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一课一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一课一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4: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发现与说明
第17 课《中国石拱桥》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xióng zī ( )。
(2)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cán sǔn( )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3)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 qiǎo miào jué lún( )。
(4)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miào wéi xiào ( )。
(5)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tuīchóng (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2.本文的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
3.本文是一篇 (体裁)。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 。以 和 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 及不朽的 。
4.下面句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 )
(1)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 长虹引涧”。
(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3)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B.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C.引用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D.引用 举例子 下定义 举例子
二.课内阅读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 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这句话说明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 )(多选)
A.结构坚固 B.形式优美 C.历史悠久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说说“当时可算”有什么作用
(3)“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这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什么结构特点
(5)赵州桥的四个特点的顺序是不是可以随意调整 为什么
三. 小练笔。
请使用最少三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你的课桌。(80字左右)
第18课《苏州园林》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 ( ),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 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4) 墙上màn yán ( ) 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 他们zhēn zhuó( ) 着光和影, 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
(1)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A. 鉴别 B. 欣赏
C. 鉴赏 D. 玩赏
(2)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 图画美。
A. 关注 B. 注意
C. 注重 D. 重视
(3)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 就见得深了。
A. 景象 B. 景色
C. 景观 D. 景致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A. 依靠 B. 依赖 C. 依傍 D. 依托
3.本文的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 。
4.本文是一篇 (体裁)。为读者介绍了 。再现了她的美丽、精巧,说明 ,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 课内阅读。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对划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一句是全段的总结句。
B.“着眼在画意”是全段文字表达的中心。
C.“栽种和修剪”表现出分说的顺序。
D.“也”字表示强调,其含义是“更加”。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说说有什么作用
(3)选文的第一段文字说明中心是什么 结构特点是什么
(4)这段文字说明对象“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文中能概括假山特点的是哪一句
(5)下面最不能体现池沼的“自然之趣”特征的短语是 ( )
A.引用活水 B.池沼宽敞
C.绝不雷同 D.鱼戏莲叶
三. 小练笔。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80字左右)
第19课《蝉》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阳光pù shài ( )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2)矿工用支柱支撑suì dào ( ),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3)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 xún mì( )藏身的地方。
(4)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bā jué( )地面。
(5)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 xuān xiāo ( ) 的歌声, 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
2.本文的作者是 , (国家)著名的 、 。
3.本文是一篇 (体裁),按照 、 、 、 的顺序来写的,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二、课内阅读
4.请根据文章的内容,简要概括“蝉的地穴”的特点。
5.“大多数的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在它的窝巢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蝉则不同,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6.根据课文,分析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7.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第20课《梦回繁华》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 shàn cháng ( ) 界画, 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 自成一家。
(2)正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cù yōng ( )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
(3) 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cháng tú bá shè ( ) 的行旅。
(4) 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ǒng ( ), 络绎不绝,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5)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 线条 qiú jìng ( ), 笔法灵动, 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本文是一篇 (体裁),从 、 、 等方面,为读者介绍了 这一国宝级画作,及其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1)选段运用什么说明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2)选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5.重新创建文明和谐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从校内到校外。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 wéi miào wéi xiào ( )。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tuīchóng ( ) 这座桥。
(3)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zì chū xīn cái (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 墙上màn yán ( ) 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 xuān xiāo ( ) 的歌声, 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
(6) 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ǒng( ), 络绎不绝,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7)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 线条 qiú jìng ( ), 笔法灵动, 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处处以保护人权自居的美国在南联盟投下的一枚枚炸弹,使他们的人权嘴脸臭名昭著了。
B.微软与司法部之间的诉讼成为一场长年累月的扯皮大战,双方可能将一路上诉到最高法院,没一年半载官司无法了结。
C.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思想观念的陈旧,使他的日子过得像得了病一样苍白无力,连个媳妇也没娶上。
3.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春节临近,粤赣、惠河、广佛等高速公路开始出现车流缓慢。(在“车流缓慢”后面加上“的情况”)
B.在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我市中心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删去“在……下”或“通过”)
