内的细胞核、染色体都可能已经出现异常
D.每个人都含有原癌基因,因此达到一定年龄后都会患癌症
答案:C
解析:癌细胞是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分裂较快,但其间期时间依然远远长于分裂期,A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在组织间转移扩散,B错误: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的畸形分化的细胞,能无限增殖,据此可推测,癌细胞内的细胞核、染色体都可能已经出现异常,C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正常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癌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每个人达到一定年龄后都会患癌症,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