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8 23:1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
第一课时
浣溪沙
晏殊
·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走近作者:
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
(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走近作者:
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
感受语言风格
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理解词意,有疑问请举手!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
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感受语言风格
朗读这首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背诵这首词
领会情感哲理
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
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
——轻松喜悦,潇洒安闲,,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表面的不变:
——去年天气、旧亭台
深层的变:
夕阳西下几时回
诗人感怀的只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吗?“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的是诗人哪些更为深层的所思所感?
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追问: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领会情感哲理
上片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不返的淡淡的哀愁,但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对过往不再的惋惜和惆怅之中,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人在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领会情感哲理
朗读这首词,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诗人对于生活的体悟。
拓展阅读: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声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惆怅的心情。
拓展阅读: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采桑子
欧阳修
·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六一居士:
欧阳修在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中讲得很明白。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了解写作背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颖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正德颍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
读懂诗意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wēi yí,芳草长堤dī,隐隐笙shēng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lián yī,惊起沙禽掠lüè岸飞。
读懂诗意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意思:
读懂诗意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西湖好
西湖好在哪里呢?诵读全词,说说你的理解。
西湖有碧绿的湖水,有绿水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景色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 。
这一个“好”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小结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考场链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约身旁跟随着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西湖景色优美,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C.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的心情。
D.涟漪微动,惊起的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C:没有流露出词人意欲归隐的心情。
考场链接: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C:是以动衬静
3、词的下片被人们广为流传,请做简要赏析。
考场链接:
运用比喻,把无风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了水面的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的移动;动静结合,无风水面与惊起的沙鸟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富有生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鸟掠岸图,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场链接: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