C.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设置较多而造成的。(“主要原因”和“造成的”删去其中之一)
D.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广东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通过严格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制度”和“安全”不能搭配,删去“与安全”)
4. 下面是关于“0”的联想。在你的眼里,“0”是什么 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
例句: “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美酒; “0”又是一个绝望的陷阱,是意志消沉者的滴滴悔恨的泪珠。
, ; , 。
二、课内阅读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 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5.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有哪四个特征
6.“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能否删掉 为什么
7.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8.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三、课外阅读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 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 “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 !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 这一种就是几十年, 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 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 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 都好好的, 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 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 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 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 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A】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B】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 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 问缘由, 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 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 一点一点壮大自己, 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 晃人的眼,那一刻, 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 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 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9.将表格填写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花生被大火烧过, 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____________
10.结合语境,对文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A】句(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B】句(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11.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
12.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划“﹏”句子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解析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
1.(1) 雄姿 (2) 残损 (3) 巧妙绝伦 (4) 惟妙惟肖 (5) 推崇
2.茅以升 桥梁专家
3.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赵州桥 卢沟桥 独特创造 艺术价值
4. C
5. (1) AC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当时可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当时”限制了时间;“可算”表示不确定,不绝对,可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3)不能删去,“主要”突出李春的重要地位,但同时说明李春不是唯一的设计者。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这段文字说明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运用了逻辑顺序,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5)不能调整。本文是按照主次的逻辑顺序排列。大拱的长度为世界之最,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讲它的创造性的设计特点,也是必要的,所以次序不能调整。
6. 示例:我的课桌高76cm,桌面宽42cm,长60cm,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学生课桌的标准。桌子整体为黄棕色,与明亮的教室相得益彰。相比其他同学,我的桌面整洁干净,似一面新打开的镜子。我的桌子与我朝夕相处,是我认真学习的好伙伴。
第 18课 《苏州园林》
1.(1)因地制宜 (2)重峦叠嶂 丘壑
(3) 嶙峋 (4) 蔓延 (5) 斟酌
2. (1) C (2) B (3) D (4) C
3.叶圣陶 作家 教育家
4.说明文 苏州园林 景色如画的特点
5. (1) D(含义是“同样”)
(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或具体说明了“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先总后分。
(4)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5) B
6.示例:我们班级布置得非常温馨。一进教室,你就可以看到两边墙上挂着2幅由班级同学写下的书法;后墙贴满了以阅读名著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充实,颜色明亮,让人赏心悦目。板报的上方张贴着入学以来我们班所获得的全部奖状,如运动会的、合唱比赛的。靠讲台这边的墙上有课程表、小组及成员德育考核表、名言警句等。在这美丽的教室学习让我很快乐。
第 19 课 《蝉》
1.(1) 暴晒 (2) 隧道 (3) 寻觅 (4) 扒掘 (5) 喧嚣
2.法布尔 法国 昆虫学家 作家
3.科学小品文 幼虫 成虫 卵 幼虫
4.①干净 ②通行无阻 ③下面宽 ④底端封闭
5.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了金蜣窝巢的例子,并将其和蝉的穴作比较,具体突出说明蝉挖掘地穴的特点。
6.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
7.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了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第 20课 《梦回繁华》
1.(1) 擅长 (2) 簇拥 (3) 长途跋涉 (4) 摩肩接踵 (5) 遒劲
2.说明文 创作背景及作者 画作内容 艺术形式和价值 《清明上河图》
3.(1)空间顺序,写了汴河、槽船、拱桥、街市、众人活动等画面。
(2)分类别,作比较,条理清晰而又明确具体地写出了巨大漕船准备驶过拱桥的热闹场面。
4.D(A.姹紫嫣红: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B.抑扬顿挫: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韵。C.惨绝人寰:其惨状空前绝后,世所罕见。 D. 信口雌黄: 比喻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
5.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
第五单元检测题
1.(1) 惟妙惟肖 (2) 推崇 (3) 自出心裁 (4) 蔓延 (5) 喧嚣
(6)摩肩接踵 (7)遒劲
2.D (A. 臭名昭著: 臭名声人人都知道。和“嘴脸”不搭配。应改为“暴露无遗”。B. “长年累月”和“一年半载”不一致。C.城下之盟:在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D. 苍白无力: 形容贫弱无力。 )
3. B (先“广泛的宣传”再“有效的工作”)
4.示例:“0”是一只前进的车轮,等待着你用开拓的精神去推动;“0”又是无所作为者的锁环,是懦弱者的一只救生圈。
5.卢沟桥 ①历史悠久。②结构精巧。③强度高,坚固耐用。④形式美。
6.不能。“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桥面平坦的程度。如果去掉,就成了桥面与河面平行,说明不够准确。
7.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8.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9.a.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b. “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0.[A]这句话通过对父亲的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绝望,表现花生损失惨重,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B]“耷拉”和“擎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很有表现力,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并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1.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望无际的花生”, “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
12.示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作为学生的我们拒绝游戏机等不良诱惑,安于自己的学业,像文中的花生那样“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默默努力,就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