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4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02 12: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能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自主预习岩浆活动太阳辐射能平缓2.地壳运动隆起和凹陷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思考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不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答案 不是。喜马拉雅山是地壳水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而出现隆起上升,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合作探究(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峡谷三角洲沙丘外山区河口地区(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C主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反思归纳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完成(1)~(2)题。练习巩固(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A(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B1.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⑧ 而成。
(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⑨ 作用
而成。
(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⑩ 下经变质作用而成。自主预习冷却凝固固结成岩温度和压力2.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
A岩浆、B? 、C? 。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
a外力作用、b? 、c重熔再生、d? 。
思考 三大类岩石彼此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
答案 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合作交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下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解析 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台湾“女王头”的玉颈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答案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
(4)海水侵蚀 ②
(5)甲:花岗岩。乙:大理岩。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反思归纳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练习巩固(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①② B.④⑤⑧
C.②④ D.③⑥⑦⑨
解析 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A(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② B.③
C.⑦ D.⑨
解析 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B知识提纲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强化记忆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 844.43米。据此回答1~2题。123课堂检测45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解析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而形成。12345B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  )
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相反
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
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12345解析 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
答案 B12345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幸运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3~4题。12345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图景观 B.乙图景观
C.丙图景观 D.丁图景观
解析 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12345C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12345解析 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
答案 B123455.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作用,②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作用。
(3)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从岩浆到形成________,又到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________的过程。12345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由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所以指向它的箭头只有一个,这是判断的关键。
答案 (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变质 变质 外力 
(3)岩浆 
(4)各种岩石 新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