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反动政府就忙于进行消灭共产党的战争。当时国民党有军队有430多万人,还配备有美帝国主义资助的先进武器装备,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分加在一起才120万人,军事力量的悬殊是如此之大!但这场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战争,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以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而告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共产党有人民的支持,即“人心所向”。其实,这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孟子的这一论断。
导入新课
名“轲”
“亚圣”
战国时思想家
儒家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仁、义、善,对后世思想有积极的影响。
“仁政”
记录孟子及弟子言行
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
是儒家重要学术著作
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
文势磅礴,逻辑严密,擅长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施行
仁政
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听读感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听朗读,注意课文的朗读停顿与字音。
听读感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再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内城
外城
围
句首发语词,表示将要发表议论,不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比不上
结构助词,的
表修饰
表转折
代词代城池
环
而
攻
之
攻方不胜
守方胜
天时
地利
不如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证明“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这样却
……的原因
这样却不能去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护城河
兵器,盔甲,泛指武器装备。
指军备精良
泛指物资粮食,粟,米
放弃
这
表判断
城墙
离开
城
高
池 深
兵
革
利
米粟多
攻方胜
守方委而去之
地利
人和
不如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连词,所以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凭借
这里泛指山河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限制
国防
的
震慑
凭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到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于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同“叛”,背叛
极点
归顺,服从
介词,凭借
指能行仁政的君主
或,要么
内外亲属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何?
三者轻重厉害如何?
得道者,何如?
失道者,何如?
寡助,若何?
多助,若何?
这二者争战,复若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提出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说明小而易攻
“三里
说明攻势猛烈
指出攻方的失败,引出下文议论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选用攻城的例子,以进攻一方的失利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的道理。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四个双重否定形成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写出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为下文结论做铺垫。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选取守城的例子,从防守一方的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主张,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mǐ )
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正反两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
强调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不攻自溃
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主旨
本文先提出 , 的观点。然后以战争中 胜、 败, 胜、 败的事例,证明了这一观点。
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 。
并进而推断出:故君子有不战, 。纵观全文,前面是讲战争,后面是讲 。强调:仁政。
课堂小结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占地利者
占天时者
占人和者
占地利者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战必胜矣
治国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作动词,限制
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威
天时不如地利
(形容词,有利)
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形容词,锋利,锐利)
利
三里之城
(名词,内城)
城
城非不高也
(名词,城墙)
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之
寡助之至
(动词,到)
之
三里之城
古义,内城
城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池
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去
今义,城市
今义,池塘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
域
今义,疆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判断句
“非……也”表示否定判断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国民党为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