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饮酒
1.重点学习了解本诗意思
2.撑握新的字词
3.本首诗的赏析(做为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男,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35][36]。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1]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有《陶渊明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课外拓展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字词检测
赏析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赏析
首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赏析
颔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赏析
颈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赏析
尾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全诗赏析
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
分析手法
(1)情景理相融,意境深远
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在写景中流露出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2)语言朴素,结构严谨。
如开头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谨。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这种结构高明在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就被诗人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
问题解答
①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
这句诗道出了感觉(心境)与处境(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是否离开人群,只要心志高远、心情闲适、超尘脱俗,身处“人境”也如同居深山幽谷。
问题解答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的情趣
问题解答
③“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随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问题解答
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 说说你的想法。
示例:我认为苏轼的话有道理 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
“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
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陶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偏”?
探究①:只有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求进行分析,才能深入理解这两句诗,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和狡诈。为了生计,他几次出仕,但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不再出仕。
探究②:这里所说的“车马”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然离不开“人境”但却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诗人说“而无车马喧”
探究③:"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主要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偏远;如果心灵能够宁静淡远,就可以视闹市若幽谷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