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这是什么动物?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
21 蝉
(法国)法布尔
在19世纪的法国,有这样一位 “科学奇人”,终身栖居荒野与虫为伴,为了观察昆虫宁愿舍弃所有,三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终写出一部享誉世界的名著。这位“科学奇人”就是法布尔,这部名著就是《昆虫记》。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著有《昆虫记》。
作者名片
走近作者。
法布尔(1823—1915), 法 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赞誉法布尔是一位“罕见的观察者”。其代表作《昆虫的故事》(又名《 昆虫记 》)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法
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记
《昆虫记》 又叫做《昆虫的故事》。原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科学而详尽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资料链接
文学常识: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
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
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它短小精悍,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1.了解蝉的洞穴特点,理清写作顺序。
2.准确把握相关说明方法,品析作者准确的语言。
轧扁
鳍
隧道
恶劣
折皱
(yà)
(qí)
(suì)
(è)
(zhòu)
课本121页
纤维
顾忌
跳蚤
车辙
黏土
(xiān)
(jì)
(zǎo)
(zhé)
(nián)
读读写写
罅隙
窠
蚋
金蜣
涂墁
(xià xì)
(kē)
(ruì)
(qiāng)
(màn)
读读写写
补充
喧嚣
无动于衷
(xuān xiāo)
(zhōng)
多音字:轧
轧:yà
本义: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如:轧场(cháng )
衍义:引申指“排挤”。如:倾轧。
轧:zhá
衍义:引申指“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如:轧钢
轧:gá
引申指“结交”。如:轧朋友得小心。
引申指“结算、核对”。如;轧账。
核算查对账目。
轧账
快速浏览全文可知文章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幼虫 成虫
第二部分——蝉的卵:
产卵 幼虫
1.这一部分仅仅是介绍蝉的地穴吗?
不是。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成长过程的?
文本解读
洞口的形
状、大小
地穴的长
度、构造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地面
地穴
地上
文本解读
1.介绍蝉的地穴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由外向内。
2.细读4段和7段,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蝉挖洞的?
分泌极黏的液体,用来做灰泥,使隧道坚固;
分泌汁液,使泥土成为泥浆,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文本解读
3.蝉的地穴有什么特点?
干燥、干净、通行无阻、下面宽、底端封闭、坚固、温暖。
文本解读
蝉的幼虫蜕皮(8-11)
细读课文8-11段,说说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蜕皮的呢?
文本解读
4.细读8-10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蝉脱壳的?
先找适当的地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腿、翅膀和后腿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文本解读
→背
→头
→吸管和前腿
→后腿与翅膀
→尾部
蜕皮的顺序: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蝉体的颜色变化
刚蜕壳:绿色 强壮:棕色
蝉蜕变的过程
5.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列数字:
①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列数字,说明了孔口的直径。
②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列数字,说明了隧道的深度。
文本解读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考查形式:①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②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举例子:
①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举例子,说明幼蝉出洞后会寻找的蜕皮地点。
文本解读
(2)举例子:
②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的时间。
文本解读
举例子作用答题模板:文中举了“······”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3)作比较:
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举例子,作比较,举了金蜣窝巢的例子,和蝉的穴比较,突出强调了蝉的地穴洞口没有泥土的特点。
作比较答题模板:文中把“······”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
(4)打比方:
①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打比方,将蝉的地穴说成是它们的储藏室,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穴的特点。
打比方作用的答题模板:文中把“×”比作成“×”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5)摹状貌:
①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的幼虫蜕皮前的准备过程。
(5)摹状貌:
②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摹状貌,形象地写出幼蝉伸翅、尾部脱壳的经过。
摹状貌作用答题模板:文中对“·····”内容进行生动细致的说明,具体形象地写出了·······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①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约”,概数,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大都”“完全”,从范围上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品味语言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常常”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品味语言
“常常”是时常、经常的意思,说明幼虫在地面徘徊的次数多,但并非所有的幼虫都如此,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品味语言
不能删除。“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但也有例外。如果删除,意思就变成了所有的蝉的幼虫出现于地面,都要在邻近的地方徘徊,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品味语言
不能。因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
“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答题模式:
金蝉脱壳qiào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的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拓展延伸
金蝉脱壳qiào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上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