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散文两篇
dú
dí
zhí
jiù
róng
bēi
juàn
xuàn
kàn
è
bīn
màn
jù
shì
xìng
头晕目眩
2.理解词义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冲荡;清洗。又用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3.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号菊潭,主要笔名有青蔓、严森等。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壹
1.你认为有没有永久的生命?
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2.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生命是永久的”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3)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
不朽
1段
感慨生命的短暂、易逝,表现出无限的伤感与无奈。
2段
3段
4段
以小草、牛犊为例,从外在现象写生命的神奇。
写生命本体的流转,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感谢永久的生命。
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
段落大意
段落
解惑质疑
思考生命
贰
一
三
四
二
请同学们依据自读提示,解决以下问题。
第四段中“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调谢”和“永存”矛盾吗
为什么作者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怎样理解第二段“生命自身”的不朽?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自主解决、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1.为什么作者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的消逝,“我们”无能为力。
解惑质疑,思考生命
2. 怎样理解第二段“生命自身”的不朽?
柔弱的小草能抵抗风寒, 枯萎又能重新生长;小牛犊炫耀着它们“永远的金黄色茸毛”,生命是一直在繁衍的。
生命个体是会消逝的,但生命史生生不息,生命自身是永垂不朽的。
解惑质疑,思考生命
3.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的意思
“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生命,“合起来”指的是流动的、延续着的整个生命长河。
解惑质疑,思考生命
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如一年一年的小草、一代一代的小牛犊,即使个体消逝了,但整体生命却永远存在。
4.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调谢”和“永存”矛盾吗
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所以,有限的生命也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解惑质疑,思考生命
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42年
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酿成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
写作背景
(3)河南大饥荒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由于花园口决堤,原本较为繁华的中原河南地带一蹶不振,土地严重沙化碱化,寸草不生。据详细的统计,在河南1200万受灾人口中,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饥荒导致大约300万人死亡。
写作背景
以乐观积极、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所有人。
在那样的年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卑微的、柔弱的,有如草芥一般!那时的全国上下都被一种情绪笼罩着,作者却认为: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个体生命有限,但我们的整体生命永恒。
主旨
通过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和赞叹。
活
着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含义:“深深的苦海” 比喻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作者因为追求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各种困窘,到了绝望的地步,强调追求过程的艰难。
表达效果: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②爱情可以摆脱孤独;
③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仙境的神秘缩影。
“深渊”比喻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没有爱情、缺少爱的世界。
“仙境”比喻能够带来狂喜、带来欢愉,有甜美爱情的爱的世界。
“深渊”“仙境”分别喻指什么?
伯特兰·罗素出生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曾2次因反战而入狱。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因参与核裁军的游行被拘禁7天。1967年他和萨特还成立了民间法庭——“罗素法庭”,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总把我带回尘世。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他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一方面是知识能引领他进入美好的境界,另一方面是他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人类,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苦难,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所以虽然活得辛苦,但活得“值得”。
既然活着那么痛苦,那为什么是“值得”的?
作者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课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