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五单元
21 *蝉
素养目标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点和习性。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学法指引 说明文语言特点
1.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2.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3.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4.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需要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性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学法指引 5.条理性。条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说明事物时要按照一定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6.逻辑性。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7.趣味性。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使用生动的语言。
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雨果称为“昆虫界的荷马”,还被世人誉为“昆虫界的维吉尔”“科学界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昆虫记》(又称《昆虫的故事》《昆虫物语》等)流传很广,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2.背景简介
1854年,法布尔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年鉴》上发表了《节腹泥蜂观察记》。三年后,他又发表了关于鞘翅昆虫变态问题的研究成果,其学术质量之精,理论意义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1879年,他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终于问世。
1879年左右,法布尔在乡间小镇购得一处老旧民宅,并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他年复一年地守着心爱的荒石园,不知疲倦地从事着昆虫学研究。他把研究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直到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考察蝉的地穴
幼虫到成虫的
生长过程
空间
时间
产卵
孵化
时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经历过漫长的雨水冲刷与烈日bào shài( ),已被废弃的旧船,却因为人们的登临,生命似乎被突然唤醒。
(2)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近4 000件(套)文物穿越时空suì dào( ),与观众见面。
(3)当地地形地势险峻、气候条件è liè( ),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为项目建设施工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暴晒
隧道
恶劣
(4)窗外dào xuán( )的干鱼在风中摇摆,薄片的身子投进巨大的阴影。
(5)在潮湿的气候作用下,这些珍贵的丝绸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zhé zhòu( )、霉渍,需要进行科学修复。
(6)到了秋天,芨芨草茎秆坚韧、草叶长而光滑,是极为有用的xiān wéi( )植物。
(7)电力及有关部门需加强电线积冰fánɡ yù( )工作,并全面检修输电线路等重点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倒悬
折皱
纤维
防御
(8)人类不能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就无所ɡù jì( )地开发自然,而应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9)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正成为一个个熟悉、鲜活的文化符号,把世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们lián jié( )在一起。
(10)捕鱼船两翼像tiào zɑo( )的腿,捕鱼时弯曲的腿放下来,网随之沉入海里,长长的拖网在船两侧张开,把鱼网进来。
(11)我们脚下是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青石板路,中间一条深深的chē zhé( ),是岁月深处一辆辆独轮车留下的吻痕。
顾忌
联结
跳蚤
车辙
(12)经历了特大洪灾的孩子们,用他们亲手制作的nián tǔ( )作品,感谢他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13)作为一个资深旅行家,谢灵运总是在不断xún mì( )更奇、更险的风景。
(14)一件件充满传奇色彩的文物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的长河,遥想车马xuān xiāo( ),感受千年风华。
(15)肥沃的土地里、翻滚的麦浪间,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争分夺秒地耕作之后,必将迎来丰衣足食的huān yú( )。
黏土
寻觅
喧嚣
欢愉
(16)一路走来并没有碰到熟人,只有一只大黄狗lǎn yánɡ yánɡ( )地瞄了我一眼,又继续惬意地卧睡。
(17)记者招待会上,我国新闻发言人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常常把bù huái hào yì( )的记者驳得哑口无言。
(18)在如此恢宏的时代面前,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作家、艺术家都不会视而不见、wú dònɡ yú zhōnɡ( )。
懒洋洋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美食是文化交流中的先遣使,是联结不同文化,开启和平未来的重要纽带。
B.社区里随处可见的“说事箱”,让居民没有顾忌、畅通无阻地讲烦事、难事。
C.不管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他都无动于衷,稳如泰山,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D.居民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C
【解析】“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本句用来形容“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属于褒贬误用。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大片芦苇枝摇叶舞,远近交错、层层叠叠,秋意正浓。当地大力提高绿色生态养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水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A.当地大力提高绿色生态养殖,水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B.当地大力提高绿色生态养殖,水产品肉质细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营养丰富。
C.当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水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D.当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水产品肉质细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营养丰富。
C
【解析】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发展”;语序不当,应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水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调换位置。
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进昆虫世界”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并完成下列任务。(4分)
