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从主题上来说,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语文素养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单元提要 篇目 主要内容 学法指引
《〈孟子〉 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推断文言词语含义的方法
《愚公移山》 (《列子》) 文章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移山”的故事,赞美了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单元提要 篇目 主要内容 学法指引
*《周亚夫 军细柳》 (司马迁) 文章通过汉文帝劳军的故事,勾勒出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现诗人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春望》(杜甫)描述了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雁门太守行》(李贺)描写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战争,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赤壁》(杜牧)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渔家傲》(李清照)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表达对自由、光明的渴望。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语言
群文阅读 (一)上谓侍臣曰 (二)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
(三)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 (四)杨震字伯起
写作指导: 表达要得体 要做到表达得体,首先要考虑写作的目的,其次要注意读者对象的特点和应用的场合,最后还要根据文体的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和内容。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素养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诵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学法指引 推断文言词语含义的方法
1.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如“戒之曰”中的“之”,结合上下文意思可知,它在这里代指“出嫁的女子”。
2.迁移联想法。中考所考查的文言词语,其意义和用法一般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据此推断词义。
3.成语对应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来推断文言词义。
4.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类的词语解释题,可以将所给选项代入各自的语境中检验,代入后句意通顺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选项。
1.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善于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背景简介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到了战国中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从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开始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得道
多助,
失道
寡助
举例
道理
攻方失利:①______________
守方失利:②______________
战争
域民③______________
固国④______________
威天下⑤______________
治国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仁
政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山溪之险
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
天下顺之
富
贵
不
能
淫
第一层:景春提出观点——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孟子针锋相对,直接反驳景春的观点,他认为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孟子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三个标准: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公孙衍、
张仪并非真正的大丈夫,他们的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
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
忧患,
死于
安乐
人
才
造
就
摆事实: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六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事例
讲道理
______造就人才:内心、身体、
行动受磨难方进取:过→改、困→作
国家
治理
入: ____________
出: ____________
国恒亡
得出
结论:
____
_______
_______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
孙叔敖、百里奚
成就不凡事业
逆境
无法家拂士
无敌国外患
生于
忧患,
死于安乐
经受磨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②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⑤
围
泛指武器装备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于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
3.一词多义。
(1)之
三里之城( )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同“叛”,背叛
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
代词,他
(2)而
夫环而攻之( )
然而不胜者( )
(3)利
天时不如地利(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表顺承
表转折
有利条件
锐利
4.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古义:( ) 今义:( )
(2)委而去之
古义:( ) 今义:( )
(3)委而去之 古义:( ) 今义:( )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 ) 今义:( )
5.词类活用。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护城河
池塘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放弃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界限,限制
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威慑
6.文言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
(3)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决定战争和治国成败的三个重要因素,表明文章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杀死哥哥篡位,对内实行残暴统治,对外穷兵黩武,最终众叛亲离。他的经历正应了孟子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真正,确实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②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③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此之谓大丈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哪里
教导、训诲
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2.通假字。
往之女家( )
3.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 )
必敬必戒( )
(2)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与民由之( )
同“汝”,你
告诫
谨慎
能够
实现
(3)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 )(第二个“居”: )
(4)之
丈夫之冠也( )
戒之曰( )
居天下之广居( )
居住
住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代指出嫁的女子
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1)丈夫之冠也( )
(2)富贵不能淫( )
(3)贫贱不能移( )
(4)威武不能屈( )
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文言文名句默写。
(1)一怒而诸侯惧,______________。
(2)得志,__________;不得志,__________。
(3)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正如《富贵不能淫》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以此自勉。
安居而天下熄
与民由之
独行其道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舜发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地
选拔、任用
集市
财资缺乏
扰乱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
了解、明白
指在国外
匹敌、相当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奋起。这里指有所
2.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
(2)衡于虑(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一词多义。
(1)于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困于心,衡于虑( )
(2)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发于声( )
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不顺
同“弼”,辅佐
介词,从
介词,给
介词,在
兴起,指被任用
显露、流露
4.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智( )
(2)劳其筋骨( )
(3)饿其体肤( )
(4)所以动心忍性( )
( )
(5)人恒过( )
(6)入则无法家拂士(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动词做状语,指在国内
5.文言文名句默写。
(1)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释这一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林跟小明在讨论历史上哪个朝代延续时间最久的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要是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写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必定灭亡得快。
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则无法
1.下列对三篇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语句整齐,气势磅礴,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2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入论证了“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富贵不能淫》中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叱咤风云、声震宇内的人物。
【解析】第2段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
B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量使用排比句,请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是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强调作用,增强气势和说服力,突出“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
3.《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得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上: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逆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必先苦其心志(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选拔、任用
使……困苦
常常犯错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乙】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②,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③易容④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⑤。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⑥;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⑦。”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患:灾祸。③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④易容:改变脸色。⑤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⑥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⑦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担心做不到呢。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闻之/求闻之若此
B.人妒之/女子之嫁也
C.不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吾爵益高/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A.听说/消息;B.代词,代指爵高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这样;D.越/增加。
C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小 子 不 敏 何 足 以 知 之 敢 问 何 谓 三 利 何 谓 三 患
5.你认为【乙】文中孙叔敖的话与【甲】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试列举一个符合这句话观点的历史人物的事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事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吞并吴国;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周易》;孔子遭遇困境,而写作《春秋》。〔任举一例即可〕
【参考译文】【乙】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了脸色,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呢?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对。我爵位越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大,我的心越小(只想着黎民百姓);我的俸禄越多,布施越广泛。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担心做不到呢。”
中国文化崇尚“和”,“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为了理解和践行“和”文化,某校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经典析“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不违①农时,谷不可胜②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注释】①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②胜(shēnɡ):尽。③数(cù)罟(ɡǔ):细密的网。数,细密。罟,网。④洿(wū)池:大池。⑤斤: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1.综合以上材料,“和”包含了哪些意思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尊重包容不同意见;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人与人互敬互爱。
【佳话传“和”】
“和”不仅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2.下列故事中不能体现“和”文化的一项是( )(2分)
A.将相和 B.昭君出塞
C.孟母三迁 D.六尺巷
C
【解析】A.《将相和》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体现了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和”。B.《昭君出塞》讲的是昭君远嫁匈奴,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的故事,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和”。C.《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给孟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搬家三次,终于把孟子培养成一代大儒的故事。D.清朝大学士张英的邻居盖房欲占张家地,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家人写信告知,张英回信:“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后,立即拆让三尺,邻居知悉后十分感动,也退让三尺,于是有了“六尺巷”。这个故事体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和”。因此,A、B、D三个故事都体现了“和”文化,《孟母三迁》不能体现“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