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蝉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蝉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7 16: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
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新课导入
21.蝉
作者:法布尔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性。
学习目标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文学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
作家作品
《昆虫记》—“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作家作品
体裁知识
科学小品文
又名知识小品文。特点是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蜣 窠 鳍
墁 罅 蚤
纤 蚋 隧
轧 嚣
积累字词
qiāng

màn
xiān
ruì

xià
zǎo
suì

xiāo
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蝉的地穴
蝉的卵
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旁批,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蝉的?
2.从作者的观察和研究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3.作者对蝉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1.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蝉的?
研读课文
3段: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观察过各种昆虫,对各种昆虫的特点十分熟悉。
5段: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这短短几行文字,可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
11段: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小心假设,长时间的细致观察。
1.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蝉的?
研读课文
14段: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多次观察求证。
18段: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24段: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
借助仪器辅助观察。
25段: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
对未观察到的内容客观陈述。
3.从作者的观察和研究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研读课文
不畏艰辛
大胆探究
求真务实
资料补充
蝉的卵
1875年,在活昆虫研究方面已经声名远扬的法布尔远离城市喧嚣,带领家人,迁往家乡小镇塞里尼昂。经过四年努力,整理二十余年资料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1880年,法布尔的夙愿终于实现:他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为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普通老百姓的清汤淡饭,尖镐平铲刨刨挖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3.作者对蝉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研读课文
17段: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19段: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对蝉的怜悯,对小小生命的惋惜悲悯之情。
赋予蝉以人的情态动作,笔调活泼,洋溢对新生命的喜悦。
3.作者对蝉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研读课文
26段: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抒发了对蝉的赞叹和同情,字里行间充满对蝉的怜爱和呵护,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说明方法 相应句子
品味语言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3段: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4段: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13段: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21段: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
24段: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语言
6段“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小心谨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上“溜”“击碎”这样精妙的动词,都生动传神地体现了蝉聪明、灵活的特点。
语言的生动性
品味语言
1段:“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统治者”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声充斥门外的情形,突出了蝉声的嘹亮。
语言的生动性
品味语言
10段: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一连串动词,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蝉从壳中脱出的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语言的生动性
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过程,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对蝉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进行了生动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注重观察的科学精神。
扩展作业
1.扩展阅读:《昆虫记》
2.课外积累关于蝉的古诗词。
例:虞世南《蝉》、骆宾王《咏蝉》、李商隐《蝉》
感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