1.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写了两幅书法作品,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评价,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幅为行书,笔画圆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
B.第一幅为草书,连绵潇洒,一气呵成,狂放恣意。
C.第二幅为隶书,蚕头雁尾,字体宽扁,庄严大气。
D.第二幅为楷书,章法自如,行云流水,生动活泼。
第一幅 第二幅
B
【解析】第一幅作品是草书,连绵潇洒,一气呵成,狂放恣意;第二幅作品为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沉稳。
2.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陈亮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的无穷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蜜蜂的忙碌,让我了解了分工精细的和谐家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昆虫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示例]蟋蟀的鸣唱
将我引入了曲调悠扬的音乐殿
堂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读书兴趣,某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1.任务一:探究名著之趣。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很有“趣”。请从作品语言或作品内容的角度,分享你们的发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文字生动,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把昆虫描写得各具情态,读来情趣盎然。[示例二]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生动地描写了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引人入胜,十分有趣。
2.任务二:在读书交流会上,小语介绍了自己近期习得的读书方法——批注。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阅读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请用此方法,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批注。(3分)
人物 相关描述 批注
周恩来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去红都的道路》) 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简洁而传神的外貌
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神
韵,尤其是孩子气与
领袖气质融合在一起,
让读者一下子产生了
亲近感。
人物 相关描述 批注
②_______ (1分) 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 (《同红军在一起》) “三万多”和“一间”
“一张”“一条”等数量词对比鲜明,强调红军将领管理人数众多,拥有的东西却极其简单,突出其朴素、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彭德怀
阅读课文“蝉的卵”部分,完成下面各题。
1.在课文最后一句中,作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钹声都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从被产下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下的生活。表达了对蝉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不能改变自己生存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只能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
蝉的幼虫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种种危险与困难。〔意思对即可〕
★3.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化);多用拟人手法。举例:“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蝉面对蚋来侵害蝉卵时无所作为的本能,生动形象,又不失准确。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③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⑤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⑥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⑦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原因是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一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十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⑨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⑩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白居易的诗句为题目,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揭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B.文章按逻辑顺序,说明蝙蝠的外形、别称、名声、习性以及特殊的身体机能。
C.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蝙蝠白天隐藏起来只是为了延年益寿和养精蓄锐。
D.文章第 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解析】根据第⑤段“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可知,“蝙蝠白天隐藏起来只是为了延年益寿和养精蓄锐”说法有误。
2.选文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 段加点词语“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题,点明说明对象;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人们对蝙蝠的认识。
不能。“大多数”是大部分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大部分的蝙蝠是以昆虫为食,但不是全部;如果删掉,就变成所有蝙蝠都以昆虫为食,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昆虫记》被称为“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的《蝉》在客观的说明中有叙述、有描写,很多地方就像在讲故事,情节连贯,妙趣横生;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自然、亲切,有很强的可读性;语言严谨准确又生动有趣,文字中饱含感情,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请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文学笔法对它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
要求:(1)科学准确地介绍动物的一种生活习性;(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200字左右。
萤 火 虫 在 吃 猎 物 前 , 先 给 猎 物 注 射 一 针 麻 醉 药 ,
使 它 失 去 知 觉 , 就 像 人 类 奇 妙 的 外 科 手 术 那 样 , 在 动
手 术 前 , 先 让 病 人 受 麻 醉 而 感 知 不 到 痛 苦 。 萤 火 虫 的
猎 物 通 常 是 几 乎 没 有 樱 桃 大 的 蜗 牛 。 夏 天 , 这 些 蜗 牛
成 群 聚 集 在 稻 麦 的 秸 秆 或 者 其 他 植 物 干 枯 的 长 茎 上 ,
在 整 个 炎 热 的 夏 天 里 , 它 们 都 一 动 不 动 地 在 那 里 沉 思
着 。 我 多 次 看 到 萤 火 虫 用 它 那 “ 外 科 ” 技 巧 , 使 猎 物
在 颤 动 着 的 茎 秆 上 无 法 动 弹 , 然 后 美 餐 一